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5线三明市区过境段a1合同段翁墩互通e匝道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后,按桩号每个断面在分配梁上放样,定出两侧边线点和底模左、右点 ,测出标高,按设计施工标高用楔木调整好。 由于桥面宽度较宽,为保证桥面浇注的平整度,桥面中间纵向每 2 米增设一个控制点,控制点用钢筋头焊在顶板钢筋上,测好标高并做好记号,用以控制浇注高度。 19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C、施工预拱度的设置: 在 箱梁支架施工时,为保证箱梁的设计高度,模板均须计算设置一定的预拱度,其预拱度量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结合施工经验确定,并须及时的校对调整。 预拱度的设置,主要考虑基础下沉、支架弹性变型、木材压缩量、支架下沉量及美观预拱度等项进行设置。 d、其它注意事项: 为防止梁体砼浇注时,底板钢筋上浮而影响底板厚 度,采用底模侧模设拉筋把外模和内模锁住。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期间,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松动、变形、移位的,立即处理。 第一次砼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后 12h,将第一次内模拆除,接着立第二次浇筑砼的内模。 落架拆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每跨先从跨中往两边对称拆除或降落。 支架预压 a、支架预压的目的 支架预压的目的:①、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②、消除地基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计算支架的弹性变形,有效地控制预应力砼现浇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检验预拱度设置是否合理;③ 控制桥面线形,使得箱梁线形美观大方;④取得本地段地基预压的第一手资料,积累经验,指导日后的箱梁施工。 b、预压方法 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况,拟采用砼预制块或钢材作为替代荷载, 20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这样预压重量易控制,操作性强,用工少,降低风险,可节约宝贵时间。 预压重为箱梁砼重的 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支架孔跨进行预压,堆载主要集中在底板及腹板的位置,翼缘板按相应重量的 倍进行预压,模拟箱梁浇注情况。 预压前应对工地现有钢材进行统计并分类,挂牌标记重量,要有专人负责钢材或预制块的调度,因为工作量大,准备工作要做细。 预压前应对支 架进行一次大检查,有问题及时加固,要保证支架万无一失。 预压时严格按照现浇箱梁预压配重平面布置图进行配重,在预压平台上事先画好配重平面图,标记要明显。 c、观测点布设 ( 1)、底模的竹胶板底部、贝雷纵梁的底部 在每一跨贝雷纵梁每 1/4 断面设置一排观测点,底模底部每一横断面设置 5 个点共设置 5 5=25个观测点。 ( 2)、扩大基础表面 一个扩大基础纵向设 3个横断面观测点,沿着钢管立柱中心线上每一断面设置,分别在中心线上、左右侧。 共设置 21 个观测点。 ( 3)、加载及观测步骤 观测次数为加载前、加载完毕、加载 12h、加载 24h、加载 48h和卸载完毕共 6 次,观测应认真、准时,确保数据准确,具体步骤如下: ① 、布置测量标高点并记录每点的初始标高 H1。 ② 、对最后一次加载结束后立即进行各测量点的标高值 H2 的观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21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③ 、测量卸载前各测量点标高 H5。 ④ 、预压持续时间根据支架观测情况确定,若沉降量或支架形变没有趋于平缓,则适当延长预压时间,直至支架变形及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连续两天沉降 量小于 5mm)即可卸载,卸载按照 50%、75%、 100%、 120%逐级进行卸载,每级卸载后都要对支架进行观测,计算支架的弹性变形情况。 ⑤ 、观测卸载后各测量点标高 H6。 ⑥ 、观测成果的整理。 d、分析预压数据,指导施工 分析预压前、预压后、卸载后测量数据,据此计算出弹性变形值和非弹性变形值,检验预设计的预拱度值是否合理。 非弹性变形:Δ 1=H1H6(通过试压,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地基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 ) 弹性变形::Δ 2=H6H5(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 2,以使支架变形、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对已进行预压区段,可根据如下调整底模标高: 底模顶面标高 =梁底设计标高 +Δ 2平均值 对没有进行预压区段,可根据如下调整底模标高: 底模顶面标高 =梁底设计标高 +Δ 1平均值 +Δ 2平均值 e、预压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1)预压施工前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支架基础、贝雷片支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合格并经签认后方可进行预压施工。 ( 2)预压施工时,支架范围周围封闭,树立、张贴相关安全标语、标牌,严禁非施工人员 进入现场。 22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 3)预压施工时,在施工区域各个入口张贴安全施工标语。 ( 4)要安排专人进行 24h 值班,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预压施工作业区域。 ( 5)预压施工前,项目部要对预压施工作业进行专项技术交底,统筹组织人力、机械、压重材料,做到统一指挥,协调施工,防止出现蛮干、乱干现象。 ( 6)预压施工时,吊装作业要有专人指挥,信号明确。 吊装钢筋,要轻放,防止过大的冲击力。 ( 7)加载程序、方法及重量,严格执行方案中的规定,压重范围按划定的范围进行,严防过载、偏载。 ( 8)在预压重量超过 70%时,测量组人员用仪器注意观察 支架及基础的变形、下沉,发现变形、下沉速度明显加快时,应立即通知停止施工,撤除作业人员。 ( 9)预压重量到位以后,要派专人 24h 跟班巡视,严禁一切人员进入预压施工作业区域活动。 ( 10)卸载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分级、对称卸载,严禁往下乱丢乱扔。 ( 11)预压时,要派专人日夜值班,对支架进行全程监控,最好能挂一些细铁线检查支架的下沉量,这样比较直观。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领导,马上停止加载,待查明原因后再加载,确保施工安全。 23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f、预拱度设置 全部加载后,不可立即卸载,对观测点进行 48h 观测,直至稳定后,再进 行卸载。 卸载必须对称,逐级进行。 卸载的同时,并对不同的观测点进行标高测量,然后通过预压前后同一点标高差值及贝雷片支架的弹性变形量、梁的挠度等得出底模的预拱度之和,通过楔块调整底模标高。 预拱度最高值设在梁的跨中,其他各点的预拱度由中间最高值向两端零值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预拱度计算公式为: δ x = [4δ( LX) ]/L2 δ x —— 距左支点 x 的预拱度值;δ —— 跨中预拱度值; L —— 跨距; X —— 距左支点的距离 钢筋施工 1)钢筋安装顺序 ①安装绑扎箱梁底板下层钢筋网; ②安装腹板钢筋 骨架和钢筋; ③安装横隔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④安装和绑扎箱梁底板上层钢筋网及侧角钢筋; 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钢筋安装时控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 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钢筋,可事先焊接的应提前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 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钢筋在场内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牌号及生产厂家分别挂牌堆放。 钢筋存放采用下垫上盖的方式避免钢筋受潮生锈。 ②钢筋在加工场内集中制作,运至现场安装。 ③钢筋保护层采 用提前预制与主梁等标号的混凝土垫块,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最外层钢筋净保护层厚不小于 20mm,主筋净保护层不小于 40mm。 24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④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及时对设计的预留孔道及预埋件进行设置,设置位置要正确、固定牢固。 ⑤钢筋骨架焊接采用分层调焊法,即从骨架中心向两端对称、错开焊接,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 钢筋焊接要调整好电焊机的电流量,防止电流量过大或操作不当造成咬筋现象。 钢筋焊接优先采用双面焊,当双面焊不具备施工条件时,采用单面焊接。 钢筋焊接完毕后,将焊渣全部敲除掉。 钢筋焊接完成后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 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⑥钢筋安装位置与预应力管道或锚件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适当调整钢筋位置,确保预应力构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钢筋时应避免钢绞线和波纹管道被电焊烧伤,防止造成张拉断裂和管道被混凝土堵塞而无法进行压浆。 钢筋加工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预埋件、预留孔施工 永久性预埋件(防撞护栏、伸缩缝等)、预留孔(泄水孔、人孔、通气孔等)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箱顶板每箱室在适当位置要预留人孔,人孔应让开预应力管道。 混凝土浇筑 现 浇箱梁采用项目部拌合站集中拌合,由试验室控制好坍落度,和缓凝时间。 浇筑混凝土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对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进行清理干净。 25 国道 205 线三明市区过境段 A1 合同段 翁墩互通匝道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箱梁混凝土按两步浇筑进行,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混凝土。 施工时,采用的浇筑顺序为:从桥梁的下坡端开始向高的顺序浇筑混凝土,以克服混凝土振捣时水泥浆四处流淌,影响外观。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箱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浇筑前应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均匀性,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予以退还。 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器与侧模应保持 5~10cm 的距离,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波纹管和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不冒气泡为止。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浇筑期间,应安排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有松动、变形或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浇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