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内容摘要:

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加强了校企员工互培和实训资源共建共享,初步发挥了集团化办学优势。 各试点院校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深入推进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吉林省华阳集团共同成立汽车学院,与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研究院成立服务外包学院。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承担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方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2)实施示范高职基地建设 以打造‚城市高职‛品牌,凸显‚城校共振‛效应为目标,重点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 投入 1000 万元,完善了长春职业技术学 院城市轨道交通类四个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 (3)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市政府投入 1500 万元,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首批开展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和 2 所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升各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 (4)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投入 225 万元,启动了高职院校 5 个示范专业、 18 门精品课DOC 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程建设和 20 个科研课题研究。 投入 1025 万元,启动中职 25 个示范专业、 52 门 精品课程、 30 个科研课题研究。 依托高职示范校成立了长春市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中心,开展了校长、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全市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轮训任务完成了 25%。 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 建设具有长春高职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作为主要实验校的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办学水平形成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八大建设工程。 (5)发挥社会服务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和职业院校教师应用研究,各职业院校完成各类社会培训 2 万人次。 (6)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连续两年开展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 长春市两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面向普通高中自主招生 1420 人,面向中职单独招生 90 人,为完善‚知识 +技能‛的考核办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二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三个专业探索了‚四年制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XX 年招生 120 人。 三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一汽大众、中粮集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一汽大众、长春汽车技术研究所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 四是长春职业 技术学院与长春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开展中、高职衔接的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