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学院教师张国建参与的“甘蓝型油菜‘双高、双低’品种‘花油 3 号、 6 号、 7 号’的选育与应用”项目两次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校外 兼职教师均为来自农业工作一线、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 校外 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比例达到 30%左右,建立了 200 多人的兼课教师师资库。 (七)实训条件更加充裕 依托 行业,通过 资源整合,建成了由 66 个实训室 和 11 个实训基地组成的教学服务型、生产实训型和企业导向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具有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开发、服务的综合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占地 520 亩的校内实习农牧场,园林、园艺、中草药栽培等农作与园艺类实训基地,猪、兔、狗、羊、鸡、水产等养殖类实训基地,条件能够满足对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要求。 利用地处省级重点农业和畜牧业技术应用推广基地的优势,同 65 家相关企业建立了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订才培养方案、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开展社会服务的校企合作关系,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 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获批成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与农学类综合实训基地(校内)、云南德丽花卉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校外)、农作园艺与畜牧兽医综合实训基地(校内)、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校内)、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校外)获批成为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八)人才培养更加对路 累计培养 5 届 高职毕业生 5317 人,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其中, 0 0 01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 %、 %、 84%、 %, 0 0 09 三届毕业生年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 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9 终 就业率分别为 %、 %、 97%,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保持在 92%以上。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跟踪信息反馈学生就业稳定率保持在 9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文化和业务素质、吃苦耐劳精神等综合评价较好,总体满意度保持在 91%以上。 年度 毕业生人数 初次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双证率 07 999 % % 92% 08 1235 % % % 09 1206 84% 97% 95% 学院高职专业已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 招生,招生人数和报到率逐年增长,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年度 招生人数 报到人数 报到率 2020 1600 1412 % 2020 1600 1595 % 2020 1852 1852 100% 2020 1700 1890 111% 2020 1800 2020 111% (九)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培训服务体系健全。 建 有 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 云南省第 210 职业技能鉴定所、 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以及 云南 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等 机构 ,拥有 69个工种的培训或鉴定资 格。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面向“三农”的技术培训、咨询服务 6000 人次 /年;面向行业、企业的职工培训 2020 人(次) /年;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8000 余人次 /年 ,每年培训鉴定服务人次超过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 3 倍以上 ;对口支援曲靖农业学校等 5 所农业学校和高级职业中学,为兄弟院校提供师资培训 20 人次 /年,为兄弟院校学生提供专业实训 300 人次 /年;积极参与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工作”,对口支援一县(德宏州盈江县)、一村(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秧洛村)新农村建设;每年组织师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到 田间地头;组织师生就近开展动物疫病疫情的防治与监测;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油菜优质品种的选育和应用”项目已选育出 5 个品种,并得到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0 年农业厅将学院纳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学院建立生猪、油菜、玉米、马铃薯四个综合试验站和一个蚕桑经济研究室,从事试验、示范、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极大提高了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10 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批农业高技能人才,还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农业产业链延伸等方面 发挥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对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农业部“校外三结合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农业系统成人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人民政府“支农服务先进单位”,云南省农业综合实验示范区领导小组“综示区先进集体”,省农业厅“农技推广先进集体”等表彰。 (十)国际合作领先 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方 面起步较早、合作深入、效果明显。 2020 年 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 同日本长野县南安昙农业高等学校已开展了 20 多年的校际交流,先后派出 11 个交流考察团,共 21 位教师、 50 名学生进行了校际交流;同泰国中北部农业职业学校已有 6年多的合作关系,每年互派 68名教师进行考察交流;与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 OVEC)签订扩大合作办学协议,同泰国孔敬农业技术学院等 7 所大学正式签订了互派留学生协议,目前,互派留学师生已有 5 批共 251 人次。 现有在校泰国留学生 35 人,带队教师 2人;赴泰中国留学生 17 人,带队教师 1 人。 二、 项目优势特色 (一) 学院 办学历史悠久, 是 一所 农林牧渔 等专业门类 齐全的 农业 综合性高职院校 云南农业职业 技术学院作为省农业厅 举办的 高职 院校, 是一所农业综合性院校, 设置 4 个专业系及 33 个高职专业 和 方向 , 专业门类 涵盖了云南 农林牧渔 等 第一产业 和云南农业“十二五”重点建设的 12 大特色产业基地。 学院已有 100 多年的办学历史 , 具有“百年沧桑变迁耕耘不辍,百年风雨兼程薪火相继”的悠久 人文 积淀。 (二) 学院 拥 有得天独厚的 办学 职业 环境 和氛围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独具特色 学院 小哨 校区 周边 是 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 “ 云南省小哨畜牧业繁殖基地 ” 、“云南省 农业综合 实 验 示范 区 ” , 校区 周边云集了数十家农业行业的省级企 事 业单位, 有国际一流的人工牧场 1 万余亩,尤其 汇集了畜牧业 、花卉 产业等 各个层面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云南省名副其实的畜牧业 和花卉产业 的 科技中心, 校区和 产业 区 融为一体 , 为 学院产学结合 培养农业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校企合作 资源和 产业职业 氛围。 