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露天采石场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核合格方能操作,做到持证上岗。 严禁在大雾天、黄昏、夜晚露天爆破。 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的人都能听到。 待危险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方准爆破。 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露天浅孔爆破,爆后应超过 5min,方准许检查人 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 15min 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当班处理,来不及处理的要设有明显的危险标志 ; 露天深孔爆破,爆后应超过 15min,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爆区。 处理盲炮时,处理盲炮前应由爆破领导人定出警戒范围,并在该区域边界设置警戒,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许进入警戒区 ; 应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盲炮, 确 定爆破的盲炮处理应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方案并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 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将盲炮电路短路 ; 不应接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起爆药包 ; 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 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销毁;在不能确认爆堆无残留的爆破器材之前,应采取预防措施 ; 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或提交报告,说明产生盲炮的原因、处理的方法和结果、预防措施 ; 爆破网路未受破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联线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联线起爆 ;可在距盲炮孔口不少于 10 倍炮孔直径处另打平行孔装药起爆。 爆破参数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并经爆破领导人批准 ; 所用炸药为非抗水硝铵类炸药,且孔壁完好时,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向灌水使之失效,然后做进一步处理。 采用 电力起 爆 时 同一起爆网路,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电雷管的电阻值差不得大小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 电爆网路不应使用裸露导线,不得利用铁轨、钢管、钢丝作爆破线路,爆破网路就与大地绝缘,电爆网路与电源之间宜设置中间开关 ; 起爆电源功率应能保证全部电雷管准爆;流经每个雷管的 18 电流应满足: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 ,直流电不小于 2A;硐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 4A,直流电不小于 ; 电爆网路的导通和电阻值检查,应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专用爆破电桥的工作电流应小于 30mA。 爆破电桥等电气仪表,应每月检查一次 ; 雷雨天不 应采用电爆网路。 导爆管起爆 时 导爆管网路应严格按设计进行联接,导爆管网路中不应有死结,炮孔内不应有接头,孔外相邻传爆雷管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 ; 用雷管起爆导管网路时,起爆导爆管的雷管与导爆管捆扎端端头的距离应不小于 15cm,应有防止雷管聚能穴炸断导爆管和延时雷管的气孔烧坏导爆管的措施,导爆管应均匀地敷设在雷管周围并有胶布等捆扎牢固 ; 用导爆索起爆导爆管时,宜采用垂直联接 ; 导爆索或导爆管起爆网路应检查 —— 有无漏接或中断、破损; —— 有无打结或打圈,支路拐角是否符合规定; —— 雷管捆扎是否符合要求; —— 线路连接方式 是否正确、雷管段数是否与设计相符; —— 网路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19 铲车司 机操作规程 开车前,认真检查各润滑、传动、制动、电气部分及油压、油量、铲斗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 铲车作业时,铲斗不得超出平台边缘。 铲车距离平台边缘 5M 时必须低速运行。 禁止铲车后退开向平台边缘; 铲车在倾斜面上作业时,允许的最大作业坡度应小于其技术性能所达到的坡度; 铲车运行时,其工作范围内,不许其它人员进入; 铲车的检修,润滑和调整,应在平整的地面进行。 检修铲斗时,应将其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并关闭发 动机,禁止人员在提起的铲斗上停留或进行检查; 铲车发动时,严禁人员在机体下面工作,机体近旁不准有人逗留,铲车行走时,禁止人员站在铲斗上。 铲斗抬起时,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 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或抢险情况下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 铲车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牵引设备、车辆,如特殊情况确需牵引设备、车辆必须有专人指挥。 20 电 工 操作规程 电气设备和线路安装维修必须符合电气设备装置规程的规定,并应由经过专业培训,获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工人员进行。 电气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按有关规程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具。 电气设备和线路可能人为的触及的裸露带电部份必须设置保护罩或遮栏及警示标志等安全装置。 在断电的线路上作业时,该线路的电源开关把手,必须悬挂 “ 有人作业,禁止合闸 ” 警示牌。 一般避免带电作业,确需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应经主管安全的场长批准后由经过专门培训并持《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操作。 每台电气设备,必须设有专用的受电开关。 熔断器、熔丝、熔电热断电器等保护装置,必须按所保护的设备容量配置。 从变电所至采 矿 场边界及采 矿 场内爆破安全地带的供电线路,应使用固定线路供电,靠近采掘 面的用电设备禁止使用塑胶软线。 在三相四线供电的线路,零线应在总开关附近重复接地。 尽可能在总开关处装设容量合符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照明和移动式电器设备的分支线应装置动作时间为 秒,动作电流为 30 安的漏电保护开关。 为便于夜间工作所有厂房、作业点、人行道转弯处,尽头处、站场和主要运输干线等处、场应有足够的照明。 手动式移动式电灯的电压应在 36 伏以下。 电气设备和装置框架式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保护接地。 设备的接地线应独立与接地装置连接,禁止将各个电气设备的 接地线串联接地。 1接地装置的电阻应不大于 4 欧姆。 并应每年测定一次,测定工作宜在该地区地下水位最干燥的季节进行。 21 电焊 工操作规程 电焊工首先必须持证上岗,办理动火手续,严格操作规程,各种焊机应在规定的电压下使用, 电焊前应检查焊机的电源线的绝缘是否良好,焊机应避雨雪、潮湿,放置在干燥处。 焊机、导线、焊钳等接点应采用螺栓或螺母拧接牢固。 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小于 1MΩ (欧)。 开启电开关时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关焊机再关电源开关;移动焊机时应先 停机断电。 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条头不得乱扔,应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电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属及表面涂有油品等物件时,作业区环境应良好,人要在上风处。 作业中注意检查电焊机及调节器,温度超过 600C 应冷却。 发现故障、电线破损、熔丝一再烧断应停机维修或更换。 电焊时的二次电压不得偏离 60— 80V(伏)。 22 安 全教育培训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露天采矿场。 《企业职工劳动安 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劳部发 [1995]40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20 年 11 月 1 日实施 本制度采用下列定义 安全教育: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而采取的管理工作。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