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内容摘要:

组织在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2)推荐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对厂长 (经理 )或董事会推荐和拟任免 (聘任或解聘 )的管理人员进行考察,提出意见和建议。 (3)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负有教育、培养、考核、监督的责任。 (4)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积极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任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事先要经过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经企业党政领导集体讨论后,由厂长 (经理 )依法任免 (聘任或解聘 )。 集体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党委会、党委扩大会或党政联席会议。 没有经过考察的,不能提到会上讨论;多数人不同意的,应暂缓决定任免。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 一些地方和企业实行的厂长 (经理 )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厂长 (经理 )办公会、厂务会制度;发动党员关心和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制度等,都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共产党员要努力增强党性,坚持依法办事。 党员董事、监事、经理要严格遵守党章,向党组织报告工作 ,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五、突出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提高领导人员素质 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 当前,要结合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这件事抓紧抓好。 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厂长 (经理 )、董事长、党委书记应当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较丰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管理能力;坚定地依靠党组织和广大职工办企业,善于 走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勤奋敬业,勇于奉献,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谦虚谨慎,努力学习,善于同领导班子成员合作共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立即着手组织力量,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普遍进行一次认真的考核。 重点抓好近两年严重亏损、内部矛盾突出、职工意见大的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 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抓紧进行调整或整顿,坚决实行选优汰劣。 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关键是选好配强党委书记、厂长 (经理 )和董事长,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 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 由一人担任的,应具备两个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和能力,同时配备 1 名党委副书记以主要精力抓党的工作。 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分开配备的,党员董事长可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可任副董事长。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条件,党委成员可依法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党员,具备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 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分设。 实行工厂制的国有中小企业党政领导的任职形式,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和本人条件,宜分则分,宜兼则兼 ,不搞“一刀切”。 抓紧研究改进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加强管理的办法,加快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在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范围,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具体办法,切实严格管理。 对企业领导人的推荐、考察、任免应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和工作程序,认真实施,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要积极探索通过市场配置企业经营者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的改革试点工作,引入竞争机制。 抓 紧建立后备人员的选拔、培养制度。 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业务培训。 按照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纲要》 (国经贸培[ 1996] 382 号 )的要求,分级负责,用 3 年左右时间,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人员普遍轮训一次。 既要抓好政治理论培训,也要抓好业务培训。 通过培训,使企业领导人增强党的观念、群众观念、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切实加强对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