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拌浆桶中先加入配比中水的 3/4 量,搅拌下加入粉煤灰、砂,然后投入外掺剂 SY ND150,再均匀加入水泥及剩余的 1/4 水; 加料完毕后的拌浆时间不得少于 10 分钟,期间搅拌机宜正反交替拌浆,不留死角。 拌匀后的浆液稠度须在 ~ 范围内方可放入运浆车; 进料严格按配比要求,并如实填写拌浆记录表: 同步注浆 管片编号: 日期: 年 月 日 时间 拌浆量( m3) 水泥( kg) 膨润土( kg) 粉煤灰( kg) 砂( kg) 外掺剂SY1( kg) 泵送剂ND105( kg) 水( L) 记录人 设计配合比( ) 水泥( kg) 膨润土( kg) 粉煤灰( kg) 砂( kg) 外掺剂SY1( kg) 泵送剂ND105( kg) 水( L) 试样抽检记录 记录人 每班拌浆作业结束后,拌 浆设备应冲洗干净,以防残留浆液板结; 每作业班必须对浆液取样作比重、稠度、初凝值、泌水率测试,并如实填写拌浆记录表。 每拌制 20m3 浆液,应取样作比重、稠度、初凝值、泌水率测试,并做 2组( 6 块) 浆液试块,养护后送检,测试 28 天抗压强度。 可硬性浆液注浆作业 拌浆作业须与盾构推进同步进行,应采用多点均匀浆液注入量应同掘进速度相适应; 注浆率一般应为 140%~250%,可根据隧道工程的地层条 件、隧道稳定性和环境保护要求通过试验实测确定其合理注浆率; 作业人员须随时观察注浆工况,控制好注浆压力略大于周边地层压力,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小于 20mm); 一旦发生意外故障,应立即通知当班班长,要求暂时停止盾构掘进,排除故障后方可复工; 首次注浆前所有管道均须水润湿后方可压浆; 24 小时作业结束前最后一拌浆拌制清洗浆液,并压送至盾尾浆管。 长时间停顿时,须将压浆直管及环管等所有拌浆、注浆设备用水循环泵洗、清空; 若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进行充分的同步注浆施工而出现管片渗漏水的现象时,需根据实际清空,对上述段进行补充注浆,壁后二次补压浆液宜选双液浆; 如实填写盾构推进过程质量控制压浆记录表(见下表),并做好每班交接班工作: 盾尾同步注浆记录表 推进环号 注浆实际 注浆量 注浆压力 注浆部位 记录人 注浆的质量控制 每环的注浆量应在 理论注浆量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以保证地表和隧道沉降达到控制要求; 注浆压力以控制地表变形为原则,压力应均匀以避免损坏管片; 浆液的性能、注入量及注浆压力必须经现场试验确定,并满足施工要求; 浆液易压送且在输送过程中不离析、不沉淀; 注浆应饱满、密实; 压浆作业与盾构推进同步进行,其压入量应与推进速度相适应,并在每段隧道推进前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 压浆浆液必须按配合比拌浆,不得 私自任意更改; 盾构推进 300m,施工监理必须对压浆施工质量作抽检。 在拱底和拱腰部位取 30 个压浆孔拧开后探查浆液厚度和强度。 (采用 60cm 钢钎锤击) 隧道防水和缺陷处理 隧道防水 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防水应包括管片本体防水、管片接缝防水和隧道渗漏处理三项内容; 管片接缝防水是作为防止隧道渗漏,保证隧道安全施工和正常使用的关键措施,接缝防水必须进行渗漏点观察,其结果应符合隧道防水设计提出的要求; 对于采用遇水膨胀类的防水材料,其运输和存放时必须做好防潮工作,以免失效; 管片接缝防水密封条粘贴前必须做好预留槽的清洁工作,以保证防水条与管片粘贴紧密可靠。 管片角隅处加贴自粘性橡胶薄片时,应保证不漏贴,以提高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粘贴防水密封条后的管片堆放,应设置防雨措施。 粘贴施工质量应有自检、互检记录; 管片拼装时应精心施工,严防托槽、扭曲等损坏防水材料的现象发生。 封顶块拼装时应保持足够的封口尺寸,防止防水密封条搽 坏、变形; 接缝防水密封条的构造形式、截面尺寸、强度、遇水膨胀倍率和材料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缝防水密封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质量; 按管片型号套上同型号防水密封条,严禁使用尺寸不符合要求及有质量缺陷的产品; 压浆孔闷头、手孔必须按规范进行拧紧和封堵。 采用的防水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同时现场应分批进行抽检送检,尤其是防霉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500 环送检一次,防霉试验 1 段区间送检一次; 水密封条粘 贴要牢固,使吊运和拼装过程中不失落、不移位。 管片修补 当隧道衬砌表面出现以下缺陷时,必须进行修补: 1. 缺棱掉角; 2. 混凝土剥落; 3. 大于 宽的裂缝或贯穿性裂缝。 管片修补时,应分析管片破损原因及危害程度,制定适当的修补方案; 修补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 ,抗压强度不应低于管片强度的85%。 渗漏水治理 对隧道渗漏水必须提出 渗漏封堵治理方案,认真实施; 隧道堵漏材料应满足堵水要求; 堵漏注浆时,注浆压力不应大于管片的设计荷载压力。 