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能力: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人行道的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312所示。 312 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表类别人行道(P())人行横道P/()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可能通行能力2400270024001850注:tgh为绿灯小时(h)折减系数: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公园、剧场及市中心行人集中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大商场、商店、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行人较多的人行道;;支路、各类型人行设施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如表313所示。 313 折减后的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类别折减系数人行道(P())1800190020002100人行横道P/()2000210023002400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180019002000—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1400———按照上式计算,研究道路人行道数初步拟定如下表314所示:314 研究道路人行道数计算表(m)道路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经计算,初步拟定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建设标准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指拥挤度、行车速度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 城市干道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平均行程速度量度。 其判定标准见下表315。 表315 服务水平参照表V/C≤~~~.90~≥服务水平ABCDEF根据路段预测交通量和设计通行能力,可以求得饱和度(v/c),从而判别其服务水平,对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适应性分析后见下表316。 表316 建设标准适应性评价分析序号名 称2015 年2025年2030年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1凤凰路ABB2商业南街ABB3建设路ABB分析表明,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采用城市次干道Ⅲ级标准,双向4车道,建设路采用城市支路Ⅲ级标准,双向2车道),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在评价期末年2030年均能提供B级服务水平,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因此本次研究从工程经济性考虑并结合城市道路发展的前瞻性,推荐采用的技术标准是恰当的。 第四章 道路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设计原则符合旺苍县城市规划,采用标准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等相关规范;突出道路交通作为城镇生命线功能,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 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水平。 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道路交通也土地利用相协调。 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道路交通应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 全方位提高城镇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本项目片区道路的标准,增强其道路的通达性。 利用城镇重要对外通道以及主干道作为救援主要通道,并满足大型救灾机械的进出以及救援半径的要求。 道路沿线标识和诱导系统要易于识别,隔离通道尽量避免与一般的交通通道相混合。 旺苍县道理灾前已经显现出道路交通系统问题,本次道路的改建,应提高、完善城镇道路网等级和规模,使之更合理。 城镇道路及相关交通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残疾人出行的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 依托干道系统,完善路网结构和功能,提高路网规划指标,均衡交通需求分布,构建各级路网体系。 同时,加大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提高次干道和支路的通达能力。 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基础设施及排水、水利规划情况,研究标准合理、使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排水方案。 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处理好道路建设与沿线镇区环境、风貌的协调。 设计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道路交通标线与标志》(GB 5768199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投资、运输效益等关系,正确的运用技术标准,不宜单纯为节约建设投资而不适当的采用技术指标中的低限值。 道路等级:凤凰路、商业南街,城市次干道路Ⅲ级; 建设路,城市支路Ⅲ级。 设计速度:凤凰路、商业南街,30km/h。 建设路,20km/h。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表:表41 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主要技术标准表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值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支路)III级2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3车道数双向4(2)4停车视距m30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6设超高推荐半径m857设超高最小半径m408最大纵坡%推荐值7限制值89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00极限值2501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00极限值25011路幅宽度m241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1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14路拱横坡%㎏人行道215雨水设计重现期年116地面综合径流系数17地面集水时间min10抗震设防:根据汶川地震后最新修订的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本测区沿线场区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交通量设计年限:次干道15年,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路面设计荷载标准:BZZ100KN。 地基处理设计标准:工后沉降为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残余沉降,工后沉降值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5KV 、60110KV、154220KV、。 建设标准论证交通量预测结果上述章节通过对交通量预测思路建立模型,以现场踏勘观测的交通基础数据为基准,依据旺苍城市空间发展及区域道路网规划,并结合产业布局,预测道路各特征年交通量如下:表42 未来年项目断面流量预测表(pcu/h)序号项目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1凤凰路7048429082商业南街7468829573建设路479688765机动车道数拟定(1)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路段服务水平采用V/C(饱和度)来评价,其中通行能力计算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推荐的方法。 式中,: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车道数修正系数 :道路分类修正系数 :自行车修正系数 :交叉口影响系数表43 单向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表道路名称性 质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m凤凰路次干路532商业南街次干路510建设路支路567(2)车道数初步拟定本研究所取参数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式中,:单向规划车道数() :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预测设计小时交通量() :方向不均匀系数, :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按照上式计算,研究道路单侧车道数初步拟定见下表:表44 研究道路单向车道数计算表序号名 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1凤凰路2商业南街3建设路经计算,初步拟定凤凰路、商业南街道路为双向4车道,建设路为双向2车道。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建设标准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指拥挤度、行车速度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 城市次干道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平均行程速度量度。 根据路段预测交通量和设计通行能力,可以求得饱和度(v/c),从而判别其服务水平,该拟建道路适应性分析见下表。 表45 建设标准适应性评价分析序号名 称2015 年2025年2030年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1凤凰路ABB2商业南街ABB3建设路ABB分析表明,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采用城市次干道Ⅲ级标准,双向4车道,建设路采用城市支路Ⅲ级标准,双向2车道),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在评价期末年2030年均能提供B级服务水平,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因此本次研究从工程经济性考虑并结合城市道路发展的前瞻性,推荐采用的技术标准是恰当的。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本次项目为改造凤凰梁、商业南街道路,是旺苍县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包括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三条街道,是片区最主要的交通道路也是本区域与区域外城区连接的主要干道。 其中凤凰路长1035米,商业南街长437米,建设路长494米。 凤凰路、商业南街规划宽度18米,建设路规划宽度18米。 道路工程设计 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本次道路工程平面线形设计以《广元市旺苍县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并满足相关市政设计规范。 横断面布置(1)、布置原则通过对现有交通量的调查及对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结合旺苍县的实际条件及规划要求,推荐选用双幅路形式。 该种断面形式比较适合城市道路,符合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的设置绿化景观用地;(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单位的通行要求;(4)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5)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 横断面布置横断面布置基本参照规划断面设计,其横断面布置如下:凤凰路、商业南街道路:+++=18米。 机动车道:%;人行道:%;建设路:+++=14米。 机动车道:%; 人行道:%;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原则(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道路沿线起伏较大,在考虑各项技术指标及现场条件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土方平衡要求;(3)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4)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同时兼顾到土方要求;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5)设计时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6)线性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性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 (2)道路纵断面设计本方案设计道路竖向高程基本依据规划,高程调整幅度较小。 路基工程本次可研阶段路基的处理原则(1)填方路段:清表3050cm后,对现状路进行碾压,达到压实度标准后再分层回填好土至设计路床标高,每层厚不大于30厘米,达到压实度要求后方可填筑上一层。 路基回填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中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填土可为粘土和砂性土,其料径不得大于10厘米,有机物含量小于10%,CBR必须大于4%,严禁将生活垃圾及淤质土作为回填土进行路基回填。 对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段,待勘察完成后,在下一阶段中视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2)挖方路段:挖至路床设计高程后,应进行碾压,检压达到压实度要后,方能再依次铺筑路面结构层。 对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段,待勘察完成后,在下一阶段中视情况采取换填、呛灰等不同的处理措施。 路堤边坡设计 边坡高度小于8米时,边坡坡度为1:;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边坡平台以下边坡坡度为1:,以上边坡坡度为1:;大于14米高度设置二级平台,其下边坡坡度为1:2,以上边坡坡度为1:。 根据填方高度的不同,土质边坡分别选用全部种树、植草绿化;菱形混凝土网格植草绿化等防护型式进行边坡防护。 路堑边坡设计土质挖方边坡H≤4米(H为路堑边坡高度)时,边坡坡度为1:11:;4米≤H≤10米时,设置变坡点,上部边坡坡度采用1:1~1:,下部边坡坡度采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