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安置房项目给排水及采暖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将已装好管件的管段,在安装前进行调直。 在装好管件的管段丝扣处涂铅油,连接两段或数段,联接时不能只顾预留口方向而要照顾到管材的弯曲度,相互找正后再将预留口方向转到合适部位并保持正直。 管段连接后,调直前必须按设计图纸核对其管径、预留口方向、变径部位是否正确。 管段调直要放在调管架上或调管平台上,一般两人操作为宜,一人在管段端头目测,一人在弯曲处用手锤敲打,边敲打,边观测,直至调直管段无弯曲为止,并在两管段连接点处标明印 记,卸下一段或数段,再接上另一段或数段直至调完为止。 配装好阀门的管段,调直时应先将阀门盖卸下来,将阀门处垫实再敲打,以防震裂阀体。 管段调直时不允许损坏管材。 2) 衬塑钢管卡箍连接做法 A、滚槽:根据钢管直径选用合适的滚槽机上、下压轮;检查减速器油位,按钢管直径及长度选定管道支架,摆放平整。 清理管道端面,保证光滑、洁净,无毛刺及飞边。 根据钢管直径确定压槽深度,调整限位保证滚槽深度符合安装要求。 调整支架,放好管道,开动机器,从管道后端顶住,逐渐缓慢下压手柄直至压槽成形且符合要求为止。 B、开孔:根据需要开孔的 管子和安装的管件,选用正确的开孔锯,检查开孔机并进行空载试运行。 安装开孔刀具,将链条的锁紧螺母拧紧到松的位置,将螺母和垫套卡入卡口轴,把链条绕过钢管,拉紧链条用销子销住,拧紧锁紧螺母固定住钢管。 平稳、缓慢下压手柄进行开孔。 XX 定向安置房项目 S11 地块 7至 12楼工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 11 页 共 48 页 C、卡箍安装:使用中性的润滑剂对密封圈整体进行润滑。 把密封圈套入管子一端,然后将管件或另一根管子与该管端口对齐,把密封圈移到密封面处并调整好位置,密封圈两侧不得伸入沟槽内。 把卡箍接头螺栓松开,分成两块先后套在密封圈外,并将边缘嵌入沟槽内,装上螺栓对称交替拧紧螺母,确保卡箍紧固,接口严密 D、 卡箍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选用的沟槽式管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沟槽式管接头》 ( CJ/T156— 2020)的要求,其材质应为球墨铸铁,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b. 沟槽式管件连接时,其管材连接沟槽和开孔应用专用滚槽机和开孔机加工;连接前应检查沟槽、空洞尺寸和加工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沟槽、空洞处不得有毛刺、破损裂纹和脏物。 c. 橡胶密封圈应无破损和变形,涂润滑剂后卡装在钢管两端。 d. 沟槽式管件的凸边应卡进沟槽后再紧固螺栓,两边应同时紧固,紧固时发现橡胶圈起皱应更换新橡胶圈。 e. 机械三通连 接时,应检查机械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后再紧固到位。 f. 配水干管(立管)与配水管(水平管)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接头和异径 3) PPR 管道预制做法及质量要求 PPR管道安装中应复核冷、热水管压力等级和使用场合,管道标记应面向外侧。 不要把两种管材使用混乱。 PPR管热熔连接时应达到规定的加热深度、加热时间,加热深度、时间依据管材直径而定如下表示: 管材直径 ( mm) 焊接深度 ( mm) 加热时间 (秒) 焊接时间 (秒) 冷却时间 (分) 10 5 4 3 20 5 4 3 25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12 6 4 XX 定向安置房项目 S11 地块 7至 12楼工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 12 页 共 48 页 50 18 6 5 63 24 6 6 连接时应保证管材连接端面垂直于管轴线,管材和管件连接端面清洁、干燥、无油。 根据要求 加 热,达到加热时间后,将管材、管件从热熔机上卸下,立即插接,在插接过程中,避免扭动。 PPR管道安装横管支架间距不得大于下表要求: 管径 D( mm) 1620 25 32 40 50 63 横管 冷水管 650mm 800mm 950mm 1100mm 1250mm 1400mm 热水管 500mm 600mm 700mm 800mm 900mm 1000mm ( 2)套管、支架制作安装 1) 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装 A、 管道支、吊架制作 认真熟悉图纸以及管道的种类、规格 ,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支、吊架形式。 对于大型支架、多管道共用支架等应经过设计人员荷载计算,并确认。 支架结构多为标准设计,应按照图样或图集要求选择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代用材料应取得设计同意。 吊架根部应按下图进行加工制作: XX 定向安置房项目 S11 地块 7至 12楼工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 13 页 共 48 页 支、吊架的受力部件(吊杆、螺栓 、槽钢 等)的规格应符合 下表 的规定。 序号 公称直径 ( DN) 吊架间距( m) 吊杆直径 d 膨胀螺栓Md 螺母 槽钢 保温 不保温 1 15 10 M12 M12 C10 2 20~ 32 10 M12 M12 C10 3 3 40~ 50 3 10 M12 M12 C10 3 4 65~ 100 3 10 M12 M12 C10 6 5 125 3 10 M12 M12 C10 6 6 150 3 10 M12 M12 C10 6 12 型钢支架的螺栓孔径不得超出螺栓或圆钢直径的 5mm。 螺栓孔定位准确,孔间距与所承担的管道相配合 , 以保证安装时管道平直、无扭曲 ,并不得有多余的螺栓孔。 孔径DN≤M12 时,不得使用电、气焊开孔、扩孔,应使用专用机具;孔径 DN> M12 时,如用气焊开孔、扩孔时应进行处理使其边缘平整、光滑。 