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格式样例内容摘要:

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分类:逆作法可以分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部分逆作法、分层逆作法。 1) 工艺特点 ( 1) 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在建筑规模大、 上下层次多时,大约可节省工时 1/3。 ( 2) 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 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 3) 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 4) 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 5) 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 6) 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 7) 逆作法存在的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 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 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 ,使挖土的难度增大。 但这些技术问题相信很快会得到解决。 推广应用逆作法,能够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可以大大节约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防止周围地基出现下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和推广价值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辽宁、上海、广州这类地区应用逆作法施工高层建筑深基坑较多。 较典型的有上海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办公楼,位于上海西南角徐家汇天钥桥路。 该建筑物地下 2 层,地上 5 层,底板埋置深度为。 为了探索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同时施工,以期缩短施工总工期,大楼采用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并取得了成功。 又如,由上海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恒积大厦工程以逆作法施工地下 4 层、地上 22 层,基坑深 17m,施工仅用了 5 个月,整个工期明显加快,并减少支撑费用 400 万元,周边管线沉降仅为 15mm,四周道路及民房位移均在 5mm 以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在上海地区掀起了一股逆作法热,其后相继有明天广场、京沙住业大厦等数十项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 目前,逆作法已颁列入 202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各地也陆续公布了地下室逆作法施工工法( YJGF0296) 和( YJGF0798) ,由此可说明逆作法施工已日趋成熟,其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前景乐观。 如果说上个世纪是逆作法起步时期,紧接着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之后,如今它正处于技术成熟期,将会有更大发展的全盛时期。 6. 机具设备 根据施工顺序以及不同的施工部位,需要投入不同的机具设备。 现将一般工程 ( 平面 第 2 章 10 面积小于 5000m2) 对各种主要机具需用情况列表说明,表未将设备损耗及维修时的备用设备计算在内,实际 工程中应考虑适当的备用设备。 当工程较大时,根据实际工程量和工期要求确定应增加的设备数量。 7. 劳动组织 根据本工法的施工流程,基础工程施工由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土方开挖、钢筋混凝土 及钢格构柱等多个工程组成。 而各工程工种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各项工程所选用的队伍也不 同,进而各工种人员亦不能在整个工程中得以延续。 这里且将各工程的不同操作岗位以及不 同工序中所需人数的情况列入表。 8. 质量要求 基坑支护结构是一种支挡坑边土体的临时结构,一般其质量要求只要保证基坑及坑边建筑或构筑物的安全即可。 但是当支护结构与基础 结构关系紧密时,这就对支护结构的施工精度提出较高要求。 支护结构施工精度由支护结构设计单位确定,以保证基础结构的顺利施工为标准。 同时还应考虑支护结构的变形问题,将变形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并留出变形量的空间。 如果支护结构是由部分工程结构代替 ( 如工程桩代替护壁桩,地下连续墙代替基础机构外墙,部分基础水平结构代替水平支护结构 ) 时,则必须同时满足工程结构施工的规范要求,并需严格控制这部分结构的变形裂缝,使之符合规范要求。 这些规范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JGJl20— 9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94)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施工规程》 ( JGJl20— 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204— 9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 JGJ 018— 96) 、《带肋钢筋套管挤压连接规程》 ( JGJ 108— 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 JGJ109— 96) 等。 9. 安全措施 关于用电、打桩、地下连续墙施工、焊接、水平支护结构等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规范及天津市地区的安全规范要求。 此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安全措施。 