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操作手册表格v内容摘要:

管 43%,专员 45%,职员 7%。 那么我们最终的预测数是:部门长( 10+5) /2=%;主管( 30+43) /2=%;专员( 30+45)/2=%; 职员( 30+7) /2=%。 然后用 总人数预测值( 1374)乘以这个比例,就得出个职位层级预测人数 :部门长: 103 人;主管: 502 人;专员: 515 人;职员: 254 人。 各年度人员数同样运用目标倒推的方法得出。 其他的结构预测也可以根据这种 方法 来进行调整预测。 二、人力资源职能规划 主要任务: 以员工队伍的数量和结构为基础,对人力资源成本 进行预算,同时,结合公司人 员流动情况,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预测;同时根据培训需求,制订培训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 成本预算规划 总体思路:结合同行业薪酬数据,根据激励项目确定的的薪酬分位,再 结合各职位(专业)层级员工数量, 以及任职资格所要求的能力层级人数, 核算未来若干年的薪酬总额,同时根据人数、薪酬总额确定津补贴、福利数额。 并结合培训计划等确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 ( 1)薪酬数据调查 通过咨询公司进行调查,获取行业薪酬数据。 ( 2)确定薪酬分位 根据企业的行业地位、地域、盈利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企业 在同行业中的薪酬分位。 ( 3)预测薪酬总额 根据所确定的薪酬分位的具体数据,结合本公司在未来的各职位(专业)层级人员,以及任职资格所要求的人员能力层级人数。 核算出薪酬总额的预算值。 例如:我们的薪酬分位为 50 分位,在 50 分位中,部门长的薪酬为 6— 15 万 /人 /年 ,然后我们根据 能力层级比例确定每一个部门长的薪酬数预测值, 然后加总,就得到薪酬总额预测值。 ( 4)津补贴预算 根据未来的预测人数,确定津补贴 的 预算值。 例如,交通补贴是 720 元 /人 /年, 2020年我们预测的人数为 1374 人,那么交通补贴 的预测值就为 1374*720=989280 元。 ( 5)福利预算 根据上年薪酬数据预算,乘以相应得福利缴纳比例(如公积金企业的缴纳比例是 10%),即可得到相应的预测 数。 例如我们预测 0 09 年薪酬总额(应发数)分别是 1200 万、 1800万,那么 2020 年的公积金缴纳数预测为:( 1200/12) *6*+( 1800/12) *6*=150 万。 保险也是同样的预算方法。 ( 6)培训费用预算 方法有很多种:一是 根据培训 计划确定培训预算,二是 根据培训费用占人力资源成本的预测比例进行预测。 三是根据历史培 训费用变化趋势进行回归推算。 四是根据年培训费增长率计划进行推算。 ( 7)数据调整 如果要让数据更加准确,可根据历史情况对数据进行调整。 例如交通补贴与考勤挂钩,完全用应发数来预测可能不太准确。 我们可调查以往的缺勤情况,计算 交通补贴应发数 和实发数的比例,将历年的比例进行回归预测或简单平均,预测出未来的可能比例,并对数据进 行调整。 再比如奖金的发放是与绩效考核挂钩结果挂钩的,仅用应发数来进行预测也不是十分准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调整。 最后, 将各项预测数据加总,即可得到 人力资源成本的总预测值。 人员配置规划(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规划) 总体思路:根据员工流动情况,编制员工转移矩阵(马尔科夫矩阵),结合 每年每个层级员工的规划人数,得出人员缺口数量,并制定相应得招聘对策。 ( 1)员工转移矩阵的确定 根据历史人员流动情况, 岗位设置计划、 企业晋升通道、结合行业特点,编制员工转移矩阵: 员工转移矩阵 职位 部门长 主管 专员 职员 部门长 主管 专员 职员 流出 ( 2)确定内部人员 供给状况 根据每一年的预测人数,乘以转移矩阵中的相应比例,即可得出内部人员供给情况。 ( 3)确定人员缺口 根据每一年的预测人数,减去内部人员供给数量,就得到人员缺口数量 ,这一数量即为需要通过外部招聘来获得补充的人员数量。 具体数据见附件《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表》。 ( 4)确定招聘对策 根据人员缺口数量,针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制定相应的人员招聘对策。 常见的对策有: ( 1)建立激励机制,减少人员流失。 ( 2)加强人才培养, 拓展晋升通道,补充紧缺人才 ( 3)对于高层人员,采用猎头招聘 ( 4) 某些基础业务,可采取人力资源 外包 ( 5)改进 工艺、 流程,提高效率, 增加劳动生产率, 缓解对人员的需求 ( 6)对于临时项目,可凭请咨询公司或大学专家参与,临时借脑 ( 7)提前与大学合作,定向培养学生 ( 8)奖励举贤荐能,充分吸引 人才。 培训开发规划 ( 1) 开展培训需求调查 分析的途径:公司业务规划 、 岗位 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绩效评价结果、工作分析结果、 员工个人需求等 分析方法: 访谈、问卷、资料分析 ( 2)课程体系设计 对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并梳理,将其中共性的、广泛的、突出的需求提炼出来,并根据这些需求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并进一步通过调查,确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