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创优计划内容摘要:
顶板后浇带 模板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18 后浇带施工 质量关键要求 1)、砼的浇筑应密实,成型应精确,应特别注意新旧砼界面处的砼密实度。 2)、砼浇筑后应覆盖保湿养护。 3)、防水后浇带的施工应注意界面的清理及钢板止水带的保护,并保证防水功能技术措施的落实。 严禁后浇带处有渗漏现象。 止水钢板遇转角柱做法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19 ( 四 )、钢筋工程 钢筋堆放要求 原材、成型钢筋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按指定地点摆放,堆放场地用 C25 混凝土硬化并用垫木(高度 200mm)垫高并按一头码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为了方便对成型钢筋检查及方便清料,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钢筋规格、长度、产地、受检状态、检验人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规格、钢筋简图、使用部位、受检状态、加工制作人及检验人等。 钢筋标识牌内容见下图。 钢筋原材标识牌 进场时间: 年 月 日 钢筋规格: 长度: 产 地: 受检状态: 检 验 人: 400 500 400 成品钢筋标识牌 规 格: 简 图: 使用部位: 受检状态: 制 作 人: 检验人: 400 500 400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0 钢筋原材料验收质量控制流程图 钢筋加工 本工程钢筋全部在现场加工, 直径≥ 22的钢筋均采用直螺纹 机械 连接。 钢筋加工控制重点为箍筋加工、直螺纹接头的加工、以及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双 F 卡的加工质量。 ( 1)箍筋加工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中 条规定: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的末端做 135176。 弯钩,一般结构不小于 90176。 ,其圆弧弯曲直径 D为钢筋直径的 4倍。 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平直部分长度是钢筋直径的 10倍,一般结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1 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 h2a箍筋样式b2a10D箍筋弯钩样式4D ( 2)、箍筋检查 箍筋加工完后,要求 用“箍筋检查模具”进行检查,确保加工出来的每个箍筋尺 寸、弯钩长度、角度符合标准(见下图)。 加工好的箍筋平直部分长度一致,双支水平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2 ( 3)、直螺纹加工 ①操作工人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②钢筋应先调直再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翘曲。 ③加工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 1/2。 ④加工完的丝头按照《钢筋 机械连接通用技术 规程》标准进行自检,自检时必须用相应规格的“环规、丝头卡板”逐个检查,检查合格的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加工不合格的丝头应重新 加工,再次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3 ( 4)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双 F卡的加工 ① 梯子筋 的加工应根据墙厚、 钢筋设计间距在标准模具内加工,梯子筋中的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切割; 定距框 根据柱(暗柱)的断面尺寸 、 钢筋设计间距在标准模具内加工,定距框中的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切割; 双 F卡 的加工根据墙厚在标准模具内加工,双 F 卡中的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切割; 马凳 的加工根据板厚、铺设方向及钢筋保护层确定其高度进行加工。 ②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双 F 卡成品 及其相应模具应纳入预检中, 梯子筋、定距框 的分档间距应准 确,顶模棍两端伸出长度一致,马凳高度应准确,双 F 卡的卡口位置应准确且顶模棍两端伸出长度一致。 ③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双 F 卡 应根据墙厚、板厚、钢筋粗细选用合适的钢筋作为骨架,焊接应牢固,其刚度应附合支撑要求。 钢筋定位 ( 1)、竖向梯子筋 绑扎墙体水平钢筋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 竖向梯子筋采用比墙体竖筋大一级的钢筋焊制,以代替墙筋,做法如图: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4 ( 2)、水平梯子筋 绑扎墙体竖向钢筋采用水平梯子筋控制。 水平梯子筋采用 14钢筋焊制做法如图: ( 3)、墙体保护层厚度控制 立筋端头 插入模内 保护层厚度 绑紧 活动筋 黑色为定距框 墙体梯子筋控制模板位置,钢 筋保护层厚度及位置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5 柱定位筋(见右详图)柱混凝土表面柱箍筋柱纵向钢筋柱模上口柱定位木框,厚25 ,用铁钉钉在木模上限位箍筋柱宽2 mm注:1. A= 柱宽2 保护层2 柱主筋直径 =主筋 净距、 b= 主筋净距 柱定位筋详图A端头刷防锈漆图7: 柱定位木框及定位筋( 4)、框架柱定距框 柱子钢筋防污染措施 ( 5)、钢筋支撑马凳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6 板钢筋板厚控制采用支垫马凳的方法进行控制,板筋上铁铺放在专用马凳上,马凳的钢筋直径应确保承受荷载不变形,马凳位于上下铁之间成梅花形布置,马凳与上下铁之间必须绑扎牢固。 