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点总结内容摘要:
骤 (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考点 2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 bkxy ?? ( k, b是常数, k ? 0),那么 y叫做 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 bkxy ??中的 b 为 0 时, kxy? ( k 为常数, k? 0)。 这时, y 叫做 x 的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 bkxy ?? 的图像是经过点( 0, 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 kx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 0, 0)的直线。 k 的符号 b 的符号 函数图像 图像特征 k0 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 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 第 9 页 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 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 K0 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y 随 x的增大而减小 b0 y 0 x 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 y 随 x的增大而减小。 注:当 b=0 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 kxy? 有下列性质: ( 1)当 k0 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2)当 k0 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 bkxy ?? 有下列性质: ( 1)当 k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2)当 k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 kxy? ( k? 0)中的常数 k。 确定一 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 bkxy ?? ( k? 0)中的常数 k 和 b。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考点 2反比例函数 第 10 页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xky?( k 是常数, 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 1??kxy的形式。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 0 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0,函数 y? 0,所以,它的图像与 x 轴、 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 )0( ?? kxky k 的符 号 k0 k0 图像 y O x y O x 性质 ① x 的取值范围是 x? 0, y 的取值范围是 y? 0; ②当 k0 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① x 的取值范 围是 x? 0, y 的取值范围是 y? 0; ②当 k0 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 第二 、 四 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 增大。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 解析式 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 xk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 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 )0( ?? kxky 图像上任一点 P 作 x 轴、 y 轴的垂线 PM, PN,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 S=PM? PN= xyxy ??。 kSkxyxky ???? ,?。 考点 2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 )0,(2 ???? acbacbxaxy 是常数,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0,(2 ???? acbacbxax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第 11 页 二次函数 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bx 2??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 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 ( 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 M,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 2)求抛物线 cbxaxy ??? 2 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 A,B 及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 C,再找到点 C 的对称点D。 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 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 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 C 及对称点 D。 由 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 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 A、 B,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点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 1)一般式: )0,(2 ???? acbacbxaxy 是常数, ( 2)顶点式: )0,()( 2 ???? akhakhxay 是常数, ( 3)当抛物线 cbxaxy ??? 2 与 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 次好方程 02 ??? cbxax 有实根 1x 和 2x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 ))(( 212 xxxxacbxax ????? ,二次函数 cbxaxy ??? 2 可转化为两根式 ))(( 21 xxxxay ???。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考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即当 abx 2?? 时,a bacy 44 2??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21 xxx ?? ,那么,首先要看 ab2? 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 21 xxx ??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 x= ab2? 时, a bacy 44 2??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 21 xxx ?? 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 2xx? 时, cbxaxy ??? 222最大 ,当 1xx?时, cbxaxy ??? 121最小 ;如果在此范围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 1xx? 时, cbxaxy ??? 121最大 ,当 2xx? 时, cbxaxy ??? 222最小。 考点 3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 数的性质 第 12 页 函数 二次函数 )0,(2 ???? acbacbxaxy 是常数, 图像 a0 a0 y 0 x y 0 x 性质 ( 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 2)对称轴是 x= ab2? ,顶点坐标是( ab2? ,abac44 2? );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 x ab2? 时, y 随 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ab2?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 ( 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 x= ab2? 时, y 有最小值, a bacy 44 2??最小值 ( 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 ( 2)对称轴是 x= ab2? ,顶点坐标是( ab2? ,abac44 2? );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 x ab2? 时, 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ab2?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 ( 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 x= ab2? 时, y 有最大值, a bacy 44 2??最大值 二次函数 )0,(2 ???? acbacbxaxy 是常数,中, cb、a 的含义: a 表示开口方向: 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b 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 x= ab2? c 表示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坐标:( 0, c )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坐标。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 ac4b2 ??? ,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 x 轴是否有交点。 当 ? 0 时,图像与 x 轴有两个交点;当 ? =0 时,图像与 x 轴有一个交点; 当 ? 0 时,图像与 x 轴没有交点。 第 13 页 补。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相关推荐
分头编写教案,为第二次集体备课作准备。 第二次集体备课重点放在教法、学法设计上和重难知识点的突破上,以说课的形式对个人编写的教案展开讨论,修改、补充、完善。 为保证集体备课扎实有效,业务教干和骨干教师组成课堂教学指导评价小组,实行学科包扶制度,参与并指导包扶学科的集体备课,指导教师编写教案。 实效性的集体备课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感到获益匪浅。 ( 3)搞好备课研究,进行教案改革。
点复习填空八年 级上册 ,,第一章 ,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 , ,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乒晦似点拈避旦梦应见肠硝猫租挑意檬凭劈糊仕屎奎省艺踊蛙南履囤狼踪月碘疟征芯驾姥叛笼野子竹咋驯休歉拢荆漾免塞 萌简躇演啡彭闪考瓮奸窗 (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
aner 32) sidewalk 33) crosswalk 34) straight Ⅱ .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1) Haidian Theater 2) go along 3) Peking University 4) I’ m new here. 5) You can’ t miss it. 6) a ticket for speeding Topic 1
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 ( 1) “边角边 ”简称 “SAS” ( 2) “角边角 ”简称 “ASA” ( 3) “边边边 ”简称 “SSS” ( 4) “角角边 ”简称 “AAS” ( 5) 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 HL)。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 含条件
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