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设计大纲范本内容摘要:

护岸工程,防止坍岸; 4)海堤、湖堤的护坡强度,应高于江、河堤的护坡强度; 5)[ZK(]护面块体的作用是:减少波浪对护坡的压力,消减波浪爬高。 一般在风浪较大的海、湖堤护坡上须安放护面块体。 护面块体的选择,通过计算确定,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验证。 提示: (1)江、河、湖、圩堤,一般是一侧临水,一侧不临水,不临水的堤坡称背水坡, 按背水坡的要求进行设计。 (2)平原水库、水产养殖场、沿海盐场等,如堤防两侧都临水,则其两侧堤坡均应按临水坡的要求进行设计。 12 (7)护坡支承体设计 设计护坡支承体的轮部尺寸及其结构。 (8)消浪平台护肩设计 (9)堤前护脚及护底设计 根据堤前的水流动力条件及波浪条件,进行护脚护底设计。 (10)反滤层设计 设计堤的基础、堤前护底、砌石护坡、防浪墙底部、道路基础下的反滤层。 提示: (1)戗台,也称压载。 建筑在软土地基上的堤防工程 ,且堤防较高(堤高等于或大于地基承载极限高度 )、荷载较大时,一般应在堤防前后设置戗台,以减小堤基中的剪应力,提高堤基的稳定性。 (2)戗台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根据堤基的稳定要求确定。 提示: (1)护坡支承体能够有效地防止护坡滑坡,一般设置于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灌砌块石、混凝土等护坡的坡脚处。 (2)护坡支承体一般采用 浆砌石或混凝土结构。 (3)护坡支承体的厚度应大于护坡的厚度。 提示: (1)消浪平台的边角是最易受波浪冲刷破坏之处,应设置平台护肩,以保护平台边角不受损坏。 (2)平台护肩一般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结构。 (3)护肩的厚度应大于平台砌石的厚度。 提示: (1)江、河堤堤脚受水流动力作用发生淘脚,必须加以防护;海、湖、圩堤堤前滩地受风浪作用发生冲刷,必须进行护底。 (2)保护堤脚的工程措施有:设置护脚方块体;沉排抛石护脚;建丁坝或丁顺坝挑流等。 (3)保护堤前滩地的措施有:沉排抛石护底;沉排抛石护坎;生物固 滩等。 (4)丁顺坝的结构尺寸和沉排抛石的宽度、抛石的单体重量,通过计算或凭经验确定。 提示:反滤层所处部位不同,反滤层的结构也应有所区别: (1)一般施工期不受水流(潮水涨落)影响的部位,其反滤层可按常规方法设计,即采用一层黄砂与一层碎石组成,或一层土工布与一层碎石组成; (2)受水流影响、特别是工期受风浪影响的部位的反滤层,一般是采用一层土工布(水下部分采用软体排)与一层编织布包装碎石或编织布碎石垫组成。 13 堤体防渗设计 根据堤前堤后最危险的水位组合,进行堤内渗流计算,提出防渗工程设计。 6 堵口工程设计 堵口工程按下述程序设计。 龙口位置选择 龙口尺寸设计 堵口时间选择 选择堵口材料 提示: (1)渗流计算包括:洪水时浸润线在背水坡上的逸出点位置及渗流流量;洪水位降落时临水侧 堤内的自由水面。 (2)防渗工程有:在堤体内或临水坡设置粘土心墙或斜墙;在背水坡上铺设导渗体,将逸出的渗流导向内堤脚排水体反滤后排出。 提示:堵口工程是指新建围堤预留龙口的堵口、老堤决口以后的堵口。 堵口工程应有专门设计。 提示: (1)正确选择龙口位置,对围堤的顺利堵口十分重要。 根据经验,一般围堤的龙口位置布置在顺堤中部。 有些围区范围较大,龙口位置除了在顺堤中部布置一个口门外,还可在侧堤上或顺堤上增加 1~ 2个龙口; (2)龙口的数量宜少不宜多,口门宜小不宜大。 提示: (1)设计龙口尺寸前,先要收集 掌握充分的水文资料。 根据龙口处的水文特征,初拟龙口的断面尺寸,进行水力计算,直到口门安全过流为止; (2)堵口时的口门宽度,取决于堵口时控制的水流流速与堵口材料,必须保证顺利堵口,以及堵口后堵口工程的安全。 提示:堵口的最佳时间: (1)江河堤为枯水季节,如洪水季节发生堤防决口必须堵口时 ,则应在洪峰过后及时抢堵; (2)海堤堵口一般应安排在冬春季小汛的落潮期,如汛期海堤发生决口需要堵口时,则可安排在大潮的落潮时抢堵。 提示: (1)堵口的材重,必须保证堵口时堵口材料不被冲走; (2)龙口护底材料一般选 用高强度塑料编织布与尼龙绳网编织成的软体排,上铺袋装碎石垫层及块石,块石的单体重量,根据龙口的水流速度确定; (3)堵口材料有涂膜编织布袋装黄砂或碎石、块石、柳石枕、铅丝石笼、土工网石笼、混凝土块等,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因地制宜的选用。 14 堵口方法选择 堵口堤加固设计 7 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根据规划,确定穿堤建筑物工程的名称、建设目的、建设地点、工程规模、设计要求,进行以下设计。 ⑴建筑物结构形式选择; ⑵地基处理设计; ⑶建筑物结构设计; 提示:堵口方法大致上可分为:平堵;立堵;平、立堵结合。 (1)当口门水深不大,口门流速较小时,可采用立堵; (2)当口门水深较深,流速较大时,可以采用平堵;或者,先平堵,以减少堵口时的工程量,然后,用立堵的方法堵闭口门。 提示:堵口后,必须立即进行堵口堤的加固。 加固 设计应在堵口前行多种方案的研究,以比较选择最优的加固方案。 提示: (1)我国的穿堤建筑物大致有:引水、排水涵洞;引水、排水水闸;引水、排水泵站;船闸;人行通道;机动车通道;输水管道;输油管道;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等。 (2)穿堤建筑物的结构大多是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 (3)穿堤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应高于所在堤防的设计标准; (4)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是堤防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外(可按不同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建筑物与堤防连接处的防渗设计尤应引起重视; (5)历史上不少堤防的溃决, 除了堤防本身设计标准偏低,造成洪水漫溢而决堤外,一部分是由于建筑物与堤防的连接处设计不当,接缝的渗径长度不够,渗流产生管涌,导致堤防溃决。 因此,穿堤建筑物处的堤身断面应能满足水力梯度的要求,防止接缝处发生管涌。 