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段线smw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程量 明挖区间 有Φ 850 搅拌桩 约 3732m3, U 型槽段有 Φ 850 搅拌桩 约960m3。 根据不同桩型的施工效率计算, 明挖区间 总施工天数为 35 天, U 型槽 总施工天数为 11 天。 计划投入 1 台套钻孔桩机械设备,由于受目前村民便道及 U 开本槽交地的影响, 明挖区间 ③ ~ ⑦ 轴可施工, 施工工期为 28 天 , 明挖区间剩余部分及 U 型槽 拟定施工工期为 18 天 , 不 考虑 退场 、机械维修及转场等因素。 工期保证措施 工程特点及工期制约因素分析 三轴搅拌 桩 机施工场地平整 、 加固 、 施工线路等 因素 的 限制影响 施工 工期,使前期工作量 相对集中,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尽早开工,同时,必须 投入 足够的资源 10 保障。 工程技术间歇对 工期的影响较大。 出入段线明挖区间与 U 型槽交接处为章潘桥村村民便道,为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施工的持续进展,提前与业主及村委会沟通,做好道改措施。 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建立精干、务实、高效的项目领导班子 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精、技术好、组织能力强的项目领导班子,全权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实行值班经理制,保证管理到位,及时使得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完工。 主动协调,争取早开工以保障工期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接口协调管理小组, 设专人负责 与相关的其他施工单位、设计部门、业主等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 ⑵积极与业主和 各施工单位 沟通协商,解决施工场地等问题。 加强组织管理保障工期。 ⑴成立高效运行的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 的 主要施工 负责 人和管理人员均由参加过 类似 工程施工的人员组成,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施工经验组织施工。 ⑵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施工的统筹、协调和控制工作,抓好工序衔接和关键工序。 ⑶ 工 地每天由工程技术部门召开各作业班组计划会,落实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第二天工作计划。 每周组织召开周进度计划大会,项目经理参加,落实当周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下周工作计划,重大问题及时报公司组织协调实施。 ⑷ 全面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与分阶段保工期奖,将职工的经济收入与生产质量、进度、安全直接挂钩,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 强化资源调配保障工期 ⑴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提前做 好材料与机械设 备 及其备配件租用和 购买合同的签订工作, 保证材料设备提前 到 位,避免 停 工待料。 ⑵ 生产计划中必须附有详细的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的供应计划,且必须保证满足进度计划实现的要求。 ⑶ 根据每天的进出料和用料记录等详细资料,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使材料与设备供应满足进度计划的均衡性要求。 ⑷ 检查和调节好施工中劳动力、机具和物资供应的不平衡情况。 11 优化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期 ⑴注重依靠科技 进步,采用新技术,对影响施工进度技术难题,组织攻关, 优化施工方案, 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开展小改小革活动,提高施工进度。 ⑵ 充分熟悉 施工图纸,对拟定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及方法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做到统筹组织、 做到突出重点、 全面安排,确定总体目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工期控制点,制定分阶段措施保证工期。 ⑶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和不断优化,确保施工生产科学合理地有序进行。 ⑷灵活运用成熟施工工法,确保工期建立在技术先进、措施有效的基础上。 ⑸合理地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劳 动效率等,充分满足工程所需的人、财、物要求。 ⑹ 根据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度、施工难度、外部因素等特点,提前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工序间交叉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攻克难点,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等生产因素。 ⑺ 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将进度工期与责任人的利益挂钩,及时兑现奖罚,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井然有序 ⑴严格坚持落实每周工地施工协调会制度,作好每日工程进度安排,确保各项计划的落实。 ⑵实行奖 罚 机制 , 对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实行工期风险抵押制度,制定工期奖罚措施; ⑶制定各工序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努力实现施工作业,施工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使施工生产有条不紊。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 对各项工作制约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提前做好各阶段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安排工序的交叉和平行作业。 采取措施,确保工期 加强与业主及 其他 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并积极配合, 以 保证三轴搅拌 桩 按计划进度施工。 