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研究生 阶段 打通培养 ,采用 3 “ 3+1+1+1( 2)”模式。 其中 3 年为在校本科课程学习阶段; 本科期间 累计 1 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 1 年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累计 12 年 结合企业课题、实行双导师制完成研究生 学位论文。 本科学习阶段实行分流和淘汰,对不适应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可重新选择回原专业普通班 完成学业。 对于优秀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对于排名居后、 但 成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并授予相应学位。 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期间,均有到海外高水平大学或企业深造的机会。 学籍管理 在试点初期, 实验班本科生阶段学籍管理执行《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进入实验班后按实验班培养方案选课、参加实践环节和毕业环节,并进行考核。 本科阶段对不适应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可重新选择回原专业普通班。 成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达到学士水平者授予学士学 位。 研究生阶段学籍管理执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实验班均独立设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由年级辅导员负责,单独计算工作量。 实验班成立党、团支部,配备学生干部。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要求与普通班级相同,奖、助学金指标单列。 待试点 12 年积累管理经验后,就工程实验班制订专门的学籍管理制度。 实验班单设班主任,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培养方案 明确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培养方案。 通过开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查、与共建单位的紧密合作等途径,加强对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研究,以国际 和 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标准 ”为基本依据,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 研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创新工程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构建 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结合社会和企业 的实际需要 设置课程体系 ,开设侧重工程技术培养训练的课程, 将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 根据学校的 学科专业 优势 与特色 拟 建立 “四 模块 三层次”的 课程 与知识技能体系。 四个模块: 化学工程与技术类、生物化工与技术类、化工过程 机械类和化 4 工自动化类。 每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