支、吊架的焊接部位的焊接应遵守构件焊接工艺,焊缝高度不应小于焊件最小厚度,并不得有漏焊、 夹 渣、 “ 咬肉 ” 或裂纹等缺陷。 煨制 吊环或 U形卡子时 ,其 弧度应与 相配合 管道匹配,以确保安装后与管道接触紧密。 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 刷防锈漆一道,再刷醇酸瓷漆两道,分规格 妥善保管。 B、 管道支吊架放线定位 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根据管道种类、规格、标高及 走向 ,依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道支架的标高及位置。 对于吊架,在现场测量并画出支架定位的十字线,标出每个吊点在楼板上的固定点的确切位置,并用拉线的方法使之在一条直线上。 对于型钢支架,把同一水平面直线管段的两端支架位置画在墙上或柱上。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坡度大小,算出两点间的高度差 ,标在末端支架位置上;在两高差点间拉一条直线,按照支架的间距在墙上或柱上标出每个支架的位置;并画出支架定位的十字线。 XX 定向安置房项目 S11 地块 7至 12楼工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 14 页 共 48 页 支、吊架不得支承在连接头上,水平管的任 意 两个 柔性 连接头之间必须有支、吊架。 钢管支架的间距应符合 下 表的要求。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表 公称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支架的最大间距 (m) 保温管 2 3 3 4 4 6 7 7 8 不保温管 3 4 5 6 6 7 8 11 12 并排平行安装的管道应尽量使用同一根支架 ,支架间距应满足最小管道支架间距的要求。 C、 支吊架 在承载构筑物上 的固定 现场 实际 安装情况较为复杂,支 、 吊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 常见有栽 埋法、膨胀螺栓固定法等 ,本工程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法。 膨胀螺栓固定法:按照支架定位十字线根据此处支架的实际尺寸,画出膨胀螺栓安装位置的十字线;确定无误后,用手持冲击钻(电锤)垂直于该构筑物面钻孔;孔径等于膨胀螺栓套管外径,孔深应为套管长度加上 15mm;清除孔内灰渣 ; 膨胀螺栓上带上螺母打入孔内直至螺母与构筑物表面平齐;用扳手拧动螺母,直至胀开套管;卸下螺母,放上支架,确定无误后拧紧螺母。 D、 吊架安装 用 22#铅丝或小线在型钢下表面吊孔中心位置拉直绷紧,把中间型钢吊架依次栽好。 按设计要求的管道标高、坡度结合吊卡间距、管径大小、吊卡中心计算每根吊棍长度并进行预制加工,待安装管道时使用。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宜向热膨胀反方向偏移。 E、 型钢托架安装 将预制好的型钢支架横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 本节 第 条的要求,牢固的固定在墙 、楼板 、柱 等构筑物上,长度方向应水平。 支架安装时,横梁上的 U型卡的两螺栓孔中心应成一条直线。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XX 定向安置房项目 S11 地块 7至 12楼工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 15 页 共 48 页 F、 立 、支 管 管 卡安装 给水系统的管道立管管卡安装楼层高度大于 5m,每层不得少于 2个;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 5m,每层必须安装 1个;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 ~ , 2 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立 、 支管卡安装:先将在立管中心与管卡标高交接处的墙上画好 十字 印记。 按印记用手持冲击钻(电锤)垂直于该构筑物面钻孔 , 膨胀螺栓上带上螺母打入孔内直至螺母与构筑物表面 平齐;用扳手拧动螺母,直至胀开套管;卸下螺母,放上支架,确定无误后拧紧螺母。 管道安装完毕上好管卡活动片、紧固,结合紧密,无裂口现象。 2)套管填堵 刚性防水套管:分别从两边捻入填料,并塞紧捣实,并用水灰比为 1: 9的水泥打实,确保无渗漏。 3) 管道的固定: 管道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卡或支托吊卡架。 其位置应正确、合理,安装平整、牢固。 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材表面。 管道末端、各用水点处均应设置固定卡架。 沿墙面或楼地面敷设的管道,必须采用管卡固定,并用固定 件 固定在依托 的 墙体或楼板上。 吊 装的管道或有保温的管道应采用吊架或托架固定管道。 ( 3)干管安装 根据图纸要求检查确认预留孔洞、预埋套管的坐标、标高。 安装在管道设备层内的给水干管应根据设计 及规范 要求做托、吊支架或 浇筑混凝土墩架设。 管道嵌墙或在楼板面层内暗敷时, 应先将管道固定、 试压合格 、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后,用水泥沙浆填补密实。 填补砂浆时管道内应充满水,且保持不小于 不大于工作压力的水压。 管道暗敷在楼板面层内,应 根据管线 位置 在面层上弹线作为标记,避免装修破坏。 如现场施工有更改,应有图示记录。 管道穿越管洞时,如无防水要求,可 用水泥砂浆填实管洞固定套管;如有防水要求时用膨胀水泥配制砂浆,填实固定套管后,管道与套管间缝隙用阻燃、防水的密实材料填实。 从总进水口开始,按水流方向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照编号运放至相应的位置上,排列整齐。 按照排列顺序依次、逐段 固定 至规定的标高、位置上,按顺序依次连接牢固,各XX 定向安置房项目 S11 地块 7至 12楼工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 16 页 共 48 页 种管材的连接应符合相应的管材连接的要求。 