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形时考虑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作用,称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2答 如果基础的中部沉降大,墙体发生正向弯曲,裂缝与主拉应力垂直,裂缝呈正八字形开展;反之,两端沉降大,墙体反向弯曲,则裂缝呈倒八字形.裂缝首先在墙体刚度削弱的窗角发生,而窗洞就是裂缝的组成部分. 2答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通常有: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以减轻地基总沉 降量.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在建筑、结构和施工中采取措施.具体说来,建筑措施主要有:建筑物的体形力求简单、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沉降缝、与相邻建筑物基础保持合适的净距、调整某些设计标高以防止过大的建筑物沉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结构措施主要有.设置圈梁.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加强基础刚度。 施工措施主要有:先建重(高)建筑、后建轻(低 〕 建筑的程序.建筑物施工前使地基预先沉降,注意沉桩、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基坑开挖坑底土的保护。 四、计算 1.解: 1 6 0 0 2 4 2 2 0 1 9 2 0 k NFG 1 0 0 2 5 0 2 0 0 k N mM a1920 240 kP a 250 kP a42FGpfA am a x 2m in2 7 7 .5 1 .2 3 0 0 k P a1 9 2 0 6 2 0 0 2 4 0 3 7 .5 k P a2 0 2 .5 04 2 2 4 fF G Mp AW 200 0 .1 0 4 m 0 .6 6 6 m1 9 2 0 6Mbe FG 解: 2 1 0 1 . 5 1 . 6 1 2 0 2 5 8 k NFG 30kNmM a258 a 180 kP m a x 2m in 2 3 1 .6 1 .2 2 1 6 k Pa6 3 01 6 1 .2 5 1 6 1 .2 5 7 0 .3 1 k Pa9 0 .9 01 1 .6 afF G Mp AW 30 6 m m258 6Mbe FG 解:( 1)先确定计算参数 因箱基宽度 b=,故按 6m 考虑;箱基埋深 d=4m。 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20)表 ,确定修正系数 ηb, ηd的指标为孔隙比 e 和液性指数 IL,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分别求得: )()1( 0 wsde pLpLI 由于 IL=, e=,从规范表 查得 ηb=, ηd= 因基 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 γ取有效容重为: γ ’==而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33131ii/ )(hmkNh im (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mdbakakPdbff)()36()()3(39。 五、计算选择案例题 1B.; 2C.; 3D.; 4D.; 5B.; 6D.; 7C.; 8B.; 9C.; 10C.; 11B.; 12B 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 一、单选 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 半塑性地基模型 C 线弹性地基模型 用文克勒解弹性地基受集中力的无限长 梁时,可求得梁的右半部( x0)挠度 w,弯矩 M 和地基反力 P 的表达式,对于梁的左半部( x< 0 )的 W,M,P,可利用关于原点的下述何种关系求得。 A 不对称关系 B 反对称关系 C 对称关系 计算地基范围以外地基的沉降,下述何种模型是不合适的。 A 文克勒地基模型 B 弹性半空间模型 C 分层地基模型 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A 地基的沉降 B 地基的承载力 C 基础结构的内力 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的基本概念是假定地基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 p 只与该点的地基变形 s 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基床系数,试问基床系数的量纲是什么。 A kN / m B kN / m2 C kN / m3 Winkler 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与倒梁法不同,采用 Winkler 地基梁计算柱下条基的变形及内力时,可使 得到满足。 A. 上部结构和基础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B. 地基和基础间的平衡条件 C. 地基、基础的平衡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且基础本身刚度较小的条形基础,其基础梁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应选择。 A 静定分析法; B 倒梁法; C 弹性地基梁法; D 有限元法。 浅基础的抗冲切验算,其基底压力应该取。 A 附加压力 B 自重压力 C 净压力 D 平均压力 对于压缩层厚度小于基础宽度的一半的情况,在进行地基基础相互作用时,下列模型中优先选用的是。 A 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B 文克尔地基模型; C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D 弹塑性地基模型。 1高层建筑的筏形基础,当基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永 久荷载重心不能重合时,偏心矩宜满足。 A e≤ ≤ C e≤ ≤ W/A 1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 4m 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 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 1 建筑基础中必须满 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 A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砖石及混凝土基础 C 柱下条形基础 D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 在文克勒弹性地基分析中,划分有限长梁是依据下列哪种指标确定的。 A 柔度指标 B 特征长度 C 柔度指数 1 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A 地基的沉降 B 地基的承载力 C 基础结构的内力 1墙厚 240mm,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为 900mm,若台阶宽高比为 1:,则刚 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 A 250 B. D. 264 1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A 柱下条形基础 B 十字交叉基础 C 箱形基础 D 筏板基础 1在某粘土地基上快速施工,采用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值时,抗剪强度指标 ck 和 k应采用下列哪种试验方法的试验指标。 A 固结排水 B 不固结不排水 C 固结不排水 D 固结快剪 1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 A.弹性模量 B.压缩模量 C. 变形模量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2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基础,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底 面积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2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 A.增大 2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不作沉降验算的基础是。 A. 部分甲级及所有乙、丙级建筑物 B. 