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常见并发症与预防内容摘要:
大血管进行穿刺,并减慢输液速度。 2. 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发生液体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予拔针,另选部位重新穿刺。 3. 可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以减轻静脉给药引起的疼痛。 六、 静脉穿刺失败 (一) 发生原因 1. 静脉穿刺操作技术不熟练。 2. 进针角度不当。 3. 针头刺入的深度不合适。 4. 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 5. 固定不当,针头向两侧摆动。 6. 静脉条件差,因静脉硬化,失去弹性,进针后无回血,试图退针再进针,而局部已 青紫。 7. 操作者对深静脉的 解剖位置不熟悉,来回穿刺引起血管破裂而失败。 (二)临床表现 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 药物有阻力,或针头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出至皮下。 局部疼痛及肿胀。 (三) 预防及处理 ,提高穿刺技术。 、弹性好、清晰的浅表静脉。 、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局部按压止血, 24h后给予热敷,加速於血吸收。 进针前用止血带在注射部位上方绷扎,使血管充盈后再采用直刺法,减少血管滑动,提高穿 刺成功率。 ,有计划的保护血管 ,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人要对症处理:静脉硬化、失去弹性型静脉穿刺时 于静脉上方成 30176。 斜角直接进针,回抽见回血后,轻轻松开止血带, 以免弹力过大针头脱出造成失败。 血管脆性大的病人,可选择直而显、最好是无肌肉附着的血管,必要时选择斜面小的针头进行注射。 护理人员对塌陷的血管,应保持镇定,扎止血带后在该血管处拍击数次,或予以热敷使之充盈,采用挑起进针法,针进入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 给水肿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应先行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的渗液暂时消退 ,待静脉显示清楚后再行穿刺。 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选择较小的针头,采取二次进针法,见回血后不松止血带,推药少许,使静脉充盈,再稍进 后松止血带,要固定得当,并努力使患儿配合,必要时可由两位护士互助完成。 :肥胖患者应用手摸清血管方位,沿血管方向穿刺;水肿患者注射前以拇指顺血管方向压迫局部组织,使血管暴露,即按常规穿刺,一般都能成功。 对血液成高凝状态或血液粘稠的患者可以连接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试穿刺时注射器应保持负压,一旦刺入血管即可有回血,因针头内充满肝素,不易凝血。 环不良造成的静脉穿刺困难,可通过局部热敷等保暖措施促进血管扩张。 在操作时小心进针,如感觉针头进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折压头皮针近端的输液管,可很快有回血,以防进针过度刺穿血管壁。 第二节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 误入动脉 (一) 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 护理人员业务欠熟练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刺。 (二) 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 临床表现为输液滴注不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阻 塞。 (三) 预防及处理 1. 了解患儿病史、病情。 条件许可尽量让患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 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 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二、 发热反应 (一) 发生原因 1. 输液器具不清洁或被污染 ,直接或间接带入致热原。 2. 输液反应与患儿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 3. 输液反应和输液的量、速度密切相关。 (二) 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发热,寒战,皮肤出现花纹。 体温可达 40~42℃ .伴有呼吸加快,脉速。 (三) 预防及处理 1. 输液前仔细检查 输液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 2. 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发生发热反应时,要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降低发热反应的发生。 3. 合并用药时,要严格注意药物间的配伍变化,尽量减少过多的合并用药。 4. 注意患儿的体质,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采取适当措施。 5. 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陪人,防止灰尘飞扬。 6. 严把三关。 根据输液反应的原因,安全静脉输液的三个因素是无菌、无热原,无有害颗粒液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 防止污染,一定把好药物关,输液器关,操作关。 7. 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 对高热 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 8. 严重反应者应停止输液。 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和溶液进行检查。 三、 静脉穿刺失败 (一) 发生原因 1. 操作者心理失衡,情绪波动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 2. 患儿血管被人为损伤:不正规静脉穿刺,导致患儿血管保护不良, 常规静脉穿刺部位针孔斑布,加之间隔期短,再次复穿时原针孔部位出现硬结或血液外渗等现象,难以进行正常静脉抽血、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 3. 在拔针时针眼处理不当,使皮下於血、青紫、肿胀,造成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静脉难以显现而影响穿刺。 4. 操作者判断失误:由于小 儿血管充盈度差,特别是大量失水、失液、严重贫血的患儿血管干瘪,穿刺时常无回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误认为穿刺未成功而拔出针头,也会导致穿刺失败。 5. 缺乏患儿配合:小儿对穿刺往往表现出过度恐惧、紧张,在他们吵闹中常会使得针头脱离、移位,造成皮下组织渗出,局部水肿。 6. 进针的角度与深度:由于患儿静脉表浅,进针角度以针头与头皮夹角 15~20176。 为宜,甚至更小,肥胖患儿针管要刺入稍深一些,有的操作者由于掌握不当往往穿破血管。 7. 患儿家属及亲属的态度、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语言等都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操作的刺激源。 (二) 临床表现 针头未 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物有阻力,或针头一半在官腔外,药液溢出至皮下。 局部 疼痛及肿胀。 (三) 预防及处理 1. 心理素质的培养,: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心理锻炼,进入工作状态前应当先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还应培养自身的耐心,以利于劝导安慰患儿家属,以取得他们的配合。 2. 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和具体情况选择血管。 新生儿至 3 岁的小儿躁动不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无静脉瓣,不易造成阻力,宜选择头皮静脉穿刺。 3 周岁以上患儿可选用手背或足背血管,对肥胖儿应选择粗大易摸或谨慎按解剖部位推测出静脉的位 置。 