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1-2水塔内容摘要:

14外吊篮铺板; 15内吊篮框架; 16外模板; 17模板挂件; 18外模钢丝绳箍; 19内模楞木; 20筒体预埋环筋; 21缆风绳 主要设备为钢管井架、钢模板、倒链、吊篮等。 其施工方法为: 组装钢管井架 先在筒身内组装钢管井架,井架要设立在牢靠的基础上,每接高 10 节,要加一道缆风,以保证其稳定性。 施工用料由井架内设的吊笼进行垂直运输。 吊篮组装 吊篮可根据塔身直径收缩,上、下两层吊盘间的距离为 2m,通过联杆将上、下吊盘组成整体。 如操作平台面积较 大时,可在四周加辐射梁,吊盘骨架均用 M16螺栓固定。 操作平台铺板要严密,周边需设安全网。 模板组装 先支内模,依靠吊盘骨架进行固定,然后支外模,用钢绳箍紧,调整模板圆度,保证筒壁断面厚度。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沿四周对称进行,分层振捣密实。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松动模板内外紧箍顶楔,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吊盘提升、用挂在井架上的倒链将吊篮提升到下一个浇筑高度,清刷、调整、固定模板,循环施工。 2.水箱制作 钢筋混凝土筒身施工完毕后,以筒身为基准,围绕筒身就地预制钢筋混凝土倒锥壳水箱。 水箱一般分 两次支模和浇筑混凝土。 第一次支模主要完成下部支承环梁、水箱倒锥壳下部和中间直径最大处的中部环梁,然后绑扎钢筋,在中部环梁上预留出水箱顶部的钢筋接头,浇筑混凝土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支水箱顶部和上环梁的模板,绑扎顶部和上环梁的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 如图 2142。 图 2142 水箱两次支模及浇筑混凝土示意 第一次支模时,可以使用撑杆及木模板,支在水箱下部;也可以填土夯实后做成砖胎模。 第二次支模时,应在水箱内部架设支撑杆、木模板,完成水箱顶及上环梁的钢筋绑扎 和混凝土浇筑。 支模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将所有吊 杆的预埋件留好;上、下环梁内侧与钢筋混凝土筒壁间的缝隙,可用松散材料填塞严实,拆模后予以清除。 水箱拆模后,内部要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外部要做好抹灰或装修。 在寒冷地区,应按要求喷涂保温层,然后再焊好顶部的防护栏杆,如图 2143。 图 2143 倒锥壳水箱 3.水箱提升 倒锥壳水箱常用的提升方法见表 2113。 倒锥壳水箱提升方法 表 2113 提升方法 提升原理及主要设备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千斤顶提升法 利用 YQ50 千斤顶,接通油路后,将支架上钢圈顶升一个行程,带动丝杆及吊杆上升, 从而使水箱提升 千斤顶完成一个行程后,拧紧下钢圈上的丝杆螺母,使水箱固定在新的高度,然后回油再进行下一个行程,反复循环至水箱上升到设计高度 适用于较大的水箱,操作比较平稳、安全,便于施工,但速度相对较慢 提升机提升法 一般采用电动穿心式提升机,提升机驱动丝杆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倒换丝杆和吊杆,并陆续提升到设计高度就位固定 将提升机安设在筒身顶端支架上,经检查无问题后,开动提升机,丝杆逐渐上升,通过吊杆把水箱逐步提升 一般用于较小水箱的施工;但设备安装、使用较为麻烦 倒置穿心千斤顶提升法 利用滑模使用的 HQ35千斤顶,倒置装在吊杆上,接通油路后,倒置千斤顶固定,吊杆上升,带动水箱上升 可将一个或几个千斤顶串连倒置在筒身顶架上,接通油路后,吊杆上升一个行程,再重复上述过程,使水箱提升到需要高度 适用于大型水箱的提升,一套设备,可以两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速度较快 卷扬机提升法 在筒顶安装吊架,悬挂滑轮组,通过滑轮组用钢丝绳与水箱下环梁的吊孔固定,利用 JJM100kN 慢速卷扬机将水箱提升到需要高度固定 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下环梁吊孔上,另一端通过滑轮固定在铁扁担上,开动卷扬机后,动滑轮组往下移动,钢丝绳由铁扁 担通过吊架滑轮将水箱提升 适用于重量较小的水箱,机具设备容易解决,起吊速度快,但应力不易掌握平衡,需有经验的起重工指挥 ( 1) 千斤顶提升法 液压系统:用工作压力为 40MPa的高压油泵作动力,用φ 11 2无缝钢管作高压输油管,接至操作台上的分配器,分配器上设有高压油表,并分别与 6个普通手动 YQ50 千斤顶接通。 