按倒排工期法安排施工进度 考虑本工程具有 搅拌 工作量大等特点,在施工安排上,按倒排法安排工程工期,并 12 尽量提前 三轴搅拌 桩 的完成时间 ,加强与业主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并积极配合。 采取措施,缩短技术间歇时间 合理分块、多工作面施工 进行风险预测,提高应变能力 制定风险预防与规避措施,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保证施工安全,减少突发事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提高风险时期的应变能力。 加强技术管理 ( 1) 提前做好图纸会审 交底 工作,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耽误施工。 ( 2) 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生产计划,建立生产分析会议制度 ,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与施工监理程序,准确掌握施工要求的标准与程序;提前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及时提交竣工验收。 ( 3) 搞好工程的统筹、计划工作,制定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 4)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优化 资源配置 (1)开 工前做出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根据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订货加工,同时严把原材质量关,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2)按进度计划配足各道工序 施工机械设备, 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 机械设备安排与使用计划 按照“先进适用、合理配置、满足需要、略有富余”的原则,配备施工机械设备及材 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 配备计划详见表。 具体要求如下 1.结合工程和工期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编制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型号 已使用年限 计划进场时间 一、 三轴搅拌 桩 施工机械 1 三轴式连续墙钻孔机 1台 ZLD180/853 2 2 桩架 (与桩机配套) 1台 ZKD853 2 13 3 自拌系统 1台 BZ20 2 4 皮带式空气压缩机 1台 V06/8 2 5 泥浆泵 2台 BW250 2 6 徐工 30T汽车 吊 1台 徐工 二 、测量仪器设备 1 全站仪 1 台 TCR1201+R400 1 2 光学水准仪 1 台 NA2 1 2.根据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按计划、按期进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进场机械设备应保持较高的完好率,并按规定定期保养 劳动力安排与使用计划 劳动力安排与使用计划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相应的施工总体规划及相应的工程数量,科学、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加强各队的管理和协调,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并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及时调配相关人员,确保工序按期有序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本工程实际用工量需求及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2.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教育,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及安全的技术规范,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3.施工人员进场后,应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全面考虑衣、食、住、医等方面的问题,使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三轴搅拌 桩 劳动力配置 表 SMW 工法桩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工种 数量 三轴搅拌桩机 操作工 2 人 14 起重指挥 2 人 机器操作工 4 人 电工 2 人 电焊工 4 人 吊车司机 2 人 普通工 6 人 浆液配制工 6 人 挖机司机 2 人 施工管理 2 人 合计: 32 人 注:本计划表是以 台班 为基础 制订 第 3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本工程 是杭州地铁 2号线 一期 SG21 标工程出入段线 , 包括明挖区间和 U 型槽, 围护结构采用 SMW 工法 Φ 850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 H 型钢 ,基坑施工至设计标高 后 H型钢起拔回收。 三轴搅拌桩施工 一、 施工准备 施工前做好 场地平整 、 清理障碍物 、铺设走道板 ; 拼装 桩机 完成 的 同时安装灰浆制备系统包括工作平台、制浆设备及泵送设备、灰浆流动制备站。 做好管线连接工作,最后进行机械调试。 二、 施工机械选择 在 重力型 桩 机上安装 ZLD180/853型三轴搅拌机成桩,成桩后 重力型 桩 机移到下一桩位施工 ; 在搅拌下沉过程中,利用 9m3空压机压缩空气使周围土体松散,保证水泥浆液与周围土体充分接触,提高成桩的强度和防水性能,水泥浆液采用 200L/min 压浆 机注入。 三、 工艺流程 : 工艺流程 如 图。 15 16 图 SMW 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 主要工序及 施工要点 场地回填平整 及地下障碍物探察 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 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路面和地下障碍 ,同时 将 施工区域内夯实加固,铺设走 钢 板, 确保 施工场地路基承重荷载需能满足 25 吨吊车及重 力 型桩架行走要求。 测量放线 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 放样定位后做好 施工放样报验 单,并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 确认无误后方可 进行施工。 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采用 PC200 挖掘机开挖导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导槽尺寸要求中心线两侧宽各 ,深 ~ (如示意图) ,在施工中随打随挖,保证搅拌机施工时涌土不外溢,挖出的余土和废浆液应及时处理,以保证 SMW 工法桩正常施工 ,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17 图 沟槽开挖示意图 定位型钢放置 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 200mm 200mm,长约 ,按型钢尺寸做出型钢定位卡,以保证型钢插入垂直度。 