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年备查。 每月对库存产品进行品种、数量的核对,对产品来源、去向和库存进行核查。 库存实物应与登记记录相符,发现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保管员对入库的烟花爆竹产品包装应进行检查,包装破损、实物与 所标识的规范性代码不符,保管员可拒绝产品入库存。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对购买的产品应进行质量监控及检测(尤其是对烟花爆竹产品中的氯酸钾成分进行检测),不能购买经营含有违禁原材料的烟花爆竹产品。 企业应要求供货单位提供产品合格证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证明材料。 对入库的每种产品 应 进行抽检,并对抽查记录存档。 购入的产品包装及包装标识应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必须在采购的产品内外包装上分别印制生产单位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级别、危险等级以及燃放注意事项等。 对质量不合格产品应按照购销合同进行处 理,不能对外销售。 严禁采购以下产品: ( 1)摔炮、拉炮、砸炮、擦炮、纸手榴弹、地雷炮、手持闪光雷(空中炸雷)、钻天猴、月旅行、打火纸; ( 2)单筒内径 76 毫米(含 76 毫米)以上的单筒组合烟花; ( 3)高空礼花弹; ( 4)双响炮(农村地区直径大于 20 毫米、高度大于 120 亳米的双响炮); ( 5)装药量、尺寸、药物配比超标的产品; ( 6)含氯酸钾等违禁药物的产品。 配送服务管理制度 企业应配备配送人员、配送车辆,其能力与配送区域范围和配送对象数量相匹配。 在配送过程中配送车辆禁止混载其它货物及人 员。 配送车辆禁止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 禁止超速、违规行驶或驶入禁行区域。 企业应编制配送单,明确配送产品的种类、数量。 配送各环节收发人员要签字确认。 严格按照配送单上的品种和数量配送。 每次配送给零售点的产品数量不超过其最大存放限量。 配送单应存档,至少应保留一年。 库区动火作业、设备维修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尽可能将需要在库区内的动火修理的工作集中安排进行。 运行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危险作业前要通知相关的操作人员、安全人员和经理准备开展的工作时间及地点,并办理危险作业审批单,操作人员、安全人员和经理在审批单上签字后,才能进行危险作业。 动火前将易燃易爆物品等搬离动火现场 500 米外放置整齐,派专人看管,周围严禁烟火。 采用湿法清扫干净现场药尘。 现场准备好灭火器材、消防水及应急救援器材。 操作人员、专职安全员、经理三级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进行危险作业,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应同时有两人以上人员在场。 动火作完成经三级检查确认无遗留火种后及时将放置在外的易燃物品放归原位。 危险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上岗工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危险作业人员上岗,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设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 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如实记录排查情况; 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部等相关部门人员应按要求参加企业隐患排查工作; 对查找出来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计划或方案; 企业应落实隐患整改措施、资金、人员,明确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 隐患整改完成后,应组织验收。 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 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 1) 隐患治理方案,资金预算情况; ( 2) 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 3) 竣工验收报告; ( 4) 备案文件。 对暂时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建立药物制成品库、半成品中转库等重点部位档案,安全管理人员每天一次对这些重点危险部位开展排查治理,并有记录。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实行重大危险源台账管理。 将重大危险源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公司同时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监控。 专人负责台账管理,台账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完整。 定期对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划分等级。 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或复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