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实验t水运检测公共基础资格考试工程师试题试验检测公路检测路基路面桥涵工程内容摘要:
余砂的质 量,准确至 1g。 5 如清扫干净的平坦的表面上,粗糙度不大,则不需放基板,将罐砂简直接放在已挖好的试洞上。 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人试洞内。 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 1 g。 6 取出试洞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 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7 如试洞中有较大孔隙,量砂可能进入孔隙时,则应按试洞外形,松弛地放人一层柔软的纱布。 然后再 进行灌砂工作。 (七)结果整理 1 计算填满试洞所需的质量 2 计算试验地点土的湿密度 3 计算土的干密度 三、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 土的比重是土在 105~110℃下烘至恒量时的质量与同体积 4℃蒸馏水质量的比值。 2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颗粒比重,它是土的物理性基本指标之一。 3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 5rcml 的土 (二) 仪器设备 1 比重瓶:容量 100(或 50)mL。 2 天平:称量 200g,感量 . 3 恒温水槽;灵敏度土 1℃。 4 砂浴。 10 5 真空抽气设备。 6 温度计:刻度为 0~ 50℃,分度值为 ℃ 7 其它:如烘箱、蒸馏水、中性液体 (如煤油 )、孔径 2mm 及 5mm筛、漏斗、滴管等。 (三) 比重瓶校正 1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比重瓶质量,准确至。 2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 对长颈比重瓶注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一。 调节恒温水槽至 5℃或 10℃,然后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内,直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瓶、水总质量 m1,准确至。 3 以 5℃级差,调节恒温水槽的水温,逐级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比重瓶、水总质量,至达到本地区最高自然气温为止.每个温度时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 (四)试验步骤 1 将比重瓶烘干,将 15g 烘干土装入 100mL 比重瓶内,若用 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 12g),称量。 2 为排除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并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粘土应不少于 30min,高液限粘土应十少于 1h,使土粒分散。 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 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好至刻度 (以弯液面下缘为准 ),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m2。 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 m2,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 ℃。 4 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 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 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 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 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除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规程 3至 4 相同。 6 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土,必须用中性液体 (如煤油 )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除土中气体。 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 l00kPa,抽气时间 1~ 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 ),其余步骤同本规程 3 至 4, 7 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 (五) 结果整理 1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 算比重 2 中性液体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六)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 (七) 报告 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 土的比重 Gs 值。 四、颗粒分析试验 筛分法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 的土 (二) 仪器设备 1 标准筛;粗筛 (圆孔 ):孔径为 60m、 40mm、 20mm、 10mm、 5mm、 2mm;细筛:孔径为 2mm、 0. 5mm、 、 , 2 天平:称量 5 000 g 称量 1000g,感量 1 g; 称量 200g,感量 g 3 摇筛机。 4 其它;烘箱、筛刷、 (三)、试样 11 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1 小于 2mm 颗粒的土 100~300g 2 最大粒径小于 10mm 的土 300~900g 3 最大粒径小于 20mm 的土 1000~2020g. 4 最大粒径小于 40mm 的土 2 000~4000g 5 最大粒径大于 40mm 的土 4000g 以上. (四) 试验步骤 1 对于无疑聚性的土 (1)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 2mm筛。 (2)将大于 2mm的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 2mm 的各级粗筛。 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 (3)2mm 筛下的土如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缩分至 100 一 800g。 将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小于 2rnm 的各级细筛。 可用摇筛机进行震摇。 震摇时间一般为 10~15min。 (4)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至每分 钟筛下数量不大于该级筛余质量的 l%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用软毛刷刷净,分别称量。 (5)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土总质量与筛前试样质量之差,不应大于 1%。 (6)如 2mm 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 10%,可省略细筛分析;如 2mm 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 10%,可省略粗筛分析。 2 对于含有粘土粒的砂砾土 (1) 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将粘结的土团充分碾散,拌匀、烘干、称量.如土样过多时,用四分法称取代表性土样。 (2) 将试样置于盛有清水的瓷盆中 ,浸泡并搅拌,使粗细颗粒分散。 (3) 将浸润后的混合液过 2mm 筛,边冲边洗过筛,直至筛上仅留大于 2rnm 以上的土粒为止.然后,将筛上洗净的砂砾风干称量。 