成都某办公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 3)浇筑方法 ①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采用坡度为 1:6 左右,由一边退向另一边、斜面分层浇捣、由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的方法。 见下图。 根据混凝土浇筑时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浇筑方向由前往后退浇,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砼分层浇筑及泌水处理示意图 ②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 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 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 20cm。 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 20~ 30s 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③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 它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 300~ 400mm,插点距模板不大于 200mm。 ④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 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 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⑤底板混凝土表层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度。 待第一混凝土振捣完成 30min 并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 ⑥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拍实搓压两遍后,再用铁抹子压光,保证表面的密实度和光洁度,减缓混凝土表面失水速度,防止表面龟裂。 ( 4)混凝 土保温及养护 该大体积混凝土正处冬期施工阶段,在该部分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施工,利用塑料薄膜及草垫等材料封闭保温,以达到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超过 25℃。 薄膜覆盖时间在混凝土表面压光,稍待收水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垫,封闭混凝土多余拌合水以实现混凝土自养护,刷养护液,均匀地刷两道。 养护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21d。 ( 5)测温监控 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对混凝土专门进行温度监测控制。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保障措施 混凝土质量监控 ( 1)混凝土申请时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 塌落度数值: 18- 22cm 混凝土缓凝时间: ≥ 8 小时。 ( 2)进场混凝土质量检测内容及检测方法、要求: 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筒检测,塌落度在 18- 22cm 者可以使用。 和易性――――目测其流动性,不得 ( 3)有无离析现象 混凝土初凝时间―――置于容器中,每隔一个小时用长度 50cm、Φ 16 钢筋棒自重插 入试验,待插入深度不足 5cm 时就认为已经初凝; 测量放线 ( 1)测量仪器:经纬仪 1 台,水准仪 1 台, 50m 长钢卷尺 1把, 5 米标尺 1根。 以上设备应预先进行检验,计量合格,以确保测量用具的精度。 (2)标高的测设: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护坡桩内侧混 凝土表面,以便于引测。 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 3)轴线的投测:底板施工的轴线在底板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