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管局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最后)内容摘要:

) 第三次中耕:在玉米 8~ 10期进行最后一次中耕,同时进行封垄,培大垄,垄高 20~ 25厘米。 ( 5) 人工拿大草:配合化学除草、机械中耕管理,及早进行人工除草,在 7 月 25 日前结束人工拿大草,实现全清趟。 ( 八)合理灌溉 在玉米 3~ 4 叶期和拔节期根据墒情进行节水灌溉, 喷 9 灌强度 20~ 30毫米,要求井水增温达到 18℃以上喷灌。 扩大水肥 一体化技术,推广玉米田 水 肥智能化管控技术。 (九) 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螟防治 玉米雄穗抽出 10% , 每 100株累计卵超过 30块,根据我地区历年玉米螟发生情况,在最佳时期一次全面进行防治。 主要 防治配方 : %功夫 300毫升 ( %敌杀死 300毫升、 10%氯氰菊酯或 5%来福灵 225~ 300 毫升 ) +磷酸二氢钾 ~ 3 公斤+酿造米醋 /公顷喷雾, 用飞机航化作业,喷液量 15~ 20升 /公顷,施药时加入喷液量 1%植物油型的喷雾助剂药笑宝、信德宝等,在干旱条件下可减少 30%的药量。 病害防治 在田间发现玉米大小斑病时进行飞机航化作业防治,50%多菌灵或 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 +酿造米醋 +磷酸二氢钾 ~ 3 公斤 /公顷喷雾,喷液量 30- 45升 /公顷,人工喷雾喷液量 100~ 150升 /公顷。 (十) 叶面追肥 在玉米 3~ 5 叶期 根据苗情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喷施尿素 3~ 5 公斤+多元复合液体肥 +酿造米醋 公斤 /公顷,可以结合苗期化学除草进行。 10 在玉米 8~ 10叶期进行第二次叶面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磷钾肥 +硫酸锌 +禾丰硼 1200克 /公顷。 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第三次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磷钾肥 +酿造米醋 /公顷。 ( 十一) 化控 要结合叶面追肥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玉米化控,降低玉米植株的高度。 在玉米可见叶 10~ 12叶(展开叶 6~ 8 叶)喷施玉黄金,每亩用量 20~ 25毫升;在玉米可见叶 14~ 16叶(展开叶 11~ 13叶)喷施密高,每亩用量 200~ 250毫升,机械喷雾兑水 150公斤 /亩喷雾。 (十二) 收获 人工收获 人工站秆剥皮晾晒,人工下棒,秸秆及时运出田间作为牲畜饲草, 10月 20日前要把地号清理干净, 10月 25日前秋起垄结束。 机械下棒 采用机械下棒,秸秆粉碎还田。 机械直收 10月 25日前机械直收,秸秆粉碎还田。 (十三) 整地 封冻前达到黑色越冬状态。 11 二 、玉米育苗移栽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 总则 产量指标:单产 850 公斤 /亩。 产品外观品质: 净度 98%以上,不完善粒小于 5%,粒型整齐,色泽光亮,无虫蚀、无破碎粒。 技术标准 以选用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品种为核心,以 育苗移栽为重点,以机械化栽培、早深中耕、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化控防倒、健身防病为技术保证,以保密、匀苗、增肥、促熟、脱水为重要环节,形成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二)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的原则 要选用活动积温高于当地活动积温 100℃左右,生育期高于当地无霜期 10 天左右、熟期适宜、脱水快、品质好、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 主要选用的品种 第一生态区主栽品种四单 19 号、哲单 3垦单 10号;第二生态区主栽品种绥玉 垦单 8 号。 (三) 育苗 棚址选择 选高平岗地,不受地下水影响,背风向阳,水源方便, 12 运距小,管理方便的地方。 育苗棚规格 长 60米、宽 6 米、高 ~ ,面积 360平方米,实用面积 320平方米,可以供 35~ 40亩地用苗。 秧盘规格 长 90 厘米、宽 33 厘米、 100 孔、孔窝 5 厘米,径粗上口 5 厘米、下口。 扣棚及育苗期 确定棚址后,秋整地,苗床达到透、碎、平,床土厚 12~15厘米。 上冻前打好地锚, 3 月 20日前扣好大棚, 4 月 5 日前整好苗床, 4 月 10日 前 播种结束。 营养土配制 每棚应在秋季备 6~ 8 立方米营养土,其中过筛农家肥30%和肥沃田土 70%(注意不要用有长残效农药的土),混拌均匀配制成营养土。 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磷酸二铵 2 公斤、硫酸钾 、硫酸锌 ,充分混拌均匀。 摆盘 把苗床整平,把秧盘逐一摆平靠紧,加入配制好的营养土,压紧,播种前浇透水 ,保证秧盘与 底 土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