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制度模板内容摘要:

收单)填写费用报销单。 差旅费:于返回 3天内必须报销,由部门经理审核票据的合理性并在报销单上随同差旅者签字认证,后至财务核销借款。 各单位经理报差旅费凭报销单经大区总裁审批后到财务核销借款。 对 3天内无故不及时报销的,财务部应催办一次,仍不办理者,财务部有责任 从其当月工资和奖金中扣除。 试用人员出差借款须由经理担保,视同经理借款。 业务费用:所有业务费用票据须开明细发票,经手人须在票据背面签字。 各单位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使用业务费用,任何人不得用于除业务需要以外的个人消费。 业务招待费须有两人以上签字并注明时间及招待客户名称;加班用餐费须有全体用餐人签字;交通费须注明起始、地点及原因;礼品费须注明所送人名及礼品名称、数量;快递费单据上请注明客户名称。 所有费用均计入部门成本。 未按规定填写说明或签字的,财务人员应将报销凭证退回并说明原因。 超计划报销手续 必须有审批报告,其它同计划内报销手续一样。 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 为保证公司差旅费的合理使用,规范差旅费的开支标准,特制定此规定,具体如下: 出差人员是指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离开本市一天以上进行各项公务活动的员工。 出差人员出差需持有经部门经理、运营中心、公司总经理签字的《出差申请表》。 申请表中需注明部门名称、出差人姓名、出差时间、出差地点、出差事由、 出差来回乘坐交通工具、预计差旅费金额,报总经理审批,凭申请单办理借款和报销手续后将申请单交运营管理中心存档。 3) 报批手续: 一般人员出 差,在特殊情况下需乘飞机,必须有总经理审批同意,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工出差到外地,可预借一定金额的差旅费。 出差回来后凭单据在三日内报销,逾期不报销者,将从工资中扣除所借款项。 出差人员的住宿费、市内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实行定额包干(详见后附差旅费报销标准),由出差人员调剂使用,节余归己、超支不补。 出差乘坐火车,一般以硬卧为标准,如买不到硬卧票,按硬座票价的 60% 予以补助。 出差期间的交际应酬费,须事先请示总经理特批。 往返机场、车站的市内交通费准予单独凭车票报销(不 含出租车费用)。 出差参加展示会的运杂费、门票等准予单独凭票报销;对于到外地参加会议、展览、及其他活动的人员食宿及其他费用由对方负担的,不得在公司报销路费并领取补助 . 出差或外出学习、培训、参加会议等,由集体统一安排食宿的,按其统一标准报销,不享受任何补助。 1 出差补助天数的计算方法: 1) 出发日补助计算:以有效报销车票或飞机票的准确开车或起飞时间为准:上午 12: 00前出发的可享受全天补助; 12: 00后出发的,当日不能到达目的地的,可享受半天补助; 12: 00后出发的,当天到达目的地的并住宿,可享受全天补助; 2) 到达日补助计算:以有效报销车票或飞机票的准确开车或起飞时间为准:上午 12: 00前返回的可享受半天补助; 12: 00后返回的可享受全天补助。 1 出差天数的计算方法:按照实有天数计算。 1 费用核算:公司所有人员出差费用均计入各部门成本。 1 其它 1) 报销 差旅费时,应提供出差期间相应票据(如住宿费、市内交通费、餐费等),以便财务部进行帐目财务处理。 如无法提供相应票据,日补助超过 30元以上的部分将由财务按国家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 凡购买打折机票的(票面有不得签转更改字样的),在报销时必须按打折后的实际价格填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后将加倍扣还。 附件: 差旅费报销标准 职务 一般地区费用标准(元 /天) 特殊地区费用标准(元 /天) 总经理 280 380 事业部 /职能部门总经理(主任) 240 320 部门经理 220 280 部门副经 理 /主管 180 230 一般人员 160 200 事业部副总经理 /职能部门副总经理(副主任)与部门经理补助标准相同; 经理助理、行政主管等享受主管待遇。 往来帐务管理制度 一、应收帐款管理 (一)收款方针 业务人员在公司为其客户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或劳务后,应及时把广告认定单交由客户确认,并及时催收款项。 收款时间:次月 13日前。 (注:数据入网要求一次收回合同所签订的金额)。 回款方式:转帐支票,非远期、空头或错误支票;现金;抵实物,(所抵实物必须为公司需要或对方企 业濒临破产无法收回所欠款项,并且要有公司总经理的批示)。 严禁市场员垫付业务款,否则公司除追收客户款,没收市场员所垫款项,并通报批评。 部门人员调动或离职等,部门经理必须监督其业务款项的回收及移交,必须填写移交清单一式四份(一 份交财务、一份部门留存、移交人接受人各执一份),移交人、接受人、监交人及财务部相关统计人员均应签字,并报财务备案。 接受人应核对帐单金额及是否经过客户确认。 (二)未回款考核办法 未回款处罚 1)由于业务人员失职造成的未回款,扣全额; 2)由于公司内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