部分乙级及所有丙级建筑物 C. 部分丙级建筑物 D. 所有丙级建筑物 2浅埋基础设计时, 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2下列基础形式中,不可能采用刚性基础形式的是。 A. 柱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墙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对短梁( Winkler 地基),其基底反力为。 A. 0 B. 均匀分布 C. 线性分布 D. 非线性分布 2弹性半无限空间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与 Winkler 地基梁相比,倒梁法无法满足。 A. 上部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基础的平衡条件 C. 上部结构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 形协调条件 3对框架结构中的箱形基础内力计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箱基的整体弯曲可不予考虑,仅按局部弯曲计算; B. 箱基的局部弯曲可不予考虑,仅按整体弯曲计算; C. 箱基的内力计算应同时考虑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作用; D. 以上方法均可。 3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二、多 选 无筋扩展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 ; ;。 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扩展基础,应验算哪些截面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A. 柱子中心线处; ; ;。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就是考虑了等代实体基础法在计算上的简捷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群桩桩上共同作用特征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 下列哪几条是这个方法的假定。 理论; ; ; ; ; ; ;。 在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指出错误的观点: A.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 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 B. 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 C.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 D. 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 试从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方法推断的论述中,指出错误的表述: A. 附加压力的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 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 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 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 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三、简答 地基反力分布假设有哪些。 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简述基础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试比较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条形基础在截面高度确定方法上的区别。 试述倒梁法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过程和适用条件。 如何区分无限长梁和有限。基础工程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
模板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地面平整坚实,叠放高度不超过 米。 基础模板:首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及边坡有裂缝的土壁必须通知工地负责人或安全员,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开始作业。 基坑上口边缘1 米以内不准 堆放 构件和材料。 运送模板设专人指挥,严禁向基槽内投掷。 地基上支立柱应垫通常板。 分层分阶段的柱基支模,要待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后,再支上一层的模板。 单梁与整体砼楼盖支摸
草的工作报告做到了高效、优质、针对性强;对公文的处理做到了准确规范,传递迅速。 三、加强组织纪律性,做到步调一致 如何将 行政部 高效的 运转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严格的纪律,这就要求 行政部 每一个同志都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同志 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经常迟到早退。 针对存在的问题,主任首先从自己做起,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相对位移等于零。 ? 答: 1)建筑措施 ①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 ②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 ③设置沉降缝 ④相邻建筑物基础间应有一定的净距 ⑤调整某些设计标高 2)结构措施 ①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②设置圈梁 ③设置基础梁(地梁) ④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 ⑤采用对沉降不敏感结构 3)施工措施 ①遵照先重(高)后轻(低)的施工顺序 ②注意堆载、沉桩和降水等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分项、分部工程名称: 基 础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制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证明书 单位工程名 称 : 浦江镇 1273 号地块 59#楼 建筑面 积: 结构类型、层 数: 框架结构 2 层 /地下 1 层 施工单位名 称: 上海家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分部工程名称: 基 础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制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证明书 单位工程名 称: 浦江镇 1273 号地块
施工作业安全。 一、材料要求 ( 1)现场回填土必须采用素土或灰土,级配良好砂石分层夯实,进行回填,禁止采用旧基础的烂泥进行回填。 ( 2)粘性土应检验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要求方可使用。 ( 3)回填土必须分层仔细夯实,压实系数不应少于 ,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应超过 300mm。 二、主要机具 ( 1)装运土方机械有:反铲式挖掘机。 ( 2)一般工具有:蛙式打夯机、手推车、
形分析确定。 各测点的重复检测次数不应少于 3 次,且检测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当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 当信号一致性差时,应分析原因,排除人 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重新检测。 对存在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复检测,相互验证。 五、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施工情况、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