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养模式。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教材及课件,共同进行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努力实现 “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 ”融为一体、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融为一校企合作 能力分解 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教学实施 工作过程岗位需求 专家论证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教学条件建设 学生职业技能 学校 产业联盟 学生评价 社会评价 专业建设 理事会 14 体、 “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 ”融为一体、 “教学课堂与生产车间 ”融为一体、 “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 ”融为一体、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融为一体。 基于 岗位需求 优 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化学制药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开展行业调研,做好专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深化 “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 “培养掌握化学药物的合成工艺、质量检验等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化工等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制药生产合成、分离、纯化、制剂、检验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 ( 1) 行动领域的化学制药生产基本过程、岗位群分布 分析。 图 2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主要的岗位群 生产过程 精、烘、包过程 原料 产品分离过程 化学 反应过程 化学原料药 检验、配料、输送 合成( T、 P控制) 萃取、蒸发、过滤、离子交换 、蒸馏、沉淀、吸附、膜分离 重结晶、色谱分离 热干燥、冻干、包装 检验、入库 普通环境 洁净环境 制剂过程 片剂、胶囊、颗粒剂、粉针剂 岗位群 15 ( 2)基于岗位群分析的人才培养方案 图 3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意图 推行 双 导师制,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 “双导师制 ”是指校内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度。 校内专业导师即为传统意义上的 校内专职 教师,企业导师是校外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双导师制的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共同培养学生。 实施方案:聘请校内外的教研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导师, 并建立导师资源库,实现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 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训练,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实训研发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导师指定的专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从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培养学生 的职业岗位技能。 将 制药行业标准和规范、医药化工类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有机融合在培养方案 中,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在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中,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管理与考核 ;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 药物合成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 制药 过程与装备、仪表及自动化、 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 、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 药物分析技术、 现代检测技术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 、 大型 仪器仿真 技术、 药物化学 、微生物技术 „„ 有 机 化 学、 工 程 制图 与CAD、 药用 高分子材料 、 安全生产知识 、文献检索 „„ 顶岗实习(主要 是连云港几家大型制药有限公司以及泰州医药基地制药厂) 第一至五学期 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化学药生产能力培养主线 化学药 检测 能力培养主线 基础素质及拓展 职业 岗位适应能力 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人才 第六学期 16 从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实施 “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 ”的工作理念,将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以课堂教学、创业竞赛、创业基地和社团建设等为抓手,着力推进创业教育。 不仅传授大学生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更注重转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思路,把创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选择,培养学生可以作为未来创业者、领导者的开拓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 4 双导师制工作示意图 化学制药技术 专业 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进度 见表 3。 校企合作 双导师合作分配任务 校 内导师 学 生 企业导师 专兼结合 校企合作 “双导师制 ” 项目教学 创新训练 顶岗实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素养 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拓展职业技能 实现100% 双证书 实现顺利就业 17 专业调研 开发项目组课程开发 岗位能力分析 质量评估 课程标准 多方评价 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人员 会同行业企业相关人员 颁布实施 表 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 进度 时间 内 容 2020 年 、岗位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2.“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 3. 建立导师库。 2020 年 ;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2020 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2020 级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并实施;。 4. 召集双导师总结会,分析经验与不足。 重构 “基于典型化学药物生产过程 ”的课程体系 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分析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 ——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体系构建 ——教学情景创设 ——课程标准制定 ——评审反馈修改 ——课程实施,开发 “基于典型药物生产过程 ”的课程体系。 ( 1) 确定岗位核心能力 定期召开专业 建设理事 会会议,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及企业发展的动向,通过 调研,聘请行业专家、医药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及职业研发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化学制药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 开发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对职业行动领域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开发流程见图 5,行动领域的职业发展规律分析见图 6。 图 5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18 图 6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行动领域的职业发展规律分析 ( 2) 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 系 以医药化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药物的合成、复配、分离和分析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析和确定岗位能力,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在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医药化工产品的发展重点与发展趋势, 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合理设置项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 做到: ① 课程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 ②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将知识点、技能要求与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突出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岗位针对性。 ③ 依据完整 化学制药 生产过程 , 强调实践性,制定工学结合特色的高职化学制药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并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确定新一轮计划的实施,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的构建图见图 7。 工作起点 岗位操作工人 班组长 工段长 车间主任 工作层次 工程师 中级工 职业资格 高级工 技术员 19 图 7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图 重塑课程标准 根据专业岗位群的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 进行课程重塑,制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 开发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型课程 制剂岗位 原料准备: 成分分析与评价 生产检验与检测 化学 合成 过程 制剂过程 分离岗位 根据体系特点,选择合理的分离方法和设备,正确操作,生产合格的产品。 如: 萃取、蒸发、过滤、离子交换、蒸馏、沉淀、吸附、膜分离 、 重结晶、色谱分离 等。 分析岗位 片剂、胶囊、颗粒剂、粉针剂; 根据客户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加料顺序、设备配制产品,并进行配方优化 职业方向模块 药物化学 实用技术 药物合成技术 现代检测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分析技术 药用 高分子材料 制药 过程与装备 医药化工综合实训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安全生产知识 药物分离及纯化 合成岗位 检验、配料、输送 分析岗位 将原 料 按一 定 比例、数量加入 反应器内,按工艺操作规程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 通过一系列单元反应,生成 产物。 通过操作各种专用检测装置 对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性能进行测定,为生产提供依据。 原料预处理 质量控制 专业 基础 模块 无机与分析化学 微生物学 技术 有机化学 仪表及自动化 制药过程单元操作 化工制图与 CAD 产品分离 与精制 : 得到 化学原料药 精、烘、包过程 热干燥、冻干、包装 、 检验、入 库 项目化 原料药生产技术 准备工作 分析技术与评价 制剂制备技术 生产过程及生产任务 职业 岗位 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 20 以化学制药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实践为背景,校企合作开发 6门立体化创新型课 程。 具体 课程 为 药物合成技术 、 药剂学 、 药物分析技术 、 现代检测技术 、 药物化学 、 化工原理。 开发 校企合作教材 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生产性的实习融入其中,创立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框架、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材模式, 聘 请企业专家参与校本教材建设,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工艺,将课程内容和职业技术标准有机结合,与合作企业联手共同编写特色教材。 建立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音像教材、网络教材、案例教材、实践模拟教学软件等为一体的 立体化教材 体系,组织申报 “十二五 ”规划教材。 三年内,完成组织本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共同编写化学制药技术专业 《医药化工综合实训》等 核心教材,把《有机化学》和《药物分析技术》等建成校企合作的省级精品教材。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 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省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共享型 化学制药技术 专业教学资源库( 网络教学课件、工程实践录像片、案例、网络自测题库等), 主要包含网络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库、行业资源系统、职业技能仿真训练、 答疑系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认证系统、资源库网络管理运营维护系统,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平台,也 为其它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