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7 试剂易得,毒副作用小,反应 设备简单,适合于工业化 [12]。 但最后一步反应收率不高,使得总产率较低。 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线路设计 本文着重对方法二进行研究,以邻羟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首先生成甲酯,然后与 4,6.二氯嘧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物经甲氧烯化反应,再与水杨腈反应生成终产物嘧菌酯。 与路线一比较,该路线不经呋喃酮中间体,减少了合成步骤,避免了呋喃酮对人体的伤害。 与路线二比较,该路线将甲氧烯化反应提前,提高反应产率 [13]。 设计新的合成路线如下: O HC O O HO HC O O C H3N NC l C lC O O C H3ON NC lN a H / C H O2C H3甲 基 化 试 剂C O O C H3ON NC lH3C OC NO HON NOO M eH3C O2CC N2768 8 五、 嘧菌酯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工艺流程设计 本设计的生产工艺的操作方式采用的是间歇操作, 整个工艺总体上分为四个工段,包括缩合、甲化、还原、酰化、环合五个单元反应,和离心分离、压滤、脱色、水洗、干燥、结晶、溶剂回收等一系列单元过程。 以方框和圆框分别表示单元过程及单元反应,以箭头表示物料和载能介质流向,该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所示 [14]: 9 D M F水 杨 腈 中 间 体 6 碘 化 亚 铜缩 合过 滤D M F 洗 涤减 压 蒸 馏粗 产 物过 滤 母 液洗 涤 废 液三 废 处 理 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15] ① 2, 4, 6— 二羟基嘧啶的合 成 往 50ml 三口瓶中加入 20ml 甲醇、 甲醇钠,搅拌均匀后加入 ( ) 10 甲酰胺,后逐滴加入 4g( )丙二酸二甲酯,升温至 50℃ 反应,搅拌 4h,反应完全后减压回收甲醇,得到粉红色淤浆,加水全部溶解(为透明紫红色溶液)后,质量分数为 5%的稀盐酸调节 pH值,析出大量黄色固体,过滤、水洗滤饼,烘干得到产品 2 4,6.二羟基嘧啶,为淡黄色固体 [15] ② 3, 4, 6— 儿氯嘧啶的合成 在 50ml 三口瓶中加入 ( )磷酰氯、 ( ) 4, 6— 二羟基 嘧啶然后滴加 ( )苛性钾干燥后的无水三乙胺,升温至 80℃反应 2h,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磷酰氯。 像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冰水,并用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至 6至 7,二氯甲烷萃取,在此过程中控制温度在 0 到 10℃,防止未蒸发完全的磷酰氯水解,从而影响产物的产量及纯度,水洗、干燥、脱溶后得到产品 4, 6— 二氯嘧啶。 ③邻羟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 向 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 3. 6 g(30 mm01)氯化亚砜、 20 mL无水甲醇,冰水浴下分批加入 3. 1 g(20 mm01)令 g羟基苯乙酸,温度不 能超过 20。 C,室温下搅拌 5 h,然后过滤,将反应液减压蒸馏回收甲醇 (含氯化亚砜可循环使用 ),所得残渣溶于乙酸乙酯,用饱和 NaHC03水溶液洗、饱和 NaCl水溶液洗,无水 Na2S04干燥后旋蒸,除去溶剂得邻羟基苯乙酸甲酯粗品,乙酸乙酯/石油醚 (1: 10)重结晶,得到鳞片状结晶,熔点为 73— 75。 C。 ④水杨腈的合成 将 ( )水杨醛, ( )盐酸羟胺和 50mlNMP 加入 100ml 三口瓶中,加热至 110 至 115℃,机械搅拌。 TLC 分析跟踪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混合物倒入适量的冰水 中,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旋蒸脱溶,得到粗品水杨腈,水重结晶纯化。 ⑤ 3— (α 甲氧基 )亚甲基苯并呋喃 2(3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