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模内已清扫干净,应剔除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合眼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注混凝土。 j) 混凝土整体结构 的拆模原则: i. 底模混凝土强度以达到设计要求,一般均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5%以上(混凝土强度应以通条件养护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一般也参照混凝土强度增长率推算表估算);及认购跨度大于 8 m 的梁板拱壳和大于 2m 的悬臂构件应达到 100%。 ii. 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iii. 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时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 k)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14 虑进行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 一般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到 25℃以下 时方可拆模。 为了加速模板周转,需要提早拆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拆模与养护措施密切配合,边拆除,边用草袋覆盖,以防止外部混凝土温度降低过快使内外温差超过 25℃而产生温度裂缝。 4)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控制内容: a) 认真阅读图纸,熟悉设计要求(含标准图集); b) 检查钢筋下料技术交底情况,要求下料手续齐全、下料准确,责任明确; c) 检查半成品的规格、尺寸、弯钩角度、箍筋外包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d) 核查钢筋品种、规格是否与取样相符; e) 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人员加以巡视检查,巡视应特别注意钢筋的品种、规格、数 量、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除锈情况等问题的检查; f) 检查绑扎成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长度、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控制方法: a) 现场查阅技术交底记录、下料手续; b) 对半成品尺寸进行量测; c) 对照材料进场检查资料,核查钢筋品种、规格,要求材料必须与样品相符; d) 用尺实测实量绑扎成型钢筋,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e) 锚固时现场检查; 15 控制效果: a) 杜绝材料以假代真等违章行为; b) 对不合格的半成品淘汰出场或返工重做; c) 避免不合格的半成品进入安装现场; d) 确保绑扎完的 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质量控制具体内容: a) 钢材进场时需附带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监理方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报验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生产厂家附带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监理人员对应其所报的材料文件对进场材料数量、规格、外观质量进行验收。 钢筋 表面 不得有裂缝,结疤、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的高度及钢材冷脆性进行现场验证。 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勒令施工单位将其清退出场。 b) 进场材料外观检验合格后,要求施工方对进场材料按见证取样计划进行送样检验,钢材用于加工前先 核查实验报告中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是否符合强制性规范要求, 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 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对于复试不合格的钢筋应责令施工单位清理出现场。 c) 钢筋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要求 :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场,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d)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屈服强度标 准 值的 比值 不小于。 如有一根试件达不到上述要求值,应再取双倍试件试验。 当全部试件合格后方可进行连接施工;如仍有一根试件不合格,不准使用。 e) 在钢材加工过程中经常性的检查箍筋的弯钩形式及平直段长度是否符合抗震及验收规范要求。 f) 在钢筋安装前,对已加工的钢筋连接形式及连接接头力学性能进行现场检查外观质量,外观质量验收合格后按验收规范或见证取16 样计划要求的钢筋连接验收批次数量现场取样送样。 g) 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检查 受力钢筋受力方向全长净尺寸,箍筋内净尺寸,接头方式、位置和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受力钢筋间距、排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措施是否合理、有效。 h)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以监理通知单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改正。 i) 在施工单位质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报验的部位进行隐藏工程验收。 j) 对于以下几点构造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加强检查: k) 1)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及梁上有集中荷载处的附加调筋,不得漏放: l) —— 柱根部第一道箍筋和墙体第一道水平筋应放在离结构箍筋区长度不应小于 500mm。 m) —— 主次梁节点部位主梁箍筋应按加密要求通常布置 , 加密箍筋区长度不应小于 500mm。 n) 具有双层配筋的厚板和墙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 o) 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p) 预埋件 、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空洞周边钢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q) 相同规格钢筋机械连接时的参数 连接钢筋规格 钢套筒型号 压模型号 压模最小直径允许范围 压痕总宽度 ∮ 40~∮ 40 G40 M 40 60 ~ 63 ≥ 80 ∮ 36~∮ 36 G 36 M 36 54 ~ 57 ≥ 70 ∮ 32~∮ 32 G 32 M 32 48 ~ 51 ≥ 60 ∮ 28~∮ 28 G 28 M 28 41 ~ 44 ≥ 55 ∮ 25~∮ 25 G 25 M 25 37 ~ 39 ≥ 50 ∮ 22~∮ 22 G 22 M 22 32 ~ 34 ≥ 45 17 ∮ 20~∮ 20 G 20 M20 29 ~ 31 ≥ 45 ∮ 18~∮ 18 G 18 M 18 27 ~ 29 ≥ 40 r) 不同规格钢筋机械连接时的各项参数 连接钢筋规格 钢套筒型号 压模型号 压痕最小直径允许范围( mm) 压痕总宽度 ∮ 40~∮ 36 G40 ∮ 40 端 M40 60~63 ≥ 80 ∮ 36 端 M36 57~60 ≥ 80 ∮ 36~∮ 32 G 36 ∮ 36 端 M36 557 ≥ 70 ∮ 32 端 M32 554 ≥ 70 ∮ 32~∮ 28 G 32 ∮ 32 端 M32 48~51 ≥ 60 ∮ 28 端 M28 45~38 ≥ 60 ∮ 28~∮ 25 G 28 ∮ 28 端 M28 444 ≥ 55 ∮ 25 端 M25 38~41 ≥ 55 ∮ 25~∮ 22 G 25 ∮ 25 端 M25 37~39 ≥ 50 ∮ 22 端 M22 35~37 ≥ 50 ∮ 22~∮ 20 G 22 ∮ 22 端 M22 32~34 ≥ 45 ∮ 20 端 M20 333 ≥ 45 ∮ 22~∮ 18 G 22 ∮ 22 端 M22 32~34 ≥ 45 ∮ 18 端 M18 29~31 ≥ 45 ∮ 20~∮ 18 G 20 ∮ 20 端 M20 29~31 ≥ 45 ∮ 18 端 M18 28~30 ≥ 45 s) 施工规范对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 t)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 22mm 的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u)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项次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 C30 1 HPB235级钢筋 35d 30 d 25 d 2 HRB335级钢筋 45 d 40 d 35 d 18 v) 受力钢筋采用焊接头时,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少设接头;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檩条等简支受 弯构件,当在受拉区内配置的受理钢筋少于 3 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 设置在同一个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d 的 35倍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理钢筋界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5)、 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使用现浇砼,混凝土浇筑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砼试配单及供货单位资质证件,以便监理人员对混凝土质量适时监控。 (对预拌商品砼生产厂,还要求提供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 复印件,必要时查对原件;商品混凝土开始浇注前,应提供使用的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符合要求后方允许浇注。 )混凝土每工作班不得少于一组试块,依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一次浇筑超过 1000 m179。 时,每浇注 200m179。 必须有一组试块,不足 200m179。 的,也制作一组试块。 控制内容: a) 检查混凝土施工措施; b) 检查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和换算后的施工配合比; c) 检查水泥、骨料等原材料的试验结果,核对现场使用是否与报验相符; d) 检查水电管线是否安装合格、完整; e) 砼地搅拌前是否按施工配合比进行试配; f) 砼搅拌投料顺序是否正确,搅 拌时间是否满足; g) 抽测混凝土塌落度,控制水灰比,抽查材料配料计量; h) 砼试块是否留置,数量是否正确,养护是否符合要求; i) 砼的振捣时间和手段是否正确,是否有欠振、漏振; j) 高度落差超过 2m,浇筑部位是否模板中设置了进料孔或串筒; 19 k) 施工缝留置是否正确,处理施工缝继续施工时,方法是否得当有效; l) 砼拆模后应及时检查,是否有蜂窝、麻面、漏振等情况,砼的断面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控制方法: a) 查对 施工措施; b) 现场检查(旁站); 控制效果: a) 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 b) 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质量控制具体 内容 : a) 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生产、输送、浇注顺序、施工缝的设置。 b) 虽本工程用于主体工程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但需 对混凝土生产设备及施工机具进行检查: i. 搅拌机的配备应能满足混凝土浇注量的需要、且应有备用搅拌机;搅拌机的加水系统应准确可靠。 ii. 原材料必须过磅,计量装置应校核准确。 iii. 按照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标准对原材料分批进行检查,并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水泥复试报告单。 iv. 外加剂要按不同品种及各自的要求贮存、防止混杂 v. 拌制混凝土用水,应检查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vi. 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 应送取现场水泥、砂、石试验,应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计算配合格的正式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才能准许作为混凝土《开盘鉴定》的依据。 c) 监理工程师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水电暖通专业以及混凝土浇注准备验收认可后,施工单位方可开机搅拌,浇注混凝土。 20 d) 对混凝土拌制的检查: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内容有:原材料计量及加水量控制应准确;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测量坍落度,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e) 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 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注,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的间 隔时间要计划好。 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 f)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的检查: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在混凝土浇注之前确定,应符合规范要求 g) 混凝土的养护检查: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h) 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和缺陷的修正。 i) 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作为检查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标准。 j) 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k) 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施工单位不得自行修正,要做好详细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然后根。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相关推荐
从箱底下底面出入,进入配电箱的电源线不得采用插销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1. 4~ 1. 6m。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没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 垂直距离宜为~ 1. 6m。 配电箱设置位置应符合规定要求,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空间和通道。 箱体应符合规定要求,有门有锁,有防雨防尘措施。 现场照明
由保卫人员负责。 ( 12)对现场重点部位(如配电室、仓库等)要配备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和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交接记录。 ( 13)建立健全消防保卫档案,搞好资料积累工作,对现场发生的事故和各种隐患都要认真整理、备查。 ( 14)主动与甲方基建部门、保卫部门取得 联系,共同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对现场处理不了的有关治安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报告。
gh enabling rapid product changeover and evolution that can39。 t be matched with conventional hard tooling. Boosting Competitiveness As mentioned, robotic applications originated in the automotive
10 分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水平斜杆,扣 10 分 架体高宽比超过规范要求时未采取与结构拉结或气体可靠的稳定措施,扣 10 分 10 4 杆件锁件 架体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超过设计或规范要求,扣 10 分 杆件接长不符合要求,每处扣 2 分 架体搭设不牢或杆件节点紧固不符合要求,每处扣 1 分 10 5 脚手板 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牢、不稳,扣 5 分 脚手板规格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每个基坑 06011051 模板 与 支架 每个基础 06011061 06011062 钢筋 每个基础 06011071 06011072 混凝土 每个基础 ~ 06011081 06011082 06011083 钻孔 灌注桩 钻孔桩 每根桩 06012020 06012020 桩基承台 模板及支架 每个承台 06013011 06013012 钢筋 每个承台 06013021
险工程机影响结构安全关键环节排查不全面,相应的专项设计内容不全面,扣 1~3分 专项设计内容深度不满足要求,扣 1~3 分 对装饰装修、钢结构、金属屋面系统等专项设计的复核审查未落实,扣 3~5 分 5 续表 3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1 设计质量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制度不完善,扣 5 分 内部各级复、审核卡不齐全,扣 3 分 内部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