15 8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堤防工程现状调查 首先对现有堤防的现状、存在问题、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本堤防改造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程序 (1)收集有关的设计资料; (2)实地踏勘; (3)验算现有堤防的各项技术指标; (4)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内容 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内容一般包括: ⑴整体堤加高培厚; ⑵对堤的隐患或薄弱部分进行补强加固,对堤身的裂缝及洞穴进行灌浆加固; ⑶堤顶加高和增加防护; ⑷增设堤顶防浪墙或对原有防浪墙进行改造; ⑸增加临水坡的 护坡工程或对原有护坡进行改造; ⑹在临水坡护坡上增加消浪设施或对原有消浪设施进行改造; ⑺增设堤前护脚、护底或对原有护脚、护底进行改造; ⑻其他技改工程。 提示: (1)我国早期的堤防工程,大都建于解放以前,解放后,虽历经维修加固,堤防的质量有所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堤防保护区内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防汛防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放后建设的堤防的标准虽比解放前建设的堤防的标准要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不少堤防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因 此,对现有堤防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堤防的防汛防洪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当前,我国堤防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防汛防洪标准偏低; 2)一些土堤历经风雨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3)由于海平面上升,堤的相对高度实际已经降低; 4)由于地面沉降,整个堤体也随之下沉; 5)有些海、湖土堤堤坡未经防护,存在着被风浪冲毁的危险; 6)有些堤防护坡的强度不够,存在着被风浪损坏的危险; 7)有些驳岸防汛墙稳定性不够,存在着倾倒的危险; 8)有些强风浪区的海、湖堤临水坡未设消浪设施,堤防护坡直接承受波浪压力的冲击,有被波压力损坏的危险; 9)有的海、湖堤和江、河湾道段的凹岸及外沙里泓的堤岸未设护脚护底,存在坍岸的危险; 10)有的堤坡稳定性不够,存在滑坡的危险; 11)有的堤防整体稳定性不够,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堤防的整体稳定性; 12)其他存在问题。 16 9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本堤防工程对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提出消除影响需要建设的环境保护工程 ,并对环保工程进行设计,包括: ⑴绿化工程设计 ⑵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⑶护岸工程设计 ⑷护滩工程设计 ⑸水资源保护工程设计 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⑺航道维护工程设计 10 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分析 工程的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总体布置、工程施工、施工进度安排、施工管理等的设计。 施工条件 工程地址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特征、施工期内的水位变化过程、堤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概况、堤防保护区内的社会经济情况等与施工有关的条件。 大宗天然建筑材料的产地、储量、物理力学性质及运输条件 是指筑堤的土、石、砂料的取料地点,到工地的距离,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储量等条 场内、场 外的交通条件 根据施工场地现有的水陆交通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建设施工交通道路及码头等。 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提示: (1)江、河堤防对环境的影响:在堤内可能截断引、排水系统或交通通道;在堤外可能对岸滩产生冲淤影响和对水产资源的生态环境、河道的水流流场及航道安全产生影响。 (2)海、湖滩涂资源的开发,给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国土资源;但也有的滩涂资源开发规划不当、或是无序开发,给环 境带来不利影响。 围滩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湖区调洪能力的影响; 2)对水流流场的影响; 3)对滩地的冲淤影响; 4)对相邻岸段工程安全的影响; 5)对引排水系统通道的影响; 6)对航道的影响; 7)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保工程设计的任务,是采取适当措施,消除以上不利影响。 17 包括施工用水水源的水质、可供水量、取水点至工地的距离等,施工用电电源的电压、可供电量、供电点至工地的距离等与施工有关的条件。 施工总体布置 水、电、通讯工程布置与设计 研究确定施工用水的取水、输水方式并对取水口的位置及输水线路进行布置与设计,计算供水工程的工程量;拟定施工用电的供电方式并对输电线路进行布置与设计,计算供电工程的工程量;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