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工作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了登记发证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我区 2020 年开展了 1: 5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对农村土地权属界线进行了实地调查,镇、村、组之间都签订了权属界线协议书。 2020 年开始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我局根据村组合并和区划调整情况,对村组界线、名称作了修改。 这些调查成果为本次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但由于村组合并、人员调动等原因,不少地方存在着指界人员不完全熟悉情况, 指界不准确的情况。 为提高此次确权登记发证的准确率,我们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成果资料为基础和依据,打印出每一个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组织熟悉村、组界线的村民代表,到实地按登记发证的要求重新进行核对。 实地界线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界线一致的,直接采用调查成果,进入权属审核环节,实地界线与二次土地调查界线不一致,存在偏差或错误的,现场进行标注,并做好文字记录,以供修改数据库权属界线使用。 (四)、审核登记阶段 一是确保发证质量。 为了保障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切实保障成果质量,我们根据内外业各自特点,建立了 “ 国土所自查、专业队核查、分局抽查 ” 的三级检查责任体系,层层把好质量关。 即:国土所主要对村民小组推举指界代表的合法性、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所标注的权属、地类、界线的准确性、登记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重新修改的权属、地类、界线的准确性负责检查把关;专业技术协作单位主要对有问题的权属、地类、界线进行实地核查和修改,并对宗地图的质量和准确性负责;局地籍科主要对确权登记材料组织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限时整 改。 同时,坚决把好发证关,对新发证书进行资料再审核、现场再核对,确保发 “ 铁证 ” ,不发纠纷证,不留后遗症。 二是确保工作进度。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 2020 底前全面完成我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到组工作,我们做到统筹安排,措施跟进,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内、外业穿插进行;在工作时间上,采取 “5+2” 、 “ 白加黑 ” 工作模式;在时序进度上,采取倒计时的方式,特别是在联网审批阶段,因各镇(区)集中输入材料时数量大,时间集中,导致网速慢,效率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