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 300mm 300mm,长约 8~ 20m,在型钢上作出 一个标记,便于施工中找桩位。 三轴搅拌 桩孔位定位 三轴搅拌桩三轴中心间距为 1200mm,搭接 250mm。 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 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桩机就位 由当 值 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先撒白灰线作为路基箱的基准线,然后挖机根据灰线铺设路基箱或钢板,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严禁碾压电缆和气浆管 ; 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确认桩位无误后桩机就位。 桩机垂直度校正 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线锤对钻杆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水泥浆液拌制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 100m2水泥库,制作施工用的水箱 10m3 18 一个,在 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拌工作。 水泥应送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 (根据施工情况在 ~ 范围内调整),每立方搅拌水泥土水泥用量为不少于 360kg,拌浆及注浆量以每钻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注浆压力为 ~ Mpa,以浆液输送能力控制。 ( 8) 三轴搅拌机下沉与提升 根据设计要求深度,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两次喷浆工艺),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 根据 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 ,搅拌桩下沉速度不大于 ,提升速度不大于 , 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 H 型钢插入 根据设计要求,本支护结构的部分 H 型钢在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必须全部拔出回收。 H 型钢在使用前必须涂刷减摩剂,以利拔出,要求型钢表面均匀涂刷减摩剂,厚度不小于 1mm。 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 徐工 30T吊机应立即就位,准备吊放 H型钢。 ,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 H型钢顶标高的高度差确定吊筋长度,在型钢两腹板外侧焊好吊筋( 焊 Φ 12 筋 ),误差控制在177。 5cm 以内。 型钢插入水泥土部分均匀涂刷减摩剂。 200mm 处 、 孔径 400mm 的中心圆 孔,装好吊具和固定钩,然后用吊机起吊 H 型钢放在型钢定。出入段线smw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的基本准则是 弱区先变形,变形区为弱区。 单位挤压力的表达式为P= F/A。 冲裁力是 凸模 对板料的压力。 设计冲孔模时以 凸模 为基准,间隙取在 凹 上。 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内侧时凸凹模尺寸计算以 凸模 为基准 在 JB23- 63 型压力机的型号中, 63 表示 最大压力为 63KN。 上模板与导套的配合为 过盈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为 间隙。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道上的水汽、冰霜,并要预热,使被焊母材有手温感,预热范围应以焊口为中心,两侧不小于壁厚的 3— 5 倍。 管道焊接前需对管端口加工坡口。 焊接应使焊后管道达到横平竖直,不能有弯曲、搭口现象。 管道、管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 求文件规定,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可按规范 GB5023597 的规定确定。 制冷系统管道坡口形式常采用 V 型坡口(见下图)。
: ____ 电话: ____协助人员: ____ 电话: ____ 宴会负责人: ____ 电话: ____ 协助人员: ____ 电话 ____ 外景摄像负责人: ____ 电话: ____ 协助人员: ____ 电话 ____ 婚庆公司负责人: ____电话 ____ 第二部分 一、新郎早 ___时整理仪表, ____时前返回。 二、新娘早 ___时至 ____处化妆, ____时前返回。
等距离点焊在加劲箍上,主筋根据本节所在位置考虑钢筋接头错开或同一断面布置,钢筋接头相互错开 35d,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不超过全部钢筋面积的 50%。 桩顶主筋锚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小于 30 倍主筋直径。 在主筋与加劲箍点焊牢固后,套入螺旋箍,螺旋箍与主筋点焊。 螺旋箍间距按图纸要求布置。 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70mm。 保护层厚度, 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铁垫件
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 ) 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控制材料送进时的导向。 ( ) 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 ) 精密冲裁的主要条件是:压板带齿形凸梗(齿圈)、凹模(落料)或凸模(冲孔)带小园角、间隙极小、压边力和反顶力较大。 ( )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 )
和 毛刺带 四个明显区域。 落料凹模在下半模称为 正装 复合模,结构上有 三 套打料除件装置。 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 倒装 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 正装 复合模,其中 正装 复合模多一套打料装置。 要使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使 模具压力中心 与模柄的轴心线 重合 (或偏移不大)。 冲模的装配是模具制造的关键工序,其要点有:( 1)要合理选择装配 基准件 ,( 2)要合理选择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