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接受社会监督。 (七 )、明确分级监管。 廉政风险等级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监管。 对一级风险中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岗位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机关直接监管,其它岗位在单位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单位主要领导和纪检监察机关重点监管;对二级风险等级中的单位领导班子副职岗位,在单位主要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管,其它廉政 风险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纪检监察机关定期开展检查、测评和考核。 对三级廉政风险由内设部门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 第二阶段:制定防控措施( 8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 (一)、规范工作流程。 对照法律法规和机构职能“三定”方案,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单位部门和岗位权力事项自下而上进行清理规范,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 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规定的职权,原则上取消,确因工作需要保留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加以设定;虽有法律法规依据但却不切实际或实际中不需要的职权,要尽可能取消。 进一步削减审批项目, 精简办事环节,防止已压缩的权力事项扩张、已取消的事项反弹。 针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编制岗位职权目录、制度目录和业务流程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优化权力运行程序,固化工作流程。 (二)、完善工作制度。 主要是通过合理配置权力,加强有效制衡。 以落实和修订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根本,根据不同的廉政风险等级,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重点抓好民主决策、岗位职责、程序控制、干部管理、职务消费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保障制度有效执 行的科学机制,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不断完善决策机、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对风险较高的重大事项决策权、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监督权等,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合理分解,强化制约监督。 对重要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应按规定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制定权力行使特别是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规范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过大产生廉政风险。 (三)、建立防控机制。 针 对查找的岗位风险点,以最大的限度降低岗位风险为目标,针对查找确认的岗位风险点,从权力分解是否 科学、权限界定是否明确、岗位职责是否清晰、操作流程是否严密、制度规定是否完善、监督管理是否存在疏漏等方面,构建前期有预防、中期有监控、后期有处置的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规范机制。 针对不同工作岗位风险点,进一步重新审视上级及有关法规规定在本单位落实执行情况,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议事规则、办事流程,保证本单位人员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有所遵循;重新审视本单位现在制度规定对风险点的覆盖能力,并予以补充完善, 减少约束盲点;着力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状况,切实提高制度规定的执行力。 ,建立健全风险信息反馈机制。 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构建信息反馈系统,随时掌握各岗位风险点信息。 发挥信访举报渠道作用,科学分析并及时处理信访举报反映问题;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尽最大可能,向行政相对人公开有关政务事项的法规依据、办事流程,方便群众监督;主动建立与行政相对人和服务对象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不定期采取回访座谈、问卷调查、明查暗访等形式,了解各个岗位风险点有关制度规定执行情况,及明化解风险信息。 有 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建立政务软件管理系统,提高系统风险点及有关重点管理事项的覆盖能力,保证风险信息反馈的客观、准确、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