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箱体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研究正文内容摘要:
式定位方法 方案 Ⅰ : 以平面 A 和 A 面上两孔作为定位基准 ,定位面在下 ,夹紧力从上往下将工件夹紧。 优点是敞开性好 ,夹具设计简单 ,维修方便 ,操作容易。 工艺分析 :对前述的难点 4 作误差分析 : (1)由于定位基准 ( A 面 )与设计基准 ( N 面 )不重合 ,存在着基准不重合误差 S1 ,因为 A 面与 N 面分两次铣削加工 ,根据加工经验 ,两面间的垂直度可达 ,所以 S1 =0. 03mm (2)定位销与定位孔一般都采用间隙配合 ,由于间隙的存在 ,工件存在着 转角定位误差 : tgαmax = ( SD1 + Sd1 +Δ1 + SD2 + Sd2 +Δ2)/ 2L 8 图 3 转角误差示意图 SD1 、 SD2 ———两定位孔公差 SD1 = SD2 =0. 018mm Sd1 、 Sd2 ———两定位销公差 Sd1 = Sd2 =0. 011mm Δ1,Δ2 ———最小间隙 Δ1 =Δ2 = L ———两定位销之间的中心距 , L =219mm 所以 tgαmax =0. 0002 S2 = L1tgαmax = = L1 为 N 面有效长度 Δmax = S1 + S2 = 0. 067mm,远远大于公差 的 1/ 3 (3)由于 A 面不需加工 ,若以此定位 ,需增加三道加工工序 (粗精铣 A 面如钻扩铰 A 面两定位孔 )因此 ,此方案不可取。 方案 Ⅱ : 以 F 面及面上的两螺纹底孔定位。 工艺流程为 :粗铣 K, F 面 ———精铣 K, F 面 ———钻 F 面螺纹底孔 ,扩铰两定位孔 ———铣 N , H 面 ,粗镗 6 大孔 ———半精镗 6 大孔 ———钻三组拨叉孔 ———扩三组拨叉孔 ———铰拨叉孔 , ———精镗 6 大孔 ———钻攻各面螺纹孔。 由于三对大孔与 3 组拨叉孔分两次加工 ,前述的定位转角误差可能导致大孔与拨叉孔轴线间的平行度误差 ,其最大值为: (L2 + L3) L/ L′tgα= (224 + 171) 219/ 235. 6 0. 0002 = 式中的 L′为 F 面上两定位孔间的距离。 (图中未标注 ) 已经超过平行度误差 的 1/ 3. 同样道理 ,其定位误差已经超过垂直度公差 1/ 3,另外增加三道工序,同样 9 不可取。 第二种:侧面定位方式 改变传统 的直立定位方式 ,而是以侧面定位。 夹紧力呈水平方向作用于工件上 ,这种定位方式是夹具设计比较复杂 ,但对技术难点 3,4 能解决。 具体方案如下 : 方案 Ⅲ : 选用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由于基准重合 ,不会引起定位误差 ,则能满足垂直度允差要求。 以 N 面及 N 面上的螺纹底孔定位。 工艺流程为 :粗铣 N , H 面 ———精铣 N , H 面 ———钻 N 面上的螺纹底孔 ,扩铰两定位孔 ——铣 K, F 面 ———粗镗 6 大孔 ,钻 6 拔叉孔 ———半精镗 (扩 ) 12 孔 ———精绞 12 孔 ———钻 ,攻各面螺 纹孔。 工艺分析 : ( 1) 对垂直度和平行度有利 ,较好解决技术上的难点。 ( 2) N 面上的 M10 螺纹底孔只有 ,采有侧面定位 ,定位销要承受工件重量 ,定位销直径太小 ,强度和刚度差 ,易变形 ,严重影响定位的可靠性 ,加之 N面较小 ,两定位孔间距为 L = 169. 4。 转角误差较大 ,对孔加工尺寸精度影响较大。 ( 3) 由于六孔同时粗镗 ,轴向切削力很大 ,且与夹紧力方向相反 ,这样势必采用较大夹紧力。 因而导致夹紧力过大 ,引起工件变形 ,影响加工精度。 方案 Ⅳ : 以 H 面及面上的两螺纹底孔定位 ,其工艺过程 为 : 粗铣 N , H 面 ———精铣 N , H 面 ———铣 K, F 面 ———粗镗 6 大孔 ,钻 6 拔叉孔。 ———半精镗扩 12 孔 ———精绞 12 孔 ———钻攻各面螺纹孔。 工艺分析 : ( 1) H 面 M12 螺纹底孔可加工到 ,定位销的强度刚度较大提高 ,且 H 面积大 ,两孔距达 L =231mm。 转角误差小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 2) H 面上仅两大孔同时镗削 ,夹紧力较方案 Ⅲ 大为减少 ,从而减少变形 ,保证了加工精度。 ( 3) 对于前述难点 4,该方案虽存在着基准不重合误差。 即 N , H 面的平行度误差影响 Ⅰ Ⅰ 轴线 N 面的垂直度误差 ,但因 N , H 是采用双面铣加工工艺。 对机床调整好 ,可使两平面平行度控制在 以内。 又转角误差方案 Ⅲ 对垂直度误差无影响 ,因此其定位误差为 : 10 Δmax ≤ 小于垂直度公差的 1/ 3。 ( 4) 以 H 面定位 ,将 K 面置于下方 ,可以较方便地从 K 面的窗口处设置中间导向装置。 实现 12 孔同时加工 ,减少三道加工工序 ,较好地保证了各组孔的同轴度和平行度。 经分析、比较和研究计算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选择侧面定位方式 ,对于技术难点 ( 3) 、 ( 4) 的解决方便易行, 此方案切实可行。 