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摘要:
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现象。 实像和虚像:能够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的利用:汽车观后镜 …… 凹面镜的利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 四、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 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增大(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允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体是无色透明 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我学习,我进步,我自豪。 期末考试,我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我 是最棒的,加油。 6 一、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 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透镜的分辨方法 (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近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 25cm,配载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远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 25cm,配载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度数 =100/f(f 为焦距,单位:米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一般用字母 F 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 N。 在手中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 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 500N。 我学习,我进步,我自豪。 期末考试,我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我 是最棒的,加油。 7 力的作用效果 ①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改变、运动快慢改变)。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相关推荐
更多地体现在 一个人的心态、气质、 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 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 全新的感觉。 1 青春的精 神内涵: 青春 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 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1 决定青春的最重要的因 素是什么。 P42 心 态 1 7、青春的作用和意义。 P42 青春是活力的 象征,它蕴含着智慧、 勇敢和意志。 有了这些 ,我们便有了客服怯懦 的勇气和敢于冒险的魄
_ 4. 盐;食盐 ____________ (形容词 ) ____________ 5. 煮沸;烹煮 ____________ (过去式 ) ____________ 6. 果汁机;搅拌器 ____________ (劢词 ) ____________ 二 、重点词组识记 1. 打开(电器)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切碎 ____________________ 3.
照片,让同学们找出其中的区别。 设计目标: 网络,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大百科。 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媒介,可以增加课堂学习的有趣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片为形式,播放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图片,能够把书面的知识直观化、感性化,这有助于发挥中学生比较擅长的感性思维,引导学生把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资料结合起来。 通过这种感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进行自我评价。 复习巩固。 22 第 1 16 课时: 第 九 课 制作框架网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理解框架网页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 2)掌握框架网页的新建与保存的方法。 ( 3)初步掌握将框架结构与表格布局结合使用来制作网页。 ( 4)会对框架网页进行简单的编辑设置。 ( 5)掌握框架网页中插入超链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操作步骤,能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成 (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7 .25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 、 、 、 、 、 3.下面的做法对吗。 说出理由。 ( 1) „„„„ ( ) ( 2) „„„„ ( ) ( 3) „„„„ ( ) 4.把下面每个小数和相等的分数用线连起来 109 10043 4511 5.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 1) 和 ; ( 2) 和 一、填空 位 “ 1”。 于 1。 7.把
表 1 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描述 序号 岗 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知识支撑 1 2 … … … … … 六、 课程体系 架构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 能力拓展课程(专业方向)、人文素质课程四种课程类型(模块)构成。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见表 2。 示范院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 表 2 学习领域课程建构 表 职业发 展阶段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