1 盾构施工测量 一般规定 盾构施工测量是指导盾构按设计要求正确掘进而进行的测量工作,在盾构施工全过程应提供盾构施工所需的施工测量控制点、盾构姿态和管片成环状况,并对盾构自身定向系统进行检核测量,提供修正参数; 盾构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应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 掘进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 了解盾构结构和自身定向系统特点、精度,制定科学可行的盾构施工测量方案; 地面施工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和路线形式或同精度的其它形式;地下控制测量在隧道贯通后也采用附和路线形式重新布设和施测; 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点必须埋设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以外。 由于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埋设在变形区内的施工测量控制点必须经常检核; 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应遵循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使用规范的表格和软件,并有 复核手续。 地面控制测量 在盾构始发井和接收井间必须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测量系统,控制点应分布在两个井口便于使用的地方,每个井口应应布设不少于 3 个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平面加密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 m) 导线长度( m) 每边测距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mm) DJ1 DJ2 200 1000 2 177。 4 6 5√ n 177。 8 高程加密控制网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高程加密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 mm) 路线长度( km) 水准仪的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偶然中误差( mm) 全中误差( m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 mm) 山地( mm) 177。 2 , 177。 4 24 DS1 铟瓦尺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77。 8√ L 177。 2√ n 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内容应包括:地面近井导线测量和近井高程测量、竖井定向测量和 导入高程测量以及地下近井导线和近井高程测量; 竖井定向测量可采用联系三角形法、陀螺仪与垂准仪组合定向法; 导入高程测量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在竖井内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地下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并在钢尺上悬吊与其检定时相同的质量的重锤; 2. 传递高程时独立进行三次,高程较差应小于 3mm; 3. 高差应进行温度、尺长改正。 地下近井导线点不应少于 3 个,近井高程点不应少于 2 个,各类点间并应构成检核条件。 地下控制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应包括地下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和地下施工水准测量、施工控制水准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起算点必须采用直接从地面通过联系测量传递到井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一般地下平面起算点不少于 3 个,起算方位边不少于 2 条,起算高程点不应少于 2 个。 控制点可埋设在隧道两侧或顶、底板上; 地下控制网一般为支导线和支水准路线,有条件时必须构成附和路线或导线网; 隧道掘进中 先布设施工导线和施工水准,隧道掘进大于 200m,应选择稳固的施工导线点组成施工控制导线; 施工控制导线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般直线隧道平均边长 150m,曲线隧道平均边长 60m; 采用 2 秒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测二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176。 较差应小于 6秒; 最远点横向中误差应在177。 25mm 之内。 