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20年 9 月 10日 ) 编制方案并论证 ( 2020 年 9 月 11 日 —— 2020 年 9月 18 日 ) 组织实施 ( 2020年 9 月 19日 —— 2020年 9 月 23日 ) 成果验收 ( 2020年 9 月 24日 —— 2020年 9 月 28日 ) 成果报备 ( 2020年 9 月 29日 —— 2020年 9 月 30日 ) 6 技术 方法 与技术流程 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基础,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结合实地勘察,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成果进行核实、认定;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编号、记录;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所对应的地类图斑现状信息;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获取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建立数据库;落实保护责任 ,设立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保护成果。 具体的技术路线与流程见 下 图。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9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流程图耕地 保护责任调查 耕地 外业调查 成果输出 表册输出 图件输出 检查验收 准备工作 标志牌和界桩调查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 数据库建设 文字输出 耕地 质量调查 保护责 任卡发放 资料收集与处理 标志牌和界桩建设 外业调查底图制作 外业检查 合格 不 合格 数据库检查 合格 不 合格 保护责任书签 订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0 7 技术步骤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成立基本农田调整划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 区 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领导担任。 工作专班由国土资源和农业等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 收集资料 收集经批准的新一轮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年)成果、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成果、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标准农田任务面积清册及上图入库数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以及其他基本农田保护相关资料。 具体收集资料有: ( 1) 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 ( 2) 基本农田调整的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 ( 3) 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及 2020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 4) 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 ( 5) 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 ( 6) 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1 ( 7) 基 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 ( 8) 基本农田台账; ( 9) 基本农田数据库; ( 10) 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文字资料 ( 11) 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件、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报告; ( 12) 建设项目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审批资料; ( 13) 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 ( 14)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资料; ( 15) 耕地承包经营登记资料; ( 16)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资料。 要 全面做好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包括数学基础、数据时点、数据成果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确保基础数据现势性、合法性和逻辑性。 调查底图制作 将新一轮乡级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中规划基本农田图层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套合,形成工作底图。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 2020 年度土地利用数据库 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采用新一轮规划成果,并统一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数据格式、数学基础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处理。 基本农田保护界线图层处理 叠加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的基本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2 农田保护图斑图层,分析基本农田保护图斑范围的一致性。 范围一致的,直接使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基本农田保护界线图层;范围不一致的, 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的基本农田图斑进行转换,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界线图层。 耕地调查图斑图层建立 从 2020 年度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地类图斑图层中提取耕地、可调整耕地图斑,添加基本农田保护界线图层 , 重新造区,形成耕地调查图斑图层。 将地类图斑的原有属性赋值到耕地调查图斑图层中,并根据耕地调查图斑 原来 是否为基本农田, 进行判定和 标识。 耕地调查图斑编号 依据座落单位代码对耕地调查图斑进行顺序编号,并检查相同座落单位内图斑编号的唯一性。 外业调查底图制作 将耕地调查图斑图层,叠加原始土地利 用数据库中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基本农田保护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符号、注记、图名、图例等图层,以标准分幅或乡镇 、村 为单位进行图幅整饰和输出,形成外业调查底图。 外业调查底图中土地利用数据的图形参数沿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图示图例,为保证图形的可读性,填充颜色只保留交通、水系的颜色,其他地类用素色填充。 基本农田有关的参数依据《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填充。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3 外业 调查核实 调查核实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底图,实地核实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 保护责任、 调入调出情况 、界 桩、标志牌位置 等信息,并在图上标识基本农田调入、调出地块。 填写耕地保护责任调查表 (见附表 1)。 基本农田责任 调查核实工作 相关要求 调查实施 调查工作以 区 国土资源 局、各乡镇及村社干部 为实施主体, 划定工作技术承担单位 协助完成。 其中,技术承担单位负责编制和准备调查工作所需的图件、表格及相关资料,派遣调查人员进行实地核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位置及相关信息; 区 国 土资源 局及各乡镇负责调查工作中必要的衔接与协调工作,村社干部负责带领调查人员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填制部分调查内容。 在开展实地核查工作 之前, 区 人民政府召开由各部门负责人与各 乡镇领导一把手及作业单位参加的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动员大会,重点传达本项工作开展的背景、目的及其重要性,并以 区 人民政府的名义发文,要求各部门、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务必积极配合区国土资源局及作业单位的工作,保证全 区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紧张有开展,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 调查联系人制度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4 在调查中要 建立联系制度。 一是建立通讯录,包括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与技术人员、 区 国土 资源 局 分管领导 与 耕保股负责人 、各乡镇主要领导及国土所所长的通讯名录,便于各方的及时沟通交流。 二是 建立定期工作动态汇报与重大问题及时汇报制度,调查人员应定期将调查工作动态向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报,包括工作进展、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遇到不能处理的疑难问题及重大问题,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报。 项目负责人负责将工作动态与有关问题及时向 局耕保股负责人汇报,会商有关问题。 调查 工作要 以村 为单位, 村 干部协助调查人员落实拟调划图斑以及保护地块的相关信息 , 调查完成后,由村负责人签字,盖村委会公章确认。 实地调查按照图斑号一个 一个 村的 落实,由村长当场提供保护地块中承包农户的相关信息,地块中包含多个农户的 (这种情况最为 普遍 ),可先报上其中一个农户的信息,在表格中注明其小地名,待该社全部地块调查完毕后,调查人员将调查表格中的需要补充填写的内容向村社干部交代明确,由村、社长负责填写其余农户的相关信息,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毕,调查人员负责回收调查表格,并核查补充填写的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改。 本次拟调入调出的地块均需进行 在底图和数据库进行标识并 实地拍摄全景照。 耕地质量调查 耕地地力等级资料由农业部门调查完成后提供,农用地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5 分等定级工作已经完成,资料由国土部门提供。 