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疾病防治手册总结内容摘要:

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 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45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 NY 5046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47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048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净道 nonpollution road 牛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奶车出入的专用道路。 污道 pollution road 粪便等废弃物、淘汰牛出场的道路。 牛场废弃物 cattle farm waste 主要包括牛粪、尿、死牛、褥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疫苗瓶和污水。 引种 引进种牛,应按照 GB 16567进行检疫。 引进的种牛,隔离观察至少 30~ 45天,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不应从疫区引进种牛。 牛场环境与工艺 奶牛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 染病的地方。 牛舍应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 牛舍内的温度、湿度、 气流(风速)和光照应满足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 以降低牛群发生疾病的机会。 牛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 NY/ T 388的 规定。 牛舍地面和墙壁应选用适宜材料,以便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牛场内应分设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应处下风向。 牛场净道和污道应分开,污道在下风向,雨水和污水应分开。 牛场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 牛场排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饲养条件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NY 5048的规定。 奶牛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至少应达到《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要 求,可参考使用地方奶牛饲养规范(规程)。 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各种化学、生物制剂及保护剂(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 应清除饲料中的金属异物和泥沙。 兽药使用 对于治疗患疾病奶牛及必须使用药物处理时,应按照 NY 5046执行。 泌乳牛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必须用药时,在药物残留期间的牛乳不应作为商品牛乳出售,牛乳在上市前应按规定停药,应准确计算停药时间和弃乳期。 不应使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激素类 药物(如促卵泡发育、排卵和催产等药剂)及抗生素。 防疫 牛群的免疫应符合 NY 5047的规定。 饮水 场区应有足够的生产和饮用水,饮水质量应达到 NY 5027的规定。 经常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若有水塔或其他贮水设施,则应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并予以定期清洗和消毒。 卫生消毒 消毒剂 消毒剂应选择对人、奶牛和环境比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和在牛体内不应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可选用的消毒剂有:石碳酸(酚)、煤酚、双酚类、次氯 酸盐、有机碘混合物(碘附)、过氧乙酸、生石灰、氢氧化钠(火碱)、高锰酸钾、硫酸铜、新洁尔灭、松油、酒精和来苏儿等。 消毒方法 喷雾消毒 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煤酚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牛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牛环境消毒、牛场道路和周围和进入场区的车辆。 浸液消毒 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紫外线消毒 对人员人口处常设紫外线灯照射,以起到杀菌效果。 