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十五”期间,全县区划定界生态公益林 124 万亩。 三是林业产业已具雏形。 至 20年,全县共有各类 木材加工企业 93 家,年创产值 5600 万元。 制定有完整的木材加工管理制度。 四是林农收入稳定增长。 全县林农在“十五”期间,每年以林增收 200余元,通过取消林业特产税等税费,人均减负 40 余元。 特别是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直接受益林农人均增收 230 元。 五是林业地位全面提升。 近年来,国家在我县实施林业项目的不断增多,林业拓宽了农民增收、城乡就业、财政增税的途径, 20年林业产值达 亿元,比 20年增长 45,林业的社会作用增强。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正式建立 20年国家启动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于 20年正式将试点转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并扩大面积。 20年我县开始被纳入国家实施范围,列入试点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万亩,每年补助资金 120 多万元。 四年来共获得国家补助 570 多万元,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区位重要的 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为南丹生态安全建立了一道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也取得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成功经验,为全面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使用请双击 此处 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 整理 ,谢谢使用 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 我县于 20 开始被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县,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期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 17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 7 万亩,荒山荒地造林 10 万亩。 工程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累计投资 5680 万元。 退耕还林工程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