安在千斤顶堵丝上的三通油嘴,一侧反安着针形阀(高压时处于关闭状态),并用小胶管与集油器联通,再经回油总管与油管联通,就形成机械供油的液压回路。 通过下面简化计算,可以正确地估计该系统的功能。 要求最大工 作压力: p=起重工作压力+油路压力损失+千斤顶摩擦损失,即: pLdvFNp  2726 ( 211) 式中 p—— 最大工作压力 ( N/mm2) ; N—— 水箱自重( N) ; F—— 千斤顶活塞面积( cm2); v—— 管中液体流速( m/s); d—— 油管内径( mm); L—— 直油管长度( m); △ p—— 千斤顶摩擦损失 ( N/mm2)。 (注:当用 YQ50 千斤顶时, p< 40N/mm2 F= , v= = 7mm △ p=2N/mm2, L按湖南二冶倒锥壳水塔施工方 案采用 40m)。 计算要求流量 Q:按照丝杆一个行程内的操作时间 3min计算。 Q=6FH/t ( 212) 式中 Q—— 要求流量( mL/min) ; (注: YQ50 千斤顶 Q< 4000mL/min) F—— 千斤顶活塞面积( cm2); H—— 千斤顶活塞行程( cm); (注: YQ50 千斤顶的 H用 16cm) t—— 时间( min)。 (注: YQ50 千斤顶的 t 按 3min) 提升装置:提升水箱的支架装置,主要是由上、下钢圈梁及支承架组成,如图 2144。 支承架是一个正六角锥台钢结构,下面用螺栓与筒身固定,上部 支承着下钢圈梁,也用螺栓固定;上、下钢圈梁之间,均布着若干个 YQ50千斤顶,每个千斤顶两侧对称地布置 4根丝杆及串联着的吊杆。 倒六角锥台支承架,计算时要考虑负荷集中的情况出现,并在使用前进行 36h的实荷试压,经检查合格,安全可靠,才能正式使用。 图 2144 提升支架示意图 ( a)平面;( b)剖面 1支腿; 2压杆; 3拉杆; 4系杆; 5螺栓; 6千斤顶; 7筒身; 8上钢圈梁; 9下钢圈梁; 10支承架; 11丝杆孔; 12连接板 丝杆及吊杆:丝杆规格 T40 62全长 3m,丝纹长 ,有效 提升行程 2m,45号钢材;标准吊杆长 2m,异长吊杆为 1m及 ,均用 45号钢,φ 25圆钢制成,吊杆之间的联结器,用圆钢车制后铣开,再套以钢管组成。 水箱提升时,吊杆应全部受力,安全储备系数为 ,换杆时, 3/4 组吊杆受力,安全储备系数为。 由于水箱吊点多,是多点 ( 6 4= 24) 受力的超静定结构,力的分布较为复杂,接杆、摘杆、操作误差都会造成吊杆内力的变化,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荷载集中,形成双点抬吊,有危及施工安全的可能性。 因此,应使用电阻应变仪进行监视观察,严格掌握吊杆内力的变化情况。 支架安装及拆除:支承架是螺栓连接的钢结构,一般单件重 10kg左右,少数几件重 200kg,均可利用拔杆吊装。 拔杆安装在 40m井架上。 该井架在滑模施工后整体外移,再作为提升施工时人员上下及垂直运输的设施。 安装的顺序:支腿、系杆(拉、压、撑)、下钢圈梁,经垫平调整并扭紧螺栓后,才安千斤顶、上钢圈梁、限位螺丝丝杆、吊杆,最后安装油路。 油路在使用前经受 50N/mm2的高压检验,支架也经 36h 的静压,在观察了支承架、水箱吊点和筒身等部位无异常现象后,才进入正式吊装。 吊篮脚手是为安装钢销梁与施工支架环梁而设置的,要待 水箱提到离开地面。 拆除时先拆油路,再拆丝杆、上钢圈梁、千斤顶、下钢圈梁、系杆、支腿,均用拔杆吊至地面。 在水压试验完毕后,将吊篮脚手架用滑轮整体下落,然后解体拆出。 ( 2) 倒置穿心千斤顶提升法 确定吊杆及千斤顶数量:首先要确定总荷载,包括水箱的全部重量、吊杆的全部重量、水箱下悬挂的脚手架及钢梁重量等。 吊杆一般采用φ 25 的 HPB235圆钢,经冷拉调直,用对焊连接,其长度按水箱提升的高度确定。 吊杆的容许应力 [σ ]= 155N/mm2,则需要的吊杆数 ][FQn ( 213) 式中 n—— 需用的吊杆数(根); F—— 每根吊杆的断面积( mm2); [σ ]—— 吊杆的容许应力( N/mm2), HPB235圆钢取 155N/mm2; Q—— 总荷载( N)。 考虑到千斤顶同步上升性能较差,工作时各吊杆内力不均衡及初升时水箱与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