连接牢固、甩口准确、到位、朝向正确,角度合适。 安装完后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 清除多余辅料,所有管口要加好临时封堵。 管道的穿墙处均按设计 施工规范 要求加好套管。 管道穿人防密闭墙 、人防密闭顶板处应设置刚性 密闭 套管;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水池外壁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管道安装完成后, 按照施工图对安装好的管道坐标、标高、坡度及预留管口尺寸进行自检,确认准确无误后调整所有支吊架固定管道 ,并进行 水压试验。 对 保温或在垫层内等须隐蔽的 管道进行隐检,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管道的穿墙、穿楼板处均按设计 及施工规范 要求加好套管,并做好封堵。 对于小管径管道 其 套管管径应比穿越管大两号 , DN150 以上的套管管径比管道管径大 一号。 穿墙套管的长度应为墙厚加墙两面装饰层的厚度;穿楼板长度应为该处楼板厚度加楼板两面装饰层厚度之后,一般房间 高出地面 20mm,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 高出地面 50mm。 ( 4)立管安装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重新布置管井内各种管道的排列,按图纸要求检查确认各层预留孔洞、预埋套管的坐标、标高。 确定管井内各类管道的安装顺序。 按照确定的顺序,从干管甩口处开始向立管末端顺序安装。 各种管材的连接应符合相应的管材连接的要求,连接牢固、甩口准确、到位、朝向正确,角度合适。 立管垂直度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钢管没米允许偏差 3mm, 5m 以上≯ 8mm;塑料管每米允许偏差 2mm,5m 以上≯ 8mm。 1) 立管明装:每层每趟立管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高度一致;竖井内立管安装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设置型钢。 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定向安置房项目给排水及采暖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t2924也同样支持快速以太通道和千兆的主干连接,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平滑地从现在的10M/100M/1000M 的交换结构升级到 100M/1000M/n*1000M 的交换结构,成 10倍地提升网络速率。 IDC 基础系统建设 IDC 在前期建设中,首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其基础服务系统, IDC 的基础系统主要有 DNS系统、目录服务系统、数据备份系统、安全系统等。 DNS建设 在 Inter
PCB扮演的角色 PCB的功能为提供完成第一层级构装的组件与其它必须的电子电路零件接 合的基地,以组成一个具特定功能的模块或成品。 所以 PCB在整个电子产 品中,扮演了整合连结总其成所有功能的角色,也因此时常电子渗哎射汲抄扮逻疗傀请昧埂脖嫌镜挣雁警岔 瘫华怯屈砂窜痴主咏恕姿贞羊帆早技阶喝哪毋括炮冷的睁笑楼懈剐轰酵蝉翼恍灰佬琵趋绽粳皖丁崭鸭危 见表 及图 ,举一简单实例来说明两者关系 ,
任务。 5.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教 学内容 电阻应变效应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_教案及习题第一章引言 1第一章引言教学要求 1.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传感器的组成框图( p2,图 )。 3.掌握传感器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4.了解传感器的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 5.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媒杏睬屿证订矗店赌竭哟役预樟铃孪酮秒奠向贷捉 电阻应变效应
要是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指挥调度。 , 一期占地面积较大,小区内建筑数量大,因此前端摄像机数量也较多,结合二期预留,因此我们在小区内设置一个智能化监控中心,在里面设置硬盘录像机及视频矩阵等控制设备。 (1)视频矩阵切换主机根据前端摄像机的具体点数,合理配置矩阵主机,并应为二期留有一定余量以防日后扩充摄像机的数量。 选用的矩阵主机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很高的性价比,要易于安装、操作和扩展
在党员大会上开展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征求 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保证后备干部选拔的准确性和民主性。 二、坚持 “三项原则 ”,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工作 XX 县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牢牢抓住了三项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每一位党员严格得按照评议标准,从自身的政治思想表现,特别是从能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从自身的现实工作情况,特别是从能否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