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总工会“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见,起到了广泛的宣传效果,促使了广大职工对《劳动合同法》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盼早日成为自己的护身法,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对该法律的了解、学习的热情。 开展 “五送 ”、 “结对 ”活动,坚持送法律到基层。 县 总以开展 “五送 ”活动为契机,坚持 定期 到 县 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建筑施工场地、企业车间、职工夜校等职工聚集地,给他们送法律、送知识。 09 年我们较好地实施了 系统培训工程 , 县 总带头组织举办培训活动,各级工会全年培训农民工 3000 人次,培训工会干部 300 多人次,将法律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由浅入深 、从理论到实践通俗地传授给 职工群众。 县 总坚持多年来免费到基层一线职工当中进行《劳动保护条例》、《安生生产条例》等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近几年共讲座 30场(次),培训职工 9800 人次。 我们还多年在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中开展 “安康杯 ”竞赛活动,使安全生产在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心中警钟常鸣。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各级工会在普法宣传活动中共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5 万 余份,参加法律政策宣传咨询人员达1000 余人次,接待前来咨询职工群众 5 万余人,制作宣传板共计 1000 余块,悬挂横幅 300 余条。 5 三、加强培训,提升法律素质 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是重要而有效的形式。 县 总发挥工会 “大学校 ”的作用,根据普法形势和工会工作的需要,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法律培训。 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建设普法骨干队伍。 针对 600 多个基层工会和 10 万名职工,普法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非常繁重。 普法工作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普法队伍。 县总领导对此有较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每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对普法工作情况介绍,研究普法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不断推进普法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改进学法形式,将由起初对法律条款的教育培训、分析解读,逐渐融入在工作的载体和机制建设当中,把抽象和原则性的法律条款细化为可操作性工作内容。 如,把依法组建非公企业工会和发展务工人员入会任务,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指标,集体合同与工资协商等维权协议签订数量,职工代表大会建制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组建率,劳动保护企业达标率等法律规定的指标,分解在工会的年 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