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内容摘要:
实验教学的“整合点”,最后从中选择五个教学点如下:①高二化学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②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钠》、③高二化学第三章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④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有机实验回顾 与拓展》、⑤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无机制备实验设计》。 分别确定在学生教室、学生实验室、电脑网络教室进行授课,进行分析、研究。 分解任务,明确职责。 组内讨论,分工任务, 明确职责。 ① 演示实验教学整合由 朱芳老师担任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授课,时间 2020 年下学期。 ② 边讲边实验整合教学分别由陈斓老师担任 《钠》授课, 曾清勇老师担任 《酸碱中和滴定》授课任务,时间分别是 2020年上学期、 2020年下学期。 ③实验复习整合教学 分别由 曾清勇老师担任 《无机制备实验设计》授课, 许乐山老师担任 《有机实验回顾与拓展》授课任务,时间分别是 2020 年下学期 2020 年上学期。 校内每学期四次教研大组活动时,教研组各成员对授课教师的整合设计方案进行组内讨论、修改,将方案写成整合案例并制成整合课件。 通过课堂整合教学活动,课后信息反馈、讨论,再修改整合案例,完善整合方案,形成整合教学模式。 实施流程图: 每学期各成员参加学校组织的整合教学培训活动,及时更新整合理念,调整整合思路,在整合实践中不断提高组内各老师的整合教学能力。 制整合 课件 小组学习、讨论、确定整合点 个人撰写 教学设计方案 组内交流、讨论、修改 实施整合教学方案 再讨论、 修改整理 模式的形成 7 积累、收集、分析、整理研究的数据、具体材料及体现的研究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撰写阶段性成果小结。 (三)总结阶段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8 月 ) 形成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整合教学的优秀案例。 整理、加工整合资料,建立 中学化学实验网主页。 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修改完善结题报告。 五、课题的成效分析 通过两年来我校化学组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归纳了演示实验整合教学、边讲边实验整合教学、实验复习整合教学等三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整体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 (一) 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整合的教学模式 演示实验 整合教学模式 系统论 认为:教师要根据有关教学理论,依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和类型来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演示实验之前,如能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可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演示实验整合教学模式如下: 案例 1《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获 2020 学年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课一等奖,朱芳老师):首先展示医学案例:一女子有一次出了车祸,镶了设置情境 引出问题 实验演示探究 形成结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感知实验现象、 引发思考、 学习讨论、 达成共识 拓展应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实物展台放大演示实验 利用图、文等辅助演示实验 利用动画、录像等辅助释疑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继续探究,以达知识迁移和知识重构 8 金牙,牙根处用不锈钢丝固定,一段时间后,他的牙齿老是疼痛 ,请问为什么。 电脑辅助展示医学案例如下图 2 所示。 (图 1) (图 2) (图 3) 电脑闪烁 „ 音乐 „ 、提示牙齿有问题(如上图 3) ,激发学生学习原电池原理的欲望。 再利用实物展示台投影教师演示实验的全过程:①把 锌片插入稀硫酸中,锌片上有气泡冒出 ② 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③ 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也冒出气泡 ④用导线串连铜片、电流计、锌片放入稀硫酸中,观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如下图 4 所示)。 这一放大实验现象的辅助化学实验 教学,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一个个小小气泡逸出这一实验现象,能让教室内每一个角落的学生看的清清楚楚,从而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很快得出铜片与锌片之间有电子转移发生。 弥补传统演示实验大多数学生无法看清实验现象的不足,发挥演示实验的真正功能。 教师再利用动画模拟原电池两极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子流动情况(如下图 5 所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重点。 通过微观原理宏观形象化的展示,化抽象为直观,达到化解难点的目的。 这样有效利用媒体辅助功能,弥补微观粒子运动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的不足。 (图 4) (图 5) 再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功感。 最后可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量、图文并茂等特点进行模拟探究实验:如下列各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探究 1] [探究 2] [探究 3] 9 使演示实验教学得以延伸、实验知识得到巩固和落实。 边讲边实验整合教学模式 边讲边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进行学生实验的教学活动。 这里特指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意在避免课堂大多数演示实验 直观性差的先天不足, 又避免 学生实验 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 边讲边实验把课堂教学阵地移到化学实验室,有了 活动空间的保障 ;利用信息技术高效整合特点,为课堂授课与学生动手实验提供 时间上的保障。 使边讲边实验成为日常教学模式,而不是公开课时的一种展示课。 学生在实验室里,身临其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动手实验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边讲边实验整合教学模式如下: 案例 2《酸碱 中和滴定》教学 (获 2020学年校青年优秀教师评比上课一等奖,曾清勇老师) ,我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测 桌面上失去标签的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学生坐在实验室里,能切身感受眼前问题如何解决,激发解决问题意识。 其次,利用媒体展示仪器图、文和学生手拿实物样品,进行认识实验仪器,在各种感观刺激下,学生能很快学会滴定管的使用。 再播放中和滴定实验录像,通过学生观察、。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相关推荐
学生虽然处于接受地位,但是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 的手段,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利用课件还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通过一幅幅幻灯片上的动画展示给学生。 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接受新知识。 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
简述从所学知识及阅读的资料中得到的制取二氧化碳有关途径。 (如:木炭燃烧、人呼吸、煅烧石灰石、碳酸氢钙分解,酸(稀盐酸、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酸(稀盐酸、稀硫酸)跟碳酸钠粉末反应、酸(稀盐酸、稀硫酸)跟鸡蛋壳反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等) 多媒体表格展示 实验导学 [引导 ] 现有稀盐酸、稀硫酸、石灰石、碳酸钠、鸡蛋壳,请你通过实验,最终确定实验室制取 CO2的最佳原料。 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移到( )空白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启动快捷菜单来重新排列这些窗口。 A.标题栏 B. 工具栏 C. 任务栏 D. 菜单栏 答案: C。 操作中如果打开的窗口太多会互相遮蔽,解决的方法是在任务栏的空白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窗口排列方式。 6.用“画图”程序绘制的图形,所保存文件的扩展名是( )。 A. WAV B. DOC C. BMP D. TXT 答案: C。 WAV 是声音文件扩展名,
A. 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 B. 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事务活动 C. 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支付活动 D. 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品订购活动 你的答案 : A BCD 得分 : 2 分 6.(2 分 ) 证书授权中心( CA)的主要职责是( )。 A. 颁发和管理数字证书 B. 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C. 颁发和管理数字证书以及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你的答案 : A
为信息加工的 主体。 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信息技术说课 见本主页信息技术文件夹内 信息技术说课 见本主页信息技术文件夹内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展示作品,激趣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小结:鼠标的结构、握法,鼠标的指针含义,鼠标的发展历程。 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鼠标器的基本知识。 鼠标器怎样操作呢。 今天,我们请计算机陪着大家来学一学。 学生使用辅助教学软件练习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操作。 查找全册人教教案请在搜索栏内输入 juf 查找全册人教教案请在搜索栏内输入 juf 学生按照软件的描述性要求去操作。 做对了,计算机提示“做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