a、基础底板(裙楼部分)马凳示意图: b、基础底板 1600 厚筏板钢筋支撑示意图: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7 c、 基础底板 1000 厚筏板钢筋支撑示意图: d、 楼板 钢筋马凳示意图: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8 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29 ( 五 )模板工程 墙模板下口限位 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内插顶模棍的措施筋,措施筋采用≥Φ 12 的废钢筋头。 在支设模板前将顶模棍点焊在措施筋上,顶模棍要求拉通线焊接,两头伸出长度一致,顶模棍总长比墙厚小 2mm,其端头要刷防锈漆。 在墙模板下口焊顶模棍是为了控制墙下口截面准确,同时在紧固螺栓及加固支撑时保证模板不跑位、不向一边歪斜。 墙模板下口限位见下图。 墙 模板中间及上口限位 梁起拱操作 半墙厚1 m m墙厚2 m m端头刷防锈漆墙中心线楼板结构面半墙厚1 m m顶模棍 点焊措施筋@2 0 0 0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30 本工程采用硬起拱。 具体方法为:梁底模或房间格栅铺好后,按建筑 标高线(按 控制标高拉小白线,小白线要松紧适度)量好下返尺寸(即 500mm+板厚 起拱高度)从中间向两端起拱,起拱时直接抬高钢管(对于梁)或调高螺旋支撑(对于顶板),严禁采用木楔起拱(浇筑混凝土易滑脱)。 起拱要求弧线顺直,不要起折段形拱,也不要起倒拱。 顶板起拱图 模板使用前刷涂脱模剂 调升可调支撑硬起拱调升可调支撑硬起拱下返50 0+ 板厚1 .5 ‰(L 7. 2m )下返50 0+ 板厚1 .5 ‰(L 4. 8m )调升可调支撑硬起拱调升可调支撑硬起拱下返50 0+ 板厚1 .5 ‰L楼板结构标高下返50 0+ 板厚1 .5 ‰(L 2. 4m )建筑0. 5m 标高线万科城 J 栋及地下室 创优措施方案 31 模板工程安装检验及质量控制流程: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基 础 5 尺量检查 柱墙梁 3 2 标 高 +2,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 基 础 177。 10 尺量检查 柱墙梁 +2, 5 4 每层垂直度 3 用 2m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 3 9 预埋螺栓 中 心 线 2 外露长度 +10, 0 10 预 留 洞 中 心 线 10。建筑工程质量创优计划
相关推荐
元 /吨,或者 1013 元 /m2 砌筑: 5570 元 /立。 抹灰: 715 元 /平米(不扣除门窗洞口,不包括脚手架搭拆) 面砖粘贴 18 元 /m2. 室内地面砖( 600*600) 15 元 /平米, 踢脚线: 3 元 /米, 室内墙砖: 25 元 /平米(包括倒角) 楼梯间石材: 28 元 /平米,踏步板磨边: 10 元 /米。 石膏板吊顶: 20 元(平棚)铝扣板吊项: 25 元
( 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 2 次。 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 2 次。 宽度和高度的 2 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 2 个实测值。 每一组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 4)所选 2 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6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示例:
板孔、槽 安装、接缝质量 实际检查 C X GB502102020030601 16 饰 面砖粘贴 原材质量 粘结材料 接缝质量 实际检查 C X GB502102020030602 17 玻璃幕墙 主控项目 原材料、组件质量 造型、支撑、与主体连接 密封、防水、嵌缝 实际检查按 GB502102020 规定执行 B X X X GB502102020030701 18 金属幕墙 主控项目
握时间 评分程序 一节 已经介绍过评分程序,答题卡得分决定 取得人工判分的资格,即使作图、选择题完全正确,答题卡未涂黑,不再进行人工判分,视为此题未通过。 作图时宜根据临场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假如交卷时间将到,作图内容未完,但完成了足够的量且完成的部分正确,应停止作图,将完成的作图内容对应涂黑选择题和答题卡,存在通过的 希望。 第三节 设计 要点 一 、 采暖设计要点 ( 一
填堵抹 平; 基层抹灰前要先浇水湿润,砖基层应浇水两遍以上; 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或外加剂,调整袄配合比; 加气砼基层面抹灰,砂浆强度等级不应过高;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及石灰膏等不能前后交叉涂抹; 应分层抹灰,层间间隔时间同外墙抹灰; 不同基层材料交汇处宜铺订钢丝网,每边搭接长度100150mm; 1过人洞处必须分层抹灰,且留在洞口的大面积灰接搓,宽度不小于 50mm;
用后,用测回法测三个水平角,实验结束时,每人交一份实验报告五。 四 、 实训 步骤 ( 1)仪器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后,盘左照准左目标,用度盘变换手轮使起始读数略大于 0186。 02′,关上度盘变换手轮保险,将起始读数记入手薄; 松 开 照准部 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照准右目标,读数并记入手薄, 称为上 半测回。 ( 2) 转 动 望远镜, 将其由盘左位置转换为 盘右 位置,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