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通道主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期是否相符合,试验结果是否合格;本台班砂石的含水率是否测定等。 3) 外加剂 检查内容:外加剂的品种、生产日期、有效日期、存放情况,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计量等。 ( 2)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浇注混凝土时项目部不定期派人去混凝土生产厂家检查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在原材料的计量、搅拌时间上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控制。 20 每次浇注混凝土时,由专人作好混凝土运输车辆的疏导指挥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连续的供应,连续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车运送到现场泵车停放点,运输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运输期间严禁加水,每车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要随机取样测定坍落度,合格后方可使用。 搅拌车的转速应按搅拌站对装料、搅拌、卸料等不同要求或搅拌车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转动,以保证产品质量。 ( 3)混凝土进场的质量检验 每车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要取样测定坍落度,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浇注施工方法 (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图 混凝土浇注工艺流程 ( 2)混凝土泵送 1)在混凝土泵送前,先用适量的水湿润泵车的料斗、泵室及管道等与混凝土接触部分,经检查管路无异常后,再用 1: 1 水泥砂浆进行润滑压送。 模 板 的 检 查 与 复 核 钢筋、埋件、埋管的检验 砼施工前的交底 与现场施工准备 砼 泵 车 就 位 搅 拌 站 送 砼 签发砼浇灌令 坍落度测试、砼试块试件 泵送砼及布料 砼养护 砼 浇 捣 结 束 、 拆 除 管 道 、 清 理 管 道 及 泵 车 21 2)开始泵送时,泵机宜处于低速运转状态,转速为 500—550r/min。 要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输送压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压力的 1/3,能顺利压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运转速度。 3)泵送混凝土工作应连续进行,当混凝土供应不足或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压送速度,以保持连续泵送。 慢速泵送时间,不超过从搅拌到浇注完毕的允许延续时间。 4)当遇到混凝土压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要强行压送,应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反转,防止堵塞。 5)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内混凝土保持不能低于料斗上口200mm。 如遇吸入空气,应立即使泵反向运转,将混凝土吸入料斗排除空气后,再进行压送。 6)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看泵送中断时间超过 30min 或遇压送困难时,混凝土泵应做间隔推动,每 4~5min 进行 4 个行程的反转,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或堵塞。 ( 3)混凝土浇注 根据后浇带分割,将整体分为三大部分进行混 凝土施工。 底板混凝土浇筑分三层,每层 40 ㎝,顶板混凝土浇筑分两层,每层厚度为 50 ㎝。 必须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可保证水化热尽量大的散发,也可保证不产生施工缝。 在 墙混凝土浇注前,施工缝 应填以 50~ 100mm 厚与混凝土同配比去除骨料的砂浆。 施工缝处的钢板止水带固定必须牢固, 搭接方法采用焊接,搭接长度为 510 ㎝。 详见附图 : 22 施工缝钢板止水带固定示意图钢筋骨架止水钢板与钢筋骨架焊接 墙体 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2h,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 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 500m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 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注振捣。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注,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 4)混凝土的振捣 1)在浇注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 可以避免蜂窝麻面23 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对墙、梁和柱均采用 HZ— 50 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 HZ6X— 30 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对楼板浇注混凝土时,当板厚大于 150mm 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但棒要斜插,然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振一遍,将混凝土整平;当板厚小于 150mm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2)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 ,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②混凝土分层浇注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 求。 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 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③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 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④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 ⑤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 、预应力筋、预埋件等。 (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为保证已浇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24 护措施: 1)各部位混凝土浇 注完毕拆除模板后,剪力墙 进行浇水养护。 2)水平结构的 板在表面用麻布覆盖,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常温下浇水养护不少于 7天,每天浇水次数以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宜。 混凝土的养护要成立专门养护小组进行,特别是前三天要养护及时。 ( 6)混凝土的检验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1)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目测检查,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方可使用,否则立即退场。 坍落度检测合格者应留置交货检验用试块。 2)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注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每次浇注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 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 1000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 a、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 块留置:根据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由监理(甲方)、施工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25 强度等级,均应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块,同一强度等级的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块留置数量不宜少于 10 组,且不少于 3 组。 b、非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块留置:为检查结构拆模、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等需要应留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每项非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得少于一组。 ④ 同条件养护试块要放在钢筋笼子内置于取样的构件部位处,标养试块要在现场标养室进行养护。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极易出现的一种现象 ,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凝土分项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 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 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 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 ~ 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26 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 1) 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 2) 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 ,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3)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4)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较短的裂缝一般长 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 2~3m,宽 1~5mm。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主要预防措施: 1) 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 2) 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 3) 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4) 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27 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 5) 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 3)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 混凝土浇筑后 ,在硬化过程中 ,水泥水化产 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 350~ 55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 27500kJ 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 70℃左右甚至更高)。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 25℃ ~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 10MPa 左右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 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高温膨胀 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 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 2)减少水泥用量 ,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 450kg/m3以下。 28 3)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 4)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5)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 三冷技术 的基础上采用 二次风冷 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6)在混凝土中 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7)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9)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针对浇筑后的构件表面及时采取覆盖,降低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差。 10)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 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 4)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地下通道主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其中第一仓、第二仓、 第 三 仓为第一施工区段,第 四 仓 、第五仓、第六仓 为第二施工区段。 其中每区段内的仓区结构施工时间尽量控制较小的时间间隔,第二施工区段内的仓区结构施工时距该仓区相邻的第一施工区段内的仓区较晚施工的一个施工时间间隔不小于 7 天,现场实际施工时具体按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与跳仓法施工方案各方面规定与要 求。 xx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期)工程 x 地下室 跳仓法
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 C mm 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A300 B400 C500 D600 2噴锚的锚杆必须进行抗拔力试验。 同一批锚杆每 B 根应取一组试件,每组 3 根,不足 根也取 3 根。 A50 50 B100 100 C100 50 D 50 100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 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A 应 B 宜 C 必须 D 需 2渗排水层用砂
,按材料物资的重量或买价的比例等分摊标准,分摊计入各有关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 采购保管费一般应先通过“采购保管费”科目核算,月终分配计入各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 三、本科目的使用方法如下: 1.根据发票、账单支付物资价款和各项费用、税金时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购人物资,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fak120KN/平方米时采用梁板式筏板或平板式筏板。 兼人防工程的车库 fak 大于等于120KN/平方米时采用梁板式筏板或平板式筏板, fak120KN/平方米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加固地基或采用桩基础。 G. 尽量采用建筑自重及覆土自重抗浮,不够时可在底板上做回填层。 H. 有条件时应配合下沉式广场,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 J. 砼 : 采用 C30, 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防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