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内容摘要:
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 ) 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控制材料送进时的导向。 ( ) 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 ) 精密冲裁的主要条件是:压板带齿形凸梗(齿圈)、凹模(落料)或凸模(冲孔)带小园角、间隙极小、压边力和反顶力较大。 ( )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 ) 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 ) 冲 裁力较大的冲裁模,凸模或凹模只用螺钉固定在模座上即可。 ( ) 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退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大。 ( ) 冲裁变形过程中,微裂纹最早出现在凹模端面。 ( ) 1冲裁模的间隙应当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 ) 1在降低冲裁力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 ) 1当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时,其总工艺力为 P∑ = P+P 卸 +p 推。 ( ) 1标准件就是从标准件厂购买来直接装配在模具上的,不需要进行任何加工的零 件。 ( ) 三、选择题 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 A、侧面压紧条料 B、对卸料板导向 C、控制条料送进时的导向 D、控制进距(送进时的距离)实现定位。 冲裁模的间隙应当 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在连续模中,条料进行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 而生产效率高时,一般选用 定位较合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
相关推荐
等距离点焊在加劲箍上,主筋根据本节所在位置考虑钢筋接头错开或同一断面布置,钢筋接头相互错开 35d,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不超过全部钢筋面积的 50%。 桩顶主筋锚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小于 30 倍主筋直径。 在主筋与加劲箍点焊牢固后,套入螺旋箍,螺旋箍与主筋点焊。 螺旋箍间距按图纸要求布置。 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70mm。 保护层厚度, 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铁垫件
程量 明挖区间 有Φ 850 搅拌桩 约 3732m3, U 型槽段有 Φ 850 搅拌桩 约960m3。 根据不同桩型的施工效率计算, 明挖区间 总施工天数为 35 天, U 型槽 总施工天数为 11 天。 计划投入 1 台套钻孔桩机械设备,由于受目前村民便道及 U 开本槽交地的影响, 明挖区间 ③ ~ ⑦ 轴可施工, 施工工期为 28 天 , 明挖区间剩余部分及 U 型槽 拟定施工工期为
的基本准则是 弱区先变形,变形区为弱区。 单位挤压力的表达式为P= F/A。 冲裁力是 凸模 对板料的压力。 设计冲孔模时以 凸模 为基准,间隙取在 凹 上。 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内侧时凸凹模尺寸计算以 凸模 为基准 在 JB23- 63 型压力机的型号中, 63 表示 最大压力为 63KN。 上模板与导套的配合为 过盈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为 间隙。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和 毛刺带 四个明显区域。 落料凹模在下半模称为 正装 复合模,结构上有 三 套打料除件装置。 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 倒装 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 正装 复合模,其中 正装 复合模多一套打料装置。 要使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使 模具压力中心 与模柄的轴心线 重合 (或偏移不大)。 冲模的装配是模具制造的关键工序,其要点有:( 1)要合理选择装配 基准件 ,( 2)要合理选择装配
需要多次弯曲的弯曲件,弯曲的次序一般是 C , 前次弯曲后应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 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 A 、先弯中 间部分,后弯两端 B 、先弯成 V 形,后弯成 U 形 C 、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 78. 圆孔翻边,主要的变形是坯料 A A、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B、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C、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D、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79.
宽 +2W2 取:步距 = 件 =12; W2= 冲裁性质 工作尺寸 计算公式 凹模尺寸注法 凸模尺寸注法 落料 Dd=(Dmaxx△ )£ +d + + + 凸模尺寸按实际尺寸配置,保证双边间隙 冲孔 + 2+ 3+ dp=(dmaxx△ )£ p 凹模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置,保证双边间隙 6 B2=+12+ = mm ( 2)凸模长度 L1 的确定 凸模长度计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