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书内容摘要:

土层上,因此应该使用桩基础。 控制性钻孔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 、 条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 条的规定要求和设计提出的要求,在拟建区设置控制性钻孔, 深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深入基岩 35m左右。 钻孔点详细布置请见附图: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和 勘探孔工作量分配表。 一般性钻孔: 软弱土层厚度大约为 27m,所以钻孔深度应 超过 27m,大约为 30m左右较合适。 详细见附图: 勘探孔工作量分配表。 勘探点布置平面图 ⑶ 岩土层的各种岩土参数、工程特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采用现场鉴别、采取原状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等手段相配合。 试样采取: 针对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获取Ⅰ、Ⅱ级原状土样,每一单体每层土取原状土样不少于 12 件。 具体取样方法包括: 粉(砂)土采用特殊的取砂器采取粉(砂)土试样, 40m深度以上采用静压法薄(厚)壁取土器取土, 40m深度以下静 8 压法不能采取时,采用国标三管单动取土器取土,确保试样等级达到 Ⅰ、Ⅱ级原状土样。 同时派出试验测试人员在现场进行部分土工试验。 室内岩土测试项目: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条和第 11 章的要求,主要进行以下试验: 土样常规试验: 划分土的类型,提供土层的基本物 理力学性质指标。 土样渗透试验: 提供土层的渗透性参数。 固结试验:包括常规固结、高压固结和回弹试验,固结试验最大压力应大于土的有效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之和,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和土的固结变形特性。 三轴剪切试验:包括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和 K0 固结不排水试验, 提供土的各类强度指标,为确定地基承载力、桩基设计、支护结构设计等提供相应的强度参数。 原位测试:本次勘探将采用双桥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原位测取主要土层的力学性质参数。 为了确保获取深部桩端持力层的 静力触探参数,为土层划分和桩基设计提供设计依据,本次静力触探施工将采用分段测试套管护杆的施工工艺。 ⑷ 水文地质条件 为查明场地土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在 拟建 场地内浅表潜水含水层 均匀分布 4 个 潜水水文地质钻孔; 同时在拟建场地上部和下部同时设置 2 个承压水水文地质钻孔。 在水文地质钻孔周围布置适量的 观测孔。 水文孔 及观察孔平面布置位置参见附图 :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⑸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及抗震设计参数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节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20)的要求,在场地内布置标贯孔,用于判别 砂土液化;并布置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孔,测试各土层的剪切波速,计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地基的动弹性模量、动剪变模量和动泊松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提供有关的抗震设计参数。 具体孔号见表 3: 勘探孔工作量分配表。 ⑹ 桩基设计参数的确定 9 为估算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判定成桩的可能性,对桩侧和桩端主要土层采取原状土样,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同时要求静探深度达到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深度。 ⑺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为基坑工程支护结构提供 计算参数,对基坑侧壁主要土层采取原状土样,除进行常规试验外,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 K0 固结不排水试验,为提供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渗透性参数和含水层的涌水量参数,除采取原状土样进行渗透试验外,布置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孔,进行抽水试验。 表 3 勘探孔工作量分配表 勘察手段 勘探孔分配 钻探 控制孔 zk zk zk zk zk zk zk1 zk1 zk16 一般孔 除控制孔外均算 静力触探 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标准贯入试验 BG BG BG BG4 取样孔 土样 原状土 除标贯孔以外的其余钻探孔 砂土、粉土 扰动土 所有标贯孔 水试样 SC SQ SQ1 水文地质钻探 孔深 15m (水文孔) φ 217 金属套管滤管 SC SC2 观测孔( 15m) φ127PVC套管滤管 G1 孔深 12m (水文孔) φ 325 水泥滤管 SQ SQ SQ SQ4 6.预计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提供的主要技术参数 通过野外勘察工作和室内试验获取各种参数和数据,在室内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最后提交一套完整高质量的中英文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成果报告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节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10 500072020)第 条的要求,确保报告质量达到优秀。 在报告中将获得如下主要成果: ⑴ 阐明场地内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等,对可能的断裂错动、砂土液化、震灾等作出分析论证和判定,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⑵ 阐明场地范围内的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并评价该区静力条件下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对各土层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及承载力等作出定量计算和分析评价,提供桩基设计、基坑临时支护结构设计和地下室外墙设计等所需的土层各种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⑶ 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不同深度土层的水平向和竖向压缩模量和固结曲线),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⑷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查明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城市地下管网等周边环境条件。 ⑸ 阐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勘 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 3~5 年最高地下水位、地下水的流速流向、水位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⑹ 提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判别 20m 深度范围内砂(粉)土液化的可能性和场地液化等级,判定场地覆盖层厚度,提供场地在三种特征阻尼下的反应谱,提供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和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对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作出判定,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⑺ 提供可选的桩基 类型和桩端持力层;提出桩长、桩径方案的建议,对可能采用的桩基方案进行论证。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估算的桩基侧阻力和端阻力,并估算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 ⑻ 分析与基坑开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