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创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有: 江铃、泰豪、方大特钢。 约 70 %的企业已经应用网络进行产品或服务营销,在线采购和在线支付的比例不断提高;约 70 %的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 B2B 网上贸易,约68 %的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 B2C 网上贸易。 南昌已建立一批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如 南昌信用网(诚信南昌 11 清晰更直观的了解我市在诚 信建设方面的工作和成效。 网站重点建立了政府、企业及个人三块信用信息查询。 还有南昌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于 2020 年底,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其主要建设功能是:搭建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 建立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共享指标体系及共享机制,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之间在线实时信息交换。 南昌拥有滕王阁、八一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绳金塔等著名景点,城外青山积翠,城中湖泊点缀,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生态环境非常优美。 南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塑造“八一英雄城”、“云水滕王阁”、“ 候鸟天香园”、“书画八大山人”、“梅岭森林都市”等城市名片,努力将南昌打造成“国际旅游观光都市、特色生态休闲度假名城、旅游区域集散中心”。 南昌的旅游电子商务也取得了进步,现建有 60 余家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旅游线路、旅游信息、景点介绍、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等服务。 但能整合旅游的吃、行、住、游、购、娱 ,及时提供具有个性化、信息化、季节化旅游产品的旅游商务网站 还 太少。 运营良好、较有特色的是 南昌农经网 和田园信息网等农业电子商务网站。 网站日均点击率在 6000 人次以上,最多高达 8000 多人次,累计点击率已超过 346 万人次 ,并同南昌农业信息网、南昌水利网、南昌气象网等一批专业性的服务网站互为补充和完善。 南昌市 已 打造了近 100 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并于 2020 年建设 2 个信息化试点县, 8个标准信息服务站,与市电信合作建设 16 个天翼村、一个 ITV 试点 12 村。 全市逐步建立了一支 200 多人的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并创立了手机短信服务“三农”平台。 电信、移动等运营商跻身农村信息化市场。 如电信建成了“信息田园”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启动了“十镇百村”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宽带已到达各乡镇,乡镇及乡镇以下宽 带网用户数正在逐渐攀升,预计在 2020 可以实现全市行政村村村具备宽带接入能力。 市移动也加紧在农村设站布点,并开通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 从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看,南昌电子商务发展虽然起点较低,又面临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的巨大挑战,但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制订扶持政策和吸引电子商务企业落户 ,另一方面推进现有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 鼓励创新,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提升 南昌市的电子商务发展 水平。 三 、 南昌市 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工作目标 (一) 总体目标 围绕着南昌市“十二 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到 2020 年,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服务体系 和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 电子商务 应用 提高南昌市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 ; 构 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经济协作体系,提升 南昌 市的经济 辐射 实力和中部地区的地位 ; 提高 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水平 ; 构筑电子商务应用惠及城市居民生活的和谐社会环境,把南昌市建设成为新兴大都市和中部区域辐射力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13 ( 二 ) 具体目标 经过 5 年的努力,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制造 企业网络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基本形成。 达到 60%以上的 规模以上 企 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70%以上的中小企业经常性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 企业间业务协同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 网上采购和网上销总额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要超过 25%和 10%。 提高 农村电子商务 应用水平 南昌市的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 在 中部省会城市 名列前茅。 要依托 农业龙头企业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 , 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 加快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通过“南昌农经网”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 江西省、中部地区 、乃至全国 的 农村企业 和 农村老百姓做好在线服务。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电子安全认证和 在线支付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广泛应用; 将 南昌 建设 成为中部区域性 现代 物流枢纽城市; 重点建设第三方信用认证机构, 在 电子商务 信用 评级标准、评级指标体系、 信用数据库、 评级机构的公信力等 方面的 建设 取得 突破性 进展。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服务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 点 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货款等 政策扶持,依靠南昌市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提供的大量技术劳动力,吸引 和培育 一批起点高、技术新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落户南昌。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信息咨询、社会调查、 14 教育与培训、数字媒体内容出版、 第三方认证、数据托管等新兴的电子商务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 四 、 主要任务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客观规律,结合南昌市产业实际 和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 ,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建设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 网上现代产业集群, 全面提升 南昌 市的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加快 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南昌市将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全面提高和优化通信网络系统质量和安全性。 完善光缆干线传输网建设、加快改造本地中继光缆网和接入光缆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 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农村 地区宽带网络全覆盖。 加快有线广播电视专用网的建设步伐,市区普及数字电视、发展高清电视, 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有效覆盖。 建设数字微波信道,实现有线、无线的优势互补。 至 2020 年,市区移动电话普及率 85%,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 3G 移动通信网络 ; 建成完善的宽带 IP 承载网, 家庭宽带普及率超过 60%;互联网人口普及率达到 65%,南昌每百户拥有计算机 70 台, 网络、通信能力、技术水平达到全国发达地区水平。 在农村地区 力争实现每年宽带入户率提高 1%,在 2020 年前, 85%的省、市“一村一品”重点示范村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 80%的农业种养大户能够利用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所有乡镇和农业产业化龙 15 头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或在市农经网、信息田园网上设立网店,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 90%以上。 (二) 普及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以 优化 大型骨干企业供应链和价值链为核心,提升 南。南昌市创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济运河输水河工程地处济宁以北,该区对外交通条件优越,京沪铁路衮州车站距济宁 30km,新(乡)石(臼)铁路在济宁区附近 跨越梁济运河。 327 国道、 105国道、 220 国道、 252 省道、 337 省道、 333 省道等公路干线均横跨本河道。 其中337 省道在本工程以东基本与梁济运河平行, 338 省道在梁济运河以西,其走向基本与河道平行,距河道约 7km,区域内尚有
总体目标 围绕着南昌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到 2020 年,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服务体 系 和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 15 电子商务 应用 提高南昌市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 ; 构 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经济协作体系,提升 南昌 市的经济 辐射 实力和中部地区的地位 ; 提高 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水平 ;
的消费者,可以说:“早上好,XX先生/小姐,很高兴再次看到你……”“您来了,这次您又需要点什么。 ”3. 对年长的消费者,可以说:“先生/女士,早上好。 感谢您的光临。 ”“您可以先看一下是否有您需要的产品……”4. 对服饰考究、气质高贵的消费者,可以说:“早上好,欢迎您的驾临”“我们这里有很多卫浴产品,供您选择……”第二节 接 近顾客到商店中来,营业员与其问候后,最关键的就是要接近他们
昌 建 设 工 程 交 易 中 心 南 昌 市 建 设 工 程 招 投 标 监 管 机 构 招标代理机构 南昌市级专家库 办 理 招 标 情 况 告 知 自行(委托)招标资格审查 发布公告(投标邀请书) 、 接受报名 编制、发放资审文件 资
努力,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制造企业网络化的生产经 营方式 基本形成。 达到 6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70%以上的中小企业经常性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 企业间业务协同能力明显增强,企业 网上采购和网上销 总额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要超过 25%和 10%。 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南昌市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在中部省会城市名列前茅。 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