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新旧对比内容摘要:

交通 :≥ ,重交通 ≥ MPa,中轻交通 ≥ MPa (原规范二级及以下 MPa),高速 、 一级:极重≥ ,重交通: ≥ MPa,中轻交通: ≥ MPa。 ( 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外加混合料质量 12%的水泥。 水泥稳定类材料强度要求较高时 .宜采取控制原材料技术指标和优化级配设计等措施,不宜单纯通过增加水泥剂最来提高材 料强度。 ) 18: 强度试件径高比为 1: 1。 稳定细粒材料的直径 应为 100mm【原】 50㎜ . 中、粗粒材料直径 应为 150mm。 19:明确 材料粒径规格: A: 细粒材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 16mm的材料。 B: 中粒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 16mm,且小于 C: 粗粒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 的材料。 20:强度数据处理时,宜按 3 倍标准差的标准剔除异常数值,且同一组试验样本异常值剔除应不多于 2 个。 21:水泥稳定材料的级配更细化。 22:增加 了当 采用水泥稳定 时 ,被稳定材料为粒径较均匀的砂时,宜在砂中添加适量塑性指数小于 10 的黏性土、石灰土或粉煤灰,加人比例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添加粉煤灰的比例宜为 20%一 40%。 23:增加 了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 的 级配推荐,并针对高速 、 一级、二级及以下分类,用筛更多,混合料密实时也可采用 CB3 级配 (宜用于极重、特重交通荷载基层,抗裂级配 )高速一级 通过 ㎜ 含量高限由 7%降到 5%,下降 2%, CB3 级配 降为 3%0。 )。 同一粒级筛孔通过率相比较有适当变大,即级配适当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