施工控制水准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水准点间距宜 150m;水准点可利用导线点标石,也可埋设管片上标志; 每次延伸地下控制导线和控制水准,应对已有 施工控制点进行检核,检测点如有变动,应选择其它稳定点进行延伸测量; 地下控制导线和控制水准在隧道贯通前应独立测量 3 次; 隧道贯通距离大于 1000m 时应采取措施增强地下控制网强度。 掘进施工测量 盾构始发井建成后,应采用联系测量方法,将平面和高程测量数据传入井下控制点上,并应满足盾构拼装,反力架和导轨等安装对测量的要求; 测量盾构姿态所设置的测量标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盾构测量标志不少于 2 个,测量标志宜设置在同一纵向截面上,不易碰动处,标识点间距离要尽量打,标志可粘贴反射片也可安置棱镜; 2. 测量标志点间三维坐标系统应和盾构几何坐标系统一致或建立换算数学模型; 3. 对测量标志初始测量值经换算得到的盾构姿态应与盾构机本身测量系统测算的盾构姿态一致。 并应以精度高的数据为依据计算修正参数,保证两个测量系统一致; 4. 盾构就位后应准确测定其对于隧道设计轴线的初始位置和姿态,盾构自身导向系统测得的成果应与盾构的初始位置和姿态一致。 盾构姿态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每环管片拼装完成后与脱离盾尾后各施测一次,一般盾构每掘进累计预计形成 15mm 管片误差时,进行测量 L; 2. 衬砌环测量内容应包括衬砌环中心横向及高程的偏差、椭圆度和前沿里程。 并用报表形式及时提供测量成果。 测量时应结合现场状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测量辅助工具。 测量精度应小于 3mm。 竣工测量 盾构隧道贯通后应进行贯通误差测量,贯通误差测量应在接收井的贯通面设置贯通相遇点三维坐标,利用接收井和始发井传递 下来的控制点分别测定贯通相遇点三维坐标,贯通误差应规划到线路纵向和横向的方向上; 隧道贯通后应利用始发井和接收井控制点进行贯通隧道附合路线测量,并重新平差作为以后测量依据; 竣工测量内容应包括隧道中心的三维坐标、横向偏离值、高程偏离值、椭圆度测量等,应每 5 环测一个断面; 测量方法可采用极坐标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小于 10mm; 竣工测量成果应按要求整理归档,并作为隧道验收依据。 1 监控量测 一般规定 盾构施工中应结合施工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与进度确定监控量测方案; 监控量测方案应覆盖由于施工活动对隧道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监控量测手段必须可靠、科学,对突发安全事故应有应急监测方案; 根据监控量测中变形量、变形速率等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地上、地下同一断面内的监控量测数据以及盾构掘进机施工参数必须同步采集,以便进行科学分。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或地下开掘前要准确了解地下管线位置。 在进行管道防腐层检测,管道泄漏探测,电缆故障探测也需要事先或同时进行管线定位探测。 、 感应法扫描(盲扫定位) 当要调查某区域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且地表又缺少必要的连接点时,则需要用感应扫描 /盲扫方法进行检测。 (PCM 无此功能 ) 这时,建议首先用接收机的动力电方式对整个区域进行初测,对地下 的管线分布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应用感应法给待测的管线施加信号
坡头区龙头镇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建设项目招标文件doc
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作废标处理。 招标人与中标人 签订合同后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向未中标的投标人和中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标保证金将不予退还: (1)投标人在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撤销或修改其投标文件; (2)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协议书或未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履约担保。 (3) 投标人被发现或被查实投标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
地铁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平杆步距为 60cm,侧墙位置脚手架水平杆长应在 ~ 2m 左右 ,以便侧墙模板的拆除、安装。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板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 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 1m。 5)立杆设置必须竖直, 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