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纠正和预防措施内容摘要:

填堵抹 平; 基层抹灰前要先浇水湿润,砖基层应浇水两遍以上; 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或外加剂,调整袄配合比; 加气砼基层面抹灰,砂浆强度等级不应过高;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及石灰膏等不能前后交叉涂抹; 应分层抹灰,层间间隔时间同外墙抹灰; 不同基层材料交汇处宜铺订钢丝网,每边搭接长度100150mm; 1过人洞处必须分层抹灰,且留在洞口的大面积灰接搓,宽度不小于 50mm; 1电气线路暗缚管埋设深度必须保证管面离墙面 1015mm,暗管要做好固定,不得松动,嵌填的砂浆用 1: 3水泥 砂浆分遍嵌实,认真养护。 大面积抹灰前应检查是否存在空鼓,否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 外饰面涂料起鼓、起皮、脱落 原因分析: 基层强度低,潮湿或有空鼓、气壳、开裂; 基层表面有油污、粉尘; 基层表面太光滑,腻子强度低且未用防水腻子,粘结不牢,使涂膜起皮脱落; 预防措施: 凡外墙刷涂料的工程,在抹灰交底时应按抹清水水泥面的要求要求交底; 墙面及基层的养护应符合要求,及时将抹灰层的空鼓、气壳、开裂修补平整; 基层要光洁、平整,不得有油污、浮灰等,同时基层应干燥,含水率不得大于 10%或按材质对基层含 水率的要求控制; 基层表面的小孔洞、麻面等缺陷的修补采用环保型胶加适量的水调成的防水腻子批平,理成毛面纹路。 1 墙体与木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原因分析: 基层处理不当; 操作违规,预埋木砖(件)位置不当,数量不足,造成门窗安装不牢固松动,挤动抹灰层脱落; 砂浆品种选择不当; 护角抹灰太紧挨门框,当门框稍有变形,挤压护角灰造成空鼓、开裂。 预防措施: 不同材料交汇处宜铺订钢丝网,每边搭接长度 100150mm; 后塞口门洞每侧墙体内预埋预制块不少于 3 块,砼预制块尺寸宜为标准砖 2 皮厚,预 埋位置正确; 加气砼砌块墙与门窗框框联结时,宜采用砼预制块,随加气砼块同时砌入,每侧不少于 3 块; 固定后塞口木门框应采用连接铁片,两侧用射钉固定在砼预制块上; 门窗框塞缝宜采用混合砂浆,塞缝前先浇水湿润,缝隙过大时,应分层多次填嵌,砂浆不宜太稀; 护角抹灰宽度不宜过宽, 50mm即可,避免水泥砂浆紧挨门框。 1 木门扇框变形扭曲 原因分析: 木门扇框产生变形和翘曲的原因 是制作时所用木材的含水率超过规定含水率值,制作后因干缩产生变形,导致开启不灵或关上后拉不开,影响使用,甚至无法使用; 木门扇框制作加工时不太注意木材的纹理,推刨进不操作要领,刨光时未用净刨,导致粗糙; 木门扇串角,相应的对角线不相等,造成变挺和冒头不能相互垂直;裁口、起线不顺直,榫接不严密,胶合材料不耐水,受潮后脱胶和翘曲; 框与墙体的结合棉纱涂刷的防腐涂料膜不均匀; 预防措施: 制作木门扇框时选用木料的树种、材质必须符合规范中的规定,其木材的含水率不应大于 12%,且不应大于当地的平衡含水率,严格控制木材的应力变化,加强对窑干末期的终了处理,消除残余应力,防止受木材内部应力作用造成木制构件的变形翘曲; 木门扇的制作应注意下料的断面尺寸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选材使要是木材纹理适合于从端头向中间推刨。 制作时应严禁戗搓推刨,并应先用粗刨刨平后用细刨净光,多次成活。 成品表面应光滑平顺、洁净,我戗搓、刨痕、毛刺、锤印和却棱角掉角; 扇框应严防串角。 制作时下料应严格控制几何尺寸,制作榫槽应能嵌合严密、规方、胶楔牢固,并注意成品保护,严禁碰撞; 木门扇框应用防腐、防虫剂出来后方可使用。 框与墙体的结合面应涂刷 防腐涂料。 1 门窗开关不灵、自行开关 原因分析: 门窗上下两副合页的轴不在一个垂直线上,致使门窗开关费力;安合页的一边门框立挺不垂直,往开启方向倾斜,扇扇就自动打开,往关闭方向倾斜,扇就自动关闭; 合页进框较多,扇和梗发生碰撞,门窗关时就被顶回来了;有时螺丝帽大,不能全部拧进螺丝窝内,或倾斜在螺丝窝内也易发生此种现象。 预防措施: 验扇前应检查框的立挺是够垂直,如有偏差,待休整后再安装;安装合页,应保证合页的进出、深浅一致;上下合页的轴保持在一个垂直线上; 选用五金要配套,螺丝帽要平卧到螺丝窝 内。 1 铝合金门窗渗漏 原因分析: 铝合金窗框直接埋入墙体,经撞击或温度影响,铝合金型材砂浆接触界面产生裂缝,形成渗水通道; 门窗框同墙体连接处内外未注密封胶,或注胶不当; 组合门窗的组合杆件,未采用套插或搭接连接,且无密封措施; 外露的连接螺丝未做密封处理; 窗下孔未开设排水孔,或排水孔堵塞,槽口内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预防措施: 铝合金门窗框同墙体应做弹性连接,框外侧应留设 5*8mm 槽口,防止水泥砂浆同铝合金窗框直接接触,槽口内注密封胶至槽口平齐。 注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