结果分析 表 1 结果分析表 序号 定位基准 与设计基面的关系 加工精度 加工工序数 方案 Ⅰ A 面 不重合 不能保证 17 方案 Ⅱ F 面 不重合 不能保证 14 方案 Ⅲ N 面 重合 难以保证 11 方案 Ⅳ H 面 不重合 可以保证 11 由上表可以看出 :选择四个平面作为定位基准 ,有四个不同的加工方案。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虽然不会引起定位误差和它所导致的形位误差 ,但是对该零件因夹紧力和定位孔小的原因 ,影响 其加工精度。 这就说明 :基准重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小结论 合理选择定位基准 ,不仅能保证加工质量 ,同时效率高 ,工序比较少 ,工时短 , 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 ———高质 、 高效 、 低耗 [ 2]。 因此 ,选择合理的定位基准对机械加工工艺方案非常关键。 装夹方法和夹具的选择 箱体类零件多个不同位置的平面和孔系要加工时,往往要两三次装夹。 这时,常常先以三面定位法完成部分相关表面的加工,然后以加工过的一个平面和两个销孔定位,完成其余表面和孔系的加工。 在有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加工中心上, 工件一次装夹 可 进行四个面加工或 任意分度加工 [ 3]。 利用通用元件拼装的组合夹具来加工箱体类零件有很大的优越性,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11 图 4 变速器箱体 零件结构如图 4 所示。 两侧面刨完后以 C 面。复杂箱体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研究正文
相关推荐
好 ,在做好中间隐蔽验收 (焊接质量、 防锈处理 ) 工作后 ,将顶面盖板与曲面部分线板连接好 ,在盖板上部用螺栓与角钢预留螺杆眼进行连接 ,如图 3。 图 3 大型线脚安装及预埋铁件示意 1 — 构件连接用膨胀螺栓与墙连接。 2 — 曲面部分 GRC 空腹构件。 3 — 40 80 槽钢。 4 — 预埋件。 5 — GRC 构件预留钢筋与钢架焊接。 6 — 50 50 角钢。 7 — GRC
预留孔洞四周 100 mm 范围内仅抹底层聚 合物砂浆并压入网格布,暂不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待大面积施工完毕后修补。 ( 6) 在墙身阴、阳角处两侧网格布双向绕角相互搭接,各侧搭接宽度不小于 200。 ( 7) 网格布不得压入过深, 以似漏非漏为宜, 表面必须暴露在底层砂浆之外。 抹面层抹面砂浆 在底层抹面砂浆凝结前再抹一道抹面砂浆罩面,厚度 mm,仅以覆盖网格布、微见网格布轮廓为宜。
苯板四周抹一圈粘结砂浆,其宽度为 50mm,厚度为 10mm,板中间均匀布置 9个点,每点直径为 130~150mm,厚 10mm,中心距 180~200mm。 粘结砂浆粘贴面积与挤塑式聚苯板的面积不得小于 40%。 挤塑式聚苯板抹完粘贴砂浆后,应立即将挤塑式聚苯板平贴在基层墙体上滑动就位。 轻柔均匀地按压板面使之粘结牢固,随时用 2m靠尺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即
15分钟、20分钟和25分钟取样测定;第二批、第三批依据第一批确定的最佳混合时间进行混合。 按照下列取样点图进行取样,共取4个点。 1 2 3 4 图2总混验证取样点分布图水分和含量。 (1)%;含磺胺甲恶唑7580%,甲氧苄啶1316%(2)水分偏差≤%;含量:RSD≤%。 检验方法复方黄胺甲噁唑片半成品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结果总混验证检测数据见表31和32。
图例 100000 级区 10000 级区 安瓿 反渗透 离子交换 纯化水 蒸馏 注射用水 过滤 理瓶 粗洗 精洗 干燥灭菌 冷却 配制 粗滤 精滤 灌装 封口 灭菌、检漏 灯检 印字贴签 纸盒 包装 纸箱 入库 稀配 过滤 饮用水 原料 成品检验 中间品检验 福建威尔动科药业有限公司 Fujian Wel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文件编码: 页 码
第九条 外事人员守则 (一)维护国家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不说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话。 (二)严格遵守外事工作总原则,按规定、政策办事。 (三)严守国家机 密,对自己的工作要保密,以防与外教或其他单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四)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外的事务要严格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五)对外教的管理,要从教学、生活、人事、娱乐等方面着手,做到宽严得当,充分沟通,热情服务,谦虚谨慎,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