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技术教案内容摘要:
步骤:打开画图软件 选择图形 “矩形” 拉伸到合适大小复制成六个 矩形 进行组合 如下图所示: 使用画图软件,按照教师所示的步骤 画出平面图。 锻炼学生的 动手能力,完成这节课的首要任务 — 制作完成纸盒的平面图雏形。 2 提问 1“现在我们打开书本,翻到第 7 页,书上也有一份草图,现在我要提问我们制作的纸盒有几个面。 ( 6) ” 纸盒平面图是通过什么样的折叠方法变成一个立体图案。 3 要学生制作一个在正面和背面有图案的正方体,让其判断应该在草图的哪个面上插入图 片。 4 分层教学: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同学等老师下节课讲解,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如果要制作一个装扑克牌的纸盒,应该怎么样调整纸盒各个面的大小。 用画图软件调整大小步骤:选中图片 — 拉伸正方形图片使其变成所需的长方体 思考问题,并且体会立体纸盒的形象在平面中展开后分别对应哪个面。 思考问题,并且在自己的草图上做实验。 尝试 在自己的平面图上变换大小来达到效果。 进一步锻炼 与体会 其立体图形思维与 平面图形思维的结合与训练。 让学生思考并且 制作出要求中的纸盒。 通过一个实例(扑克牌纸盒)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的区别并且学会使用画图软件改变图形大小。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纸盒的平面图的画法。 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你的平面图打印下来,用胶水粘住一个完加深对纸盒的印象。 并且尝试在生活中做出自己的纸盒。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并希望学生能在生活中继续体验从平面图到六面体的变化。 整的纸盒出来 20202020__学年第 __一 _学期 ___五 __年级 _劳动技术 _学科教学计划 制定日期: 2020 年 2 月 教材 五 年级劳动技术(上) 任教班级 任教教师 陆文斌 一、本学期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题围绕“木”来展开。 木制品的来源加工扩展到组装示意图。 以不同形状的木片制作的小物件:笔架、拱桥、折尺、相架、杯垫。 在这些物品的制作中体现木头的钻、链接、打磨、切割等技能。 而本学期除了要学习到这些技能之外,最重要的使得 学生养成思考、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的提高。 几乎每个单元前,都有一个课前调查的过程,这个环节中,加强了学生在文字、图片等信息的处理能力。 运用 Word 以及 PowerPoint 等软件帮助其梳理信息,整理成独立的小报告。 促进养成了较好的针对专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木质材料的分类。 木质品的来源,以及对树木的保护 难点:学会从网上搜索到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会用各种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训练项目 : 学会使用 Inter Explorer 浏览器 浏览网页、查找资料 熟练使用 Microsoft Office Word 制作表格和电子小报 熟练使用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 学会应用电子书软件 制作演示文稿 学会使用 Prize 制作个性的演讲稿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有基本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熟练的掌握了 Word PowerPoint 等软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是作业上会有照搬网页上的内容,或者直接复制粘贴内容的习惯,完全不经过自己思考就照搬其他人的东西,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 三、 提高质量措施 加入更多,更新颖的软件教会学生使用,使得课件制作、演讲稿制作、小报制作不那么死板。 同时,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心理的特点,设计一环接一环的教学任务,让教学层级化。 制作电子档案袋,记录每一节课的资料。 四、教研组专项研究 研修主题; 个人承担部分 五、学科课外活动 内容 /主题 范围(校、年级组) 年级 六、教学进度表(附页 /纸) 备注 : 教学计划共分六大类,第五类“学科课外活动”至少填一项,不 可删除行,多于三项可插入行。 第六类‘教学进度表“可另附页 /纸 ”。 除第六类另附页 /纸,其它各项不可空缺,可根据实际填写情况调整同栏中的内容行数、字体大小、行间距、栏宽、左右页边距等,但不可调整字体型号,尽量保持现有表格的页数分布。 此表格请各位教师打印后置于备课第一页。 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 20202020 学年 四年级第一学期劳动技术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时 单元 教学内容 第 1 周 第 1 课时 常规教育 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 2 周 第 1 课时 木材的来源 树 木材 的来源与应用 第 3 周 第 2 课时 树木信息卡的制作 第 4 周 第 3 课时 树木信息卡的美化 第 5 周 第 4 课时 其他软件制作信息卡 第 6 周 第 1 课时 成长相册的制作 寻找与制作相框 第 7 周 第 2 课时 制作成长相册 第 8 周 第 3 课时 记录相册故事 第 9 周 第 4 课时 完善成长相册 第 10 周 第 5 课时 分享成长相册 第 11 周 第 1 课时 拱桥 电子小报综合 拱桥的特点 第 12 周 第 2 课时 拱桥构造原理介绍 第 13 周 第 3 课时 拱桥之最 资料搜寻 第 14 周 第 4 课时 拱桥之最 文字 制作 第 15 周 第 5 课时 拱桥之最 图片插入 第 16 周 第 6 课时 拱桥之 最 背景整合 第 17 周 第 7 课时 拱桥之最 美化完善 第 18 周 第 8 课时 小报 分享与 评比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木材的来源 树 单元分析: 木质材料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当前除了使用原木材料之外,人们使用的木质材料,有不少都是经过技术处理的,如机制板等。 教材选择呈现了一些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常见的木质材料产品,能让学生感受到木材使用时相当广泛的。 然而,一方面木质材料不可或缺,一方面树木资源又十分紧缺。 因 此本单元的教学中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围绕着树木的主题,让学生制作树木的信息卡,从而复习 3 年级和 4 年级时所学的内容,画图软件、 Word、 PowerPoint 的操作,让学生在制作中能够融会贯通,并且还能够举一反三,知道这 3 种软件的区别。 同时本单元的课程也紧紧围绕着树木 环境保护的主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养成环保的理念。 第二单元 相册 单元分析: 相册被用来记录人们某一重要的时刻或者是记录个人的一段。小学生劳动技术教案
相关推荐
工作。 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 ,精心设计 教案 ,并结合各班的实际 ,灵活上好每一堂课。 尽可能做到堂内内容当堂完成。 课后仔细评价 幼儿的 作品。 给幼儿的 劳动成果给予赞赏和 鼓励 ,使幼儿对美术更有兴趣。 同时提高幼儿的美术水平。 另外 ,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教后感、教学反思。 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同时 ,我还积极和各班 老师 进行沟通 ,了解其教法 ,吸取经验 ,突破学法。
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 动的过程。 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参与,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压力。 重视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采用开放式、操作性题目,利于行为观察、专题研习、问题研讨、文件档案、在特设情境背景下的评价等。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评价过程要为学生创设应用语文知识的场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通过学习研究,让教师 高度重视语文课程在信息化时代的功能变化。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5 就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儿童对事物的分析还不成熟。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理论假设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构建和完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