1) 土方开挖阶段是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最危险的阶段,必须严格按 照土方开挖方案,均匀释放基坑边缘的土体荷载,防止局部荷载完全释放造成支护结构不均匀受力,并由此产生结构破坏和基坑坍塌事故。 2) 基坑成槽后,槽内作业应作好安全防护,如坑边护栏,水平支撑结构预留洞口的挂设安全网,引入槽内电缆应有很好的安全措施。 尤其在向槽内吊运材料时应作好安全防范,并作好施工组织设计。 10. 效益分析 该工法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这种工法具有技术先进、结构稳定可靠、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的突出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工程造价低。 该工法利用部分水平工程结构代替水平支护结构,支护作用完成后,水平支撑不需要拆除,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支护工程的投入,而且节省了拆除水平支撑的措施费。 若同时利用工程桩代替支护桩或利用地下连续墙代替工程结构,则支护工程的造价会大幅度降低。 2) 工程工期短。 采用该工法,水平支撑不需要拆除,可以节省拆除水平支撑所占用的主工时,大大缩短了工程工期。 同时也节省了因延长工期所必须的工程开支。 3) 本支护法对周围地下环境毫无污染。 因为本支护法不需要做拉锚、地锚等加固措施,因此不会给今后临近新建建筑物的施工造成麻烦。 第 2 章 11 1)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该工程位于 天津市河北区 ,东西方向紧邻 望海楼 和 河道。 建筑物为商住楼,总建筑面积 万㎡,框剪结构,场地设一层整体连通的地下车库,其面积为 26615 ㎡,基坑开挖长 398m、宽 246m,深度。 深搅止水帷幕桩 38300 延长米。 拟建场地距 何 60m, Ⅰ 级阶地上,属河流堆积地貌,地表为人工回填土,上部为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表明:场地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之间,具微承压性,主要含水层为 ③ ③ 及 ④ 层圆砾。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流 径补给,与盘龙江有水利联系。 根据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及其工程特性分为 4 个主层及相应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 1) 杂填土:杂色,层厚 ~ ,含大量碎石砖块等杂物,其余成分为粘土,局部地段有30~40 ㎝耕地及沟塘淤泥深灰色软土。 ( 2) 粘土:褐黄色及褐灰色,软塑、可塑状态,湿,具中压缩性。 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 ~。 ( 3) 粉砂:灰色、稍密,湿,局部地段变为粉土,分布不均,层厚 ~。 ( 4) 圆砾:深灰及褐黄色,中密,饱和,颗粒级配较差,亚圆~次棱 角状,丹岩成分为砂岩、灰岩、中强风化,砾石含量 60~ 70%,粘性粉土充填。 场地均有分布。 平均层厚约。 ( 5) 圆砾:深灰色,松散 ~稍密,饱和,颗粒级配较差,亚圆~次棱角状,砾石含量 50~ 60%,粉土及粉砂充填,分布不均,层厚 ~。 其他土层对基坑降排水及喷锚支护影响不大,故在此不赘述。 地下水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抽水试验结果:水位降至现场地面下 ,基坑为( 146198 ) ㎡,等效半径为 98m 时,基坑涌水量 Q 建议取值 2425m3/d,降水影响半径 R 建议取值 243m, 渗透系数 k 建议取值。 2) 深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选择 因场地地下水埋深 ,基坑开挖深度 ,大部分地段揭示含水量丰富的 ③ 、 ③ 1 圆砾层,所以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出现基坑突涌及对周围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周边做好止水和降水技术措施。 止水降水措施一般有井点降水、帷幕止水防砂、坑内降水等。 井点降水是普通采用的经济而有效的降水方法。 但针对本场地的工程地质特点,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应先进行坑内降水,因此从施工安全技术、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宜采用悬挂式深搅桩 止水帷幕(帷幕悬在透水层中 ) 与坑内井点降水联合方案。 由于基坑降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使基坑周边地面原有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减少以上影响或损伤,应在基坑与要保护的建(构 ) 筑物之间采取回灌措施,根据本基坑的地层特点,回灌措施采用坑外回灌井,此外为了解地下水位变化,及时调整回灌水量,还应在基坑周围设置水位观测井。 3) 深基坑止水、降水技术措施的工艺和做法 ( 1) 基坑壁防渗止水 场地浅部填土松散且厚度较大,开挖深度内地基土强度较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场 地南、北、东三侧均有密集的民宅分布。 基坑开挖后坑壁上压力和水压力增大,坑壁土体极易向坑内滑移,所第 2 章 12 以为保证基坑支护施工顺利进行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基坑开挖前,宜在基坑开挖上口线外预先施工一排相互搭接的深搅止水帷幕桩。 深搅止水帷幕桩设计和施工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0 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要求进行。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开挖基坑底之下均为很厚的圆砾层,该层为相对强透(含 ) 水层,无隔防止水效果,深搅止水帷幕桩只能选择悬挂式(即帷幕悬吊在透水层中 ) ,深搅止水帷幕桩绕基坑施工呈环形闭合状 ,这样不仅延长了坑内降水时坑外地下水的深流路径,而且有利于坑内降水和坑外回灌工作的进行,同时预设的环形闭合帷幕对深基坑的喷锚支护施工可起到兼顾支护的作用。 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