喷撒消毒 在牛舍周围、人口、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杀死细菌或病毒。 热水消毒 用 35℃~ 46℃温水及 70℃~ 75℃的热碱水清洗挤奶机器管道,以除去管道内的残留矿物质。 消毒制度 环境消毒 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 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 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 1次。 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 2%火碱或煤酚溶液。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和紫外线消毒,工作服不应穿出场外。 外来参观者进入场区参观应彻底消毒,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牛舍消毒 牛舍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应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用具消毒 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 %新洁尔灭或 %~ %过氧乙酸消毒; 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带牛环境消毒 定期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可用于带牛环境消毒的消 毒药有:%新洁尔灭, %过氧乙酸, %次氯酸钠,以减少传染病和蹄病等发生。 带牛环境消毒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中。 牛体消毒 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低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管理 总的管理 奶牛场不应饲养任何其他家畜家禽,并应防止周围其他畜禽进入场区。 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保证牛奶卫生。 坚持刷拭牛体,防止污染乳汁。 成乳牛坚 持定期护蹄、修蹄和浴蹄。 人员管理 牛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调出。 饲喂管理 按饲养规范饲喂,不堆槽,不空槽,不喂发霉变质和冰冻的饲料。 应捡出饲料中的异物,保持饲槽清洁卫生。 保证足够的新鲜、清洁饮水,运动场设食盐、矿物质(如矿物质舔砖等)补饲槽和饮水槽,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挤奶管理 贮奶罐、挤奶机使用前后都应清洗干净,按操作规程要求放置。 乳房炎病牛不应上机挤奶, 上机时临时发现的乳房炎病牛不应套 杯挤奶, 应转入病牛群手工挤净后冶疗。 牛奶出场前先自检,不合格者不应出场。 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灭蚊蝇、灭鼠 搞好牛舍内外环境卫生、消灭杂草和水坑等坟蝇孳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或在牛场外围设诱杀点,消灭蚊蝇。 定期投放灭鼠药,控制啮齿类动物。 投放灭鼠药应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做无害化处理。 病死牛及产品处理 对于非传染病及机械创伤引起的病牛只,应及时进行治疗,死牛应及时定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应符合 GB 16548的规定。 使用药物的病牛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牛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病牛所产乳及死牛应作无害处理,应符合 GB 16548的规定。 牛奶盛装、贮藏和运输 应符合 NY 5045的规定。 1废弃物处理 场区内应于生产区的下风处设贮粪场,粪便及其他污物应有序管理。 每天应及时除去牛舍内及运动场褥草、污物和粪便,并将粪便及污物运送到贮粪场。 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1资料记 录 繁殖记录:包括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记录。 兽医记录:包括疾病档案和防疫记录。 育种记录:包括牛只标记和谱系及有关报表记录。 生产记录:包括产奶量、乳脂率、生长发育和饲料消耗等记录。 病死牛应做好淘汰记录,出售牛只应将抄写复本随牛带走,保存好原始记录。 牛只个体记录应长期保存,以利于育种工作的进行。 奶牛软骨症的防治 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表现消化机能紊乱、异食癖,如病牛舐食泥土、墙壁、铁器、石块等,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 接着表现跛行及运动不灵活,拱背站立,经常卧地不起。 严重时可发生瘫痪。 预防措施 1.注意饲料搭配,日粮中添加优质高效的骨粉、维生素 A粉、维生素 D粉或鱼肝油。 2.