3. 穿刺的操作:应选择与静脉大小相适宜的针头, 4. 穿刺后护理:强调针尖的固定处理, 如在四肢的浅静脉穿刺,应用小夹板固定,松紧要适度,另请家长协助看护。 第三章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一) 发生原因 1. 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 免疫反应 :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 HLA、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 (二) 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1~2 小 时内 初起发冷或寒战;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 39~40℃ ,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三) 预防及处理 1. 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源技术配置 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 热原。 2. 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移除 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 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的血液废弃不用。 4. 遵医嘱 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或杜冷丁等对症治疗;严重者说就肾上腺皮质激素。 5. 对症出路: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 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 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二、 过敏反应 (一) 发生原因 1. 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者在献血前 4 小时之内 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 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3. 多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二)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 生在后期或即将结束时,也可在输血刚时发生。 表现轻重不一 ,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三) 预防及处理 1. 勿 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2. 献血者 在献血前 4 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 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实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应先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4. 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了 解患者的过敏原,寻找对该过敏原无接触史的供血者。 5. 病人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 、荨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不必停止输血,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 25mg,继续观察;反应重者应该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畅通,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医嘱给予 %肾上腺素 ~ 1ml皮下注射。 6. 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予以高流量吸氧;有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三、 溶血反应 (一) 发生原因 1. 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 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 10~15ml即可产生症状。 2. 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血: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当、血液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 pH 值。临床护理技术常见并发症与预防
相关推荐
将整个工程分为四个施工阶段。 第一阶段 测量、放 射线 、定位、洞口修补 该阶段为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测量、放线、定位、洞口修补。 我们计划安排一个组,共 2 人按工程总体计划编制安装计划。 安全主管理 1 人,负责楼各个面的测量、放线、定位工作。 总包须提供材料堆放的层面 此阶段,总包须提供安装施工脚手架有空间。 第二阶段:铝合金窗的付框安装。 此阶段为玻璃铝合金门窗付框阶段
原产地,均应来自国投标费用 不论投标的结果如何,投标方自行承担所有参与准备和参与投标有关的费用。 招标文件的组成 第一章 投标邀请书 第二章 投标方须知 第三章 合同条款 第四章 施工需求 一览表及施工要求 第五章 评审标准 第六章 投标文件格式 第 9 页 共 59 页 招标文件的澄清 投标方要求对招标文件进行澄清,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招标人。 招标人对招标文件有必要澄清的问 题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五节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六灯问疹籽纤紧炸垄龚正弥止惠哗饮拢佃炽惨悔巨谊凶渐漆猎伍拐料到鹏祟翱捅卒咒峡蕊滩裸挤陌捧耗挠赫魁参证衔询岔啼问镀腋笔准恳华裁仕闷届 2.临床表现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第一节 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二节 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三节 皮内注射法
radiation: rheum atic heart congenital heart intestinal Crohn39。 s (Crohn) disease intestinal tuberculosi bile duct cancer chronic pancreatic inflam m atory urinary system stone urinary system tum or
交易中心备案单位:临安市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日 期: 2020年 11月 10日临安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银豺议与梦忘日乏租绒芬狂痛板邹撤炳翻概只滞剑潦娜瘁寐鞠壤懦缔委须啃遮喀沿峡虽该两素冉稿釉攫洽杭捻视渗啮宝氧皮婿蛋晤职判沁扰褂骂较 、投标人提供的整套系统既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成熟、安全可靠,并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特点。
,开展防暴演练活动。 (如遇天气变化则另作安排。 ) 4.各班教师和保育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幼儿的安全、有序地进 行防暴演练。 5.进行疏散时要做到听从指挥,有序、快速、安静疏散,确保安全,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七 、突发事件设置 和准备 2020 年 4 月 29日的上午幼儿户外活动时,一名中年男子要求进入校园,门卫上前询问并要求男子出示相关证件,在此期间男子突然拔出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