按以上方法进行粗筛分析. (4) 通过 2mm 筛下的混合液存放在盆中,待稍沉淀,将上部悬液过 洗筛,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研磨盆内浆液,再加清水,搅拌、研磨、静置、过筛,反复进行,直至盆内悬液澄清。 最后,将全部土粒倒在 o. 074mm 筛上,用水冲洗,直到筛上仅留 大于 mm 净砂为止。 ( 5) 将大于 mm 的净砂烘干称量,并进行 细筛分析。 ( 6) 将大于 2 mm 颗粒及 2~ 的颗粒质量从原称量的总质量中减去,即为小于 mm 颗粒质量。 (7) 如果小于 mm 颗粒质量超过总土质量的 10%,有必要时,将这部分土烘干、取样,另做比重计或移液管分析。 (五)结果整理 1 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 2当小于 2mm的颗粒如用四分法缩分取样时试样中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3 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以粒径 (mm)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级配曲线,求出各粒组 的颗粒质量百分数,以整数 (% )表示。 4 必要时按下式计算不均匀系数 (六) 报告 五、界限含水量试验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一 ) 目的和适用范围 l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177。 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 5%的土。 (二) 仪器设备 1 LP 100 型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 l00g,锥角为 30176。 ,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 盛土杯:直径 5 cm,深度 4~ 5cm。 3 天平:称量 200g,感量。 4 其它:筛 (孔径 )、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 (附带橡皮头的研杵或橡皮板、木棒 )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三) 试验步骤 12 1 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土中含大于 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扳上压碎,过 的筛。 取 筛下的代表性土样 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 (a 点 )、略大于塑限(c点 )和二者 的中间状态 (b点 )。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 18h 以上。 测定 a 点的锥人深度应为 20(177。 ) mm.测定 c点的锥人深应控制在 5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 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 5mm. 2 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干. 3 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 (此时游标或百分表读数为零 ),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 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 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 h1。 5 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 (锥尖两次锥人位置距离不小牙 lcm),重复 3和 4步骤,得锥人深度 h2,h h2允许误差为 ,否则,应重作。 取 h 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 h。 6 去掉锥尖人士处的凡士林,取 l0g 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人称量盒内,称质量 (准确至 ),测定其含水量 w w2(计算到%)。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 w. 7 重复本规程 2至 6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人深度和含水量. 8 用光电式或数码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时,接通电源,调子机身,打开开关,提上锥体 (此时刻度或数码显示应为零 )。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尖刚好接触,指示灯亮,停止转动旋钮,锥体立刻自动下沉,5s时,自动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或数码管上显示锥入深度。 试验完毕,按动复位按钮,锥体复位,读数显示为零。 (四)结果整理 1.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 w为横坐标,锥人深度 h 为纵坐标,点绘 a、 b、 c三 点含水量的 h— w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如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 a 点 b、 c 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 (a点含水量 )在 hp一 wL图上查得 hp,以此 hp 再在 h— w 图上的 ab 及 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 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 a 点连成一直线。 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 2%时,应重做试验。 2 在 h— w 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 h=20mm 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量 w,即为该土样的液限 wL。 3 根据本规程 4. 2求出的液限,通过液限 wL与塑限时人土深度 hp的关系曲线 wL— hp,查得 hp,再由图 wl— hp求出入土深度为 hp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该土样的塑限 wp。 查 wL— hp关系图时,须先通过简易鉴别法及筛分法 (见 M010193 及 T011593)把砂类土与细粒土区别开来,再按这两种土分别采用相应的 wL— hp关系曲线;对于细粒土,用双曲线确定 hp值;对于砂类土,则用多项式曲线确定hp值。 六、收缩试验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原状土和击实粘质土。 (二) 仪器设备 1 收缩仪: 2 环刀: 3 卡尺: 4 其它: (三) 试样 按本规程步骤 制备试样。 将试样推出环刀 (当试样不紧密时,采用风于脱环法 ),置于多孔板上,称试样和多孔板的质量。 准确至 (四)试验步骤 1 装好百分表,记下初读数。 2 在室温不高于 30C条件下进行收缩试验。 根据试样温度及收缩速度,宜每隔 l~ 4h测记百分去读数,并称整套装置和试样质量,准确全。 两天后,每隔 6~24h 测记百分表读数,并称质量,至两次百分表读数不变。 在收缩曲线的 I 阶段内应取不得少于 4个数据。 3 试验结束,取出试样,并在 105~110℃烘干。 称干土质量,准确至。 4 按本规程蜡封 法测定烘干试样体积。 (五) 结果整理 1 计算起始和收缩过程的含水量 . 13 2 按下式计算线缩率: 3 计算体缩率 : 4 以线收缩率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如图。 如Ⅱ阶段和Ⅲ阶段的转折点明显,则与其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原状土的缩限叫。 否则,延长 I、 39。 阶段的直 d 两者交点相应的横坐标值即为原状寸的近似缩限。 5记录 七、天然稠度试验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1 土的液限与天然含水量之差和塑性指数之比,称为土的天然稠度。 2。土工实验t水运检测公共基础资格考试工程师试题试验检测公路检测路基路面桥涵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