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汇编_免费下载内容摘要:

关文件,一方面提高党员对评议活动的认识,使每个党员都明确评议的目的、意 义和要求,提高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对党员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使每个党员都能明确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为下一步的评议做好准备。 第二,自我评议。 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围绕评议内容,认真总结自己一年来在思想、工作、学习、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在是否合格上进行自我认定。 自评前,应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做出合乎实际的自我评价,并认真、如实地写好个人总结,个人总结写好后要经党支部审定。 第三,民主评议。 一般应召开党小组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进 行民主评议。 一般程序是:首先,进行自我讲评。 党员本人在党支部大会或党小组会上作自我总结,汇报自我评议情况。 然后,进行党内互评。 对照党员标准,组织党员互相评议。 评议中要是非分明,敢 17 于触及矛盾和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不负责任的评功摆好。 党内互评后,还可以通过座谈会或民意测验等方法,广泛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 第四,组织考察。 召开支部委员会,在个人总结、党内评议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 组织意见应与本人见面,并向支部大会报告。 对确定为优秀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的,要报上级党委审 批。 第五,表彰与处理。 通过民主评议,对评出的优秀党员,党组织要给予表彰;对于不合格党员,应区别不同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18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建立困难党员台帐。 党组织要对各类困难党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 要以老党员、退离干部、生活困难党员、生病住院党员、家庭遭灾党员、本人或直系亲属病逝党员为重 点,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更新。 党组织要以行政支持为主、上级党组织支持和党员捐款等方式筹集党内关怀基金,专门用于补 助困难党员家庭等党内关怀工作。 党内关怀基金的收支情况要 建立明晰台帐,并通过适当方式纳入党组织党务公开范畴。 建立走访慰问党员制度。 党组织要通过定期走访和适时走访等方式,切实开展党内 “ 六必访 ” 活动,即重大节日必访、住院生病必访、遭遇天灾人祸必访、病逝必访、生活困难必访、老党员老干部必访。 在 “ 七一 ” 、元旦、春节之际,党组织要对入党较早的老党员、在本单位退休时间较长的老干部、大病党员、生病住院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普遍走访。 同时,党员家庭遭灾、党员本人或直系亲属病逝、党员生病住院时,党组织要及时派人 走访慰问,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党员谈心制度。 党组织要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名单,保证每位党员每年接受 1 次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谈话、谈心,及时了解党员的所思所想。 同时,当党员有思想情绪时,党组织要及时派人与其谈话、交流。 建立党员过 “ 政治生日 ” 制度。 在 “ 七一 ” 前后,党组织要组织党员集体过 “ 政治生日 ’ ,重温入党宣誓,畅谈入党感悟,征询 19 党员意见和建议。 在每位党员入党之日,党组织要通过电话、短信、谈心、问候等方式,对党员表示祝贺,并提醒党员履行义务。 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 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党组织要健全党员 “ 三会一课 ” 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党员进行政治、业务培训,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提高党员政治、业务素质。 同时,要通过压担子、工作指导、表彰奖励等方式,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党组织要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质询权等权利,充分激发党员对支部事务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监督。 开展有益党员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党组织每年要开展 1 次以上社科讲座和党建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党员树立健康 向上的文化追求。 在 “ 七一 ” 等重大节日之际,党组织要通过组织爬山、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关注党员身心健康。 健全表彰奖励制度。 支部每年要开展一次 “ 优秀党务工作者 ” 、 “ 优秀党员 ” 、 “ 志愿服务模范党员 ” 、 “ 党员兑现承诺先进个人 ” 评选活动,激励党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 20 党员挂牌上岗制度 凡是服务性行业和窗口单位的在职党员,均要按照党员的岗位职责挂牌上岗。 要建立挂牌档案,统一印制挂牌,统一发放管理。 在职党员职工因退休、退养、重病(连续请假达半年以上)或调动时,要主动向所在党组织交接挂牌,并登记备案。 挂牌内容主要包括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工作岗位、照片、党徽图案、监督电话及所在单位。 对挂牌上岗党员实行日查月评季考核,并设举报电话及举报箱,年底一并纳入干部综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党员必须先挂牌、再上岗。 对党员不按时挂牌, 擅自取牌,全年累计达 10 次以上或群众满意度测评 80%以下的党员,党组织要给予谈话,并作为处理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 21 党务公开制度 1,党务公开原则。 党务公开的内容按照全面、客观、真实、具体的原则确定,除依法依纪需要保密的事项外,能公开的应全部公开。 党务公开内容。 (1)党组织基本情况:包括各级党组织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设置情况,基层党组织、党员基本情况,各级党组织领导成员工作分工、主要职责,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 序,党组织重要的制度、规定等。 (2)重大决策、决定、决议情况:包括党组织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任期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部署,涉及党员和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及进展情况。 (3),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包括党组织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情况,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等。 (4)党组织建设情况:包括党委(党组)履行职责情况,召开民主生活会和整改情况,党组织选举情况,党费收缴、管理、使用情况,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及党建主题活动情 况,党组织和党员的奖惩情况,发展党员及党员评议情况等。 (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包括落实上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述职述廉 ” 、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情况,维护群众利益情况,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等。 (6)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适度公开贯彻执行《党 22 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政策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等。 (7)其他事项:包括党员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经党组织研究决定或上级党组织要求公开的事项等。 党务公开方法。 凡属党内法规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公开的事项,均应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对于本级党组织制定的、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事项,要主动予以公开。 党员、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经党组织研究认定可以公开的,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党组织认为不便公开的,应作出具体说明,报上级党组织审定,并把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向党员、群众反馈。 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项,按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及时向申请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党务公开形式。 党务公开的具体形式要简便易行、灵活多样、方便群众、便于操作,根据不 同的公开内容灵活确定。 适宜在党内公开的,可通过党内情况通报会、文件、公示和设立文件查阅处等形式进行公开;适合向社会公开的,可采取党务公开栏、板报、电子显示(触摸)屏以及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站等形式进行公开。 积极创新党务公开的方式方法,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等形式,对党内事务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 对于党内外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行点题公开,把公开的主动权交给群众,群众点到的问题,一般都要公开,使党务公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对接;对党务公开后反馈的信息,实行民情恳谈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 题进行分析排查,提出的 23 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不断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 注重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等有机结合,形成统筹配套、互相促进、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 党务公开栏可与政务公开栏合二为一。 党务公开程序。 党务公开一般按照提出、审核、公开和反馈的基本程序办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公开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