通过资源整合,学院构建了 由 66 个校内 实训室 和 46 个校外实训基地 组成的 , 集教学、培训、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 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11 鉴定、生产、开发、服务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体系, 其中,建成了 6 个省级以上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 国家示范性园林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级畜牧兽医与农学类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园艺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云南英茂花卉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云南德丽花卉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 (三)质量工程 项目 建设 成效显著,教学 实力和水 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获批省级以上 高职高专 质量工程项目 29 项: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个 、省级校内外示范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7 个、 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 4 个、省级精品课程 4门、省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教学名师 2 人、省级优秀教材 3 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1 项、省级小语种教研室建设项目 1 个 、省级教改项目 1 项。 (四)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有特色 围绕 教育部倡导的 校企 合作、产学结合 高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 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的 创新了 基于 畜牧兽医生产过程或典型工作任务的“ 4 双并举、 5 环一体、养防 兼备”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了园艺技术专业 的“靠接式”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了作物生产技 术专业 的 “三植入、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等。 ( 五 ) 以面向“三农”为重点的 社会服务 能力 较强 社会培训服务体 系较健全。 拥有 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 云南省第 210 职业技能鉴定所、 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以及 云南 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等 机构 ,有69 个工种的培训或鉴定资格。 社会服务能力较强。 每年 面向“三农”的技术培训、咨询服务 6000 人次 、 面向行业企业的职工培训 2020 人(次) 、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8000 余人次 ,每年培训鉴定服务人次超 过在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 3 倍以上。 同泰国、日本等 9 所大学建立了 20 多年的校 际 合作交流关系。 三、 建设存在差距 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同发达地区和省内优秀高职示范院校相比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差距。 如何抓住机遇,找准问题、制定措施、攻艰克难,力争通过 示范院校 建设,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 促进 整体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的提高。 (一)随办学规模的扩大, 针对现有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按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做好新校区建设规划, 进一步 建设完善好校舍、教学仪器设备、 图书资料、网络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等基本办学条件,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12 示范院校和 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彻底解决学院基础设施薄弱这个瓶颈性问题,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需要 围绕 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 , 对 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 系统的梳理和创新。 (三)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 一步完善。 需要从 基础课程系统和专业课程系统 等方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 需要加大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院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 , 需要 加大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特色教材建设力度。 (四)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着力加强。 需要 按“专兼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专职教师引进力度,加大从行业、企业中引进专门技术人才的力度;按“双师化”的要求,加大中青年教师的专门技能培训和到 基层 挂职锻炼的力度,加大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更高学历和选送教师到知名院校访学、进修的力度,加大专业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的培养建设力度。 (五)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需 要从体制机制建立、评价主体、过程、手段、方式等方面系统构建 学校 和 专业 两个层面的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六 )需要进一步开拓服务市场。 需要进一步 增强服务能力,尤其是进 一步加大面向“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开展培训、技术服务和推广的力度。 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 学校专业 建设方案 13 第 三 部分 园林工程技术 专业建设 方案 项目优势特色:  质量工程项目优势。 有 10 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的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省级特色专业 —— 园艺技术专业 、园林技术专业 省级教学团队 —— 园艺技术专业 教学团队 省级精品课程 —— 《果树生产技术》 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 园艺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 云南英茂花卉有限公司校外 实训基地 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 云南德丽花 卉有限公司校外 实训基地 省级优秀教材 —— 《草坪建植与养护》 、 《 农业基础化学 》  师资队伍优势。 专职教师 15 人,副高以上 30%, 硕士以上 90%,“双师”比例70%。 兼职教师 5 人均为来自行业和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  生产性实训基地优势。 专业建有 10 个校内实训室和 15 个校外实训基地 ,其中,建成了 1 个国家级和 3 个省级校内外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 ●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培养 符合行业企业岗位职业 需要的园林绿化项目经理、园林景观设计师、园林景观造价师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两师一经理” 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 项目经费预算: 300 万元,中财政 250 万元、 学院自筹 50 万元。 经费用途: 专业 人才培养 方案制订与实施 10万元 ,课程与教学资源 建设 25 万元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105万元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 20 万元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20万元 , 师资队伍 与服务能力 建设 40万元 ,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20万元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10 万元 ,相关 专业群建设 50万元。 项目负责人: 许邦丽 园艺与园林工程系主任 副教授 高级考评员 凌 青 园林工程 技术教研室 主任 讲师 考评员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14 一、 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产业背景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作为美化人民生活的精神消费品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迅速扩大,并成为一项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园林产业,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美化生活,而且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园林产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 %,绿地率 %,人均公共绿地 ㎡, 风景区有 512 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 km2,占国土面积的 1%。 有 57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