对高产奶牛和妊娠母牛,哺乳期间应注意补充钙质饲料,在日粮中每天喂胡萝卜 8— 10公斤。 高产奶牛易发生软骨症,应严格控制精饲料喂量,并严禁用加料的方法追求产奶量,可提早停奶,要常修蹄,防止蹄变形。 同时对高产奶牛和老龄牛,定期补喂钙质饲料或静脉注射钙制剂和亚硒酸钠、维生素 E剂,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3.让奶牛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注意防止胃肠炎,以 利于钙磷的吸收,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治疗方法 1.注意运动,加强护理,着重补钙,调整日粮平衡,钙磷比例为∶ 1,多晒太阳。 2.药物治疗。 碳酸钙、乳酸钙或牡蛎粉、骨粉、小苏打各100克混均匀,每次加饲料中 30— 50克,每日 1次,连喂数日。 另加维生素 A粉,连服数日。 对于跛行奶牛,可给予骨粉,在跛行消失后,仍应坚持 1— 2周的治疗。 3.对严重病例,除喂给骨粉外,可同时配合 10%氯化钙 200— 300毫升,或20%葡萄糖酸钙 500毫升,一次静注,每日 1次,连用 3— 5天。 同时配合肌肉注射维生素 D3, 400单位 ,每周 1次,连用 2— 3次,有很好的效果。 4.对犊牛可用维生素 AD注射液 50— 100单位,每天 1次。 5.为了防止诱发低钙血症的发生,可每天静注 20%葡萄糖酸钙 600毫升,连用 7天。 奶牛肌肉风湿症诊治 临床症状 牛常突然受风湿发病,刚开始走路瘸,疼痛厉害,迈小步、跛行的症状常随运动逐步减轻,走上几步或几十步,疼痛减轻,瘸的也轻了,甚至完全消失。 但休息后再走,又瘸又痛,具有反复性的突出特点。 病牛大多数拱腰,两后肢强硬,不能走,起卧困难。 后腰、四肢强硬,伸屈困难,局部肌肉有肿胀现象,触诊发硬,有疼痛,一般四条腿 有轮换性疼痛。 严重的病牛大拱腰,四肢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 由于风湿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颈、腰和四肢风湿。 治疗方法 ⒈ 加强病牛护理 每天要坚持适当运动,把牛牵到向阳温暖、干燥、卫生的地方行走,多晒太阳,增强牛的体质。 秋冬季天冷,牛舍要温暖,干燥,不潮湿,牛卧处要铺垫干草,清除粪尿,垫干土,防止阴冷潮湿和贼风侵害。 牛要充分休息,喂给易消化的草料,喂暖料,饮热水,忌喂冻料,忌饮冷水,以加快康复。 ⒉ 水杨酸疗法 1%水杨酸钠溶液 200ml, 5%小苏打溶液 300ml,混合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也可用碘化钙、 溴化钙等制剂,交替使用,各用一个疗程。 ⒊ 自家血疗法 自家血 100ml,加 10%水杨酸钠溶液 10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 ⒋ 激素疗法 用氢化可的松 20ml,加 10%水杨酸钠 100ml,混合后一次注射。 或 %醋酸可的松 5~ 10ml,穴位注射,隔日一次,连用 3~ 5次。 ⒌ 撒乌安疗法 撒乌安溶液 200ml,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 5~ 7日。 ⒍ 温热疗法 即把醋 5kg、麦麸 6kg,混合炒至 50度左右,装入麻袋内敷于腰等风湿部。 或把酒糟炒热装入麻袋内敷于腰等风湿部位,每日一次。 腿下部风湿,可用水桶装 50度热水 加适量水杨酸和小苏打,把牛腿放于热水桶中热敷,都有一定效果。 ⒎ 火针疗法 火针腰上百会穴和肾棚、肾俞、肾角 3穴, (两边各有一穴 )。 针后用陈醋拌麸皮 3~ 5斤,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中,热敷于针过的穴位上,外用麻袋等物包扎,以保温,第二天取下来再加醋炒热敷上,可连敷 3~ 5天。 四肢有肿胀现象用烙铁火熨。 ⒏ 中药疗法 当归、秦艽各 50g,没药、独活、防己各 25g,乳香、牛膝、防风各 30g,续断、杜仲、巴戟天、桑寄生各 40g,红花 20g,甘草 15g,共研为末,用开水冲,凉服。 适应于牛后肢风湿。 也可用藿香 40g,乳香、没 药、枳壳、前胡各 25g,血灵脂 25g,广木香、元胡各 15g,丁香 10g,共研为末,加适量酒,用开水冲,凉服。 适用于治疗前肢风湿病。 ⒐ 烧烙疗法 用草纸 2张,重叠后浸泡在酒里,放在牛脊背上 (或腰胯部 ),再把浸泡醋的 2张草纸,重叠在放草纸的位置,在前至灵台穴,后至百会穴,左右旁开约 3~ 5寸左右,到背最长肌下沟,共7寸左右宽。 用烧红的烙铁,一直把纸烙干为止。 适用于治疗牛腰或腰胯肌肉风湿症。 ⒑ 酒灸疗法 方法是用黄泥土和面糊,在牛臀背上的百会穴处,用黄泥捏成一个环状型小圆圈,直径约 6~7cm,固定在牛皮上,以免酒流 掉,环中倒入烧酒,然后用火柴点燃,待酒烧尽,火即自熄。 灸术后,要注意护理,牛舍要保温、干燥、不潮湿,牛床铺垫草,防止冷风侵袭。 ⒒ 复方当归注射液疗法 当归、川芎、红花各 500g,混合切碎,加适量水浸泡后,用蒸馏法蒸馏,取 500ml备用,剩余药液过滤,再加适量水煎 1次,煮沸 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为糖浆状,搅拌后加 3倍量 95%乙醇,放冷处 24h后过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蒸馏液 500ml及注射用水 1500ml,搅拌均匀,放冷处 24h,精滤后,灌封灭菌。 每 ml相当于生药 1g,每支 5ml。 能通经 活血,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