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和界桩调查 基本 农田保护标志牌调查由 GPS实地量测坐标位置,在外业调查底图上进行标注和编号,拍摄标志牌照片,并填写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登记表。 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登记表中的照片编号要与标志牌编号一一对应,拍摄的照片要求能清晰反映标志牌的文字、图形等特征。 界桩调查由 GPS 实地量测坐标位置,在外业调查底图上标注位置和编号,并填写界桩调查登记表。 初步方案编制 分析确定调划区块以二调基本农田上图成果为基础,套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图斑,确定基本农田调划区块。 新调入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应为耕地。 ( 1)应当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措施的耕地,正在改造或已列入改造规划的中、低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内的耕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 2)优先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高等别 耕地、 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 ( 3)禁止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6 地多坡度大于 2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 ;规划期内已列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项目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河 )的耕地。 根据叠加分析与汇总分析结果,编制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 布局 图。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是本次划定工作底图之一,图中涉及基本农田调划图斑 分为四类进行显示:一般农田(不调整)、一般农田(调入)、基本农田(不调整)、基本农田(调出)。 划定初步方案布局图应与最终方案大体一致,是本次划定工作的中间过程图件,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图要求进行编制,将拟调入调出的地块划入一般农田或基本农田,初步方案布局图中的数据不要求与规划指标绝对一致,但调入调出的地类面积 应基本平衡,汇总数据与规划指标的差异应在可控的范围内。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布局图 图例 基本农田划定 根据工作底图及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布局图, 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编号、记录;提取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7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的地类图斑作为基本农田图斑数据,获取地类等现状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基本农田图斑 根据外业调查底图对耕地调查图斑图层进行图斑合并、分割等,对分 割后的图斑录入图斑编号等属性值,保证耕地调查图斑范围、编号与外业调查底图的一致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图斑有调整的,直接对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进行修改,并修改对应的保护级别。 对处理后的基本农田保护图斑进行拓扑检查,并检查同一座落单位内图斑编号的唯一性。 将检查无误的耕地调查图斑导入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中,使用软件的自动编号功能 进行图斑编号。 基本农田保护片 利用软件的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功能,从基本农田图斑图层中提取基本农田图斑,以座落的行政村为单位,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图斑进行合并, 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片图层,建立标准属性结构,生成基本农田保护片编号。 基本农田保护 区 利用软件的提取基本农田保护 区 功能,将基本农田保护片以座落的乡镇为单位,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片进行合并,形成基本农田保护 区 图层,建立标准属性结构,生成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8 基本农田保护 区 编号。 基本农田保护界桩 基本农田保护界桩的设立,能有效界定基本农田区块的范围,区分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非基本农田保护区特别是建设用地区域,起到分界与警示作用。 在基本农田图斑和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数据的基础上,应视实地情况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与建设 留用地分界线上、建设用地拐点处等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界桩。 同时,需对界桩进行定位,统一进行编号,并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属性结构表要求录入基本农田界桩的属性信息。 划定方案的论证 与确定 方案论证 布局与指标分配方案初步确定后,由 区 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各部门及乡镇参加的布局与指标分配方案的论证会。 论证基于全 区 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上级下达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 区 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部门及乡镇规划,考量布局方案的前瞻性与合理性,审议各乡镇指标分配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提出优化布局与指标分配的合理 建议。 确定划定方案 根据方案论证形成的修改与优化方案,对全 区 基本农田保护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形成本次划定的最终方案。 XXX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19 基本农田地类和面积认定 根据《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TD/T10322020),基本农田划定和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类面积 (净面积 )相一致,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认定的地类相一致。 因此,基本农田现状。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气设备的操作机构、控制盘与配电盘的框架、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交直流电力电 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金属外皮、穿线钢管都应接地 ,(标准为统一要求标准)。 其他安全设施 :室外使用集中广式照明:厂房、室内照明采用可移动式集中与局部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照明,局部照明用带防护罩的灯具,现场禁用简易碘钨灯照明。 :现场和厂房内电焊机采用集装箱化布置
物网上采购情况。 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人员 对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采购工作规范化 做出承诺, 都能 按规定执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采购流程 基本 合理顺畅,按规定编制本单位药品采购计划 , 无不执行网上采购的现象; 不 存在弄虚作假、擅自采购非中标药品替代中标药品的现象。 我市卫生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入帐单据和采购平台数据进行核对并定期通报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使用情况。
形分析确定。 各测点的重复检测次数不应少于 3 次,且检测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当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 当信号一致性差时,应分析原因,排除人 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重新检测。 对存在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复检测,相互验证。 五、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施工情况、岩土工程
,如果存在实数 M 满足: ① 对于任意的 ,都有 ② 存在 ,使得 那么,我们称 M 是函数 的最大值 同理,设 ,若存在实数 M 满足 : ① 对于任意的 ,都有 ② 存在 ,使得 我们称 M 是函数 的最小值 ( 2)注意: ① 函数最大(小)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函数值,即存在 ,使得 ; ② 函数最大(小)应该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大(小)的,即对于任意的 ,都有. ( 3)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
1692020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182020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 GB /T 504302020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 502022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212020 《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 CJJ612020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GB 50217202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168
施工组织机构, 做好 施工 协调工作 ; ( 2) 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 进场 到位 ; ( 3) 通往试验段的施工便道 已贯通 ,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 ; ( 4)现场 防排水设施 已完善 ; (三) 物资 设备 准备 级配碎石 碎石由 南陵 恒鑫矿业 供应。 水泥 水泥品种为 ,由铜陵海螺 水泥有限公司 供应。 施工用水 本标段线路所经地区河网较密,湖泊较多,水系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