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药理学考点总结内容摘要:

治疗强心疳中毒所致的快速心律失常机制 在 强心疳中毒且膜电位较小时,本妥英钠可以促进 K+外流,加大最大舒张电位,增加膜反应性,使传导速度加快。 苯妥英钠与强心疳竞争 Na+K+ATP 酶,抑制强心疳中毒所致的晚后除极及触发活动,恢复强心疳中毒而受抑制的传导。 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应药理作用机制 临床:对癫痫大发作和各种局限性发作效果较好,对小发作和肌阵挛发作无效。 还可治疗中枢神经痛和抗心律失常 机制: a 选择性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阻止异常放电向正常脑组织扩散 b 降低细胞膜钠钙通透性,抑制 Na+和 Ca2+内流,稳定细胞膜,使动 作电位不易产生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1 使容量血管扩张,降低前负荷,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容量,在大剂量时也扩张小动脉而降低后负荷,从而降低室壁张力以及心肌耗氧量; 2 能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及狭窄的冠状血管以及侧枝血管,使血液从输送血管经侧枝血管流向缺血区,从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3 能使冠脉血流量重新分配,使血液易从心外膜区域向心内膜下缺血区流动,从而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 强心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1 对心脏的作用 a 正性肌力作用:表现为心肌收缩最高张力和最大缩短速度的提高,使心脏 收缩有力而敏捷,在后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每搏输出功。 b 负性频率作用:强心疳对窦弓压力感受器的Na+K+ATP 酶的抑制,使得胞内 K+少,压力感受器敏化,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强,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同时也是正性肌力的技法作用。 c减慢房室传导。 d 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房室结传导减慢,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增高,有效不应期缩短。 e对心电图的影响:治疗量下, T 波压低,倒置 ST 段呈鱼钩状, PR 间期延长(房室传导减慢) QT 间期缩短(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APD 缩短), PP 间期延长(心率下降)。 中毒量导致各种心律失常。 2 对神经 — 激素的作用 a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 NE 浓度,增高迷走神经活性。 b 抑制 RAAS 活化,促进心房利尿肽分泌。 3 对肾脏的作用 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是正性肌力作用后肾血流量增加所致,部分是其直接抑制肾小管 Na+K+ATP 酶,减少肾小管对 Na+的再吸收作用。 强心苷的最基本药理作用是什么。 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 提高心肌收缩的最高张力和最大缩短速率,使心肌收缩有力而敏捷。 增加衰竭心脏排出量。 降低衰竭心肌耗氧量 卡 托普利的降压机制: 1 可抑制整体 RAAS 的 ATII 形成,对血管、肾发挥直接作用,影响交感 NS 及 ADS 的分泌而发生间接作用; 2 抑制局部 RAAS,使局部ATII 减少,并进一步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助于降压和改善心功能,该作用与其长期降压疗效有关; 3 ACEI 类药物(卡托普利)还可减少缓激肽的降解,缓激肽作用于β受体并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致扩血管。 利尿药分类: 1 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如呋塞米、不美他尼(最强)、伊他尼酸等 ; 2 中效利 尿药:主要祚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如噻嗪类、氯噻酮等; 3 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以及作用于近曲小管的利尿药,如乙酰唑胺等。 氢氯噻嗪用于轻度高血压的机制: 1 氢氯噻嗪为中效利尿药,他的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造成体内 Na+和水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长期用药因排钠使血管壁细胞内 Na+含量降低,故经 Na+Ca2+交换机制,使细胞内Ca2+减少,因而血管平滑肌舒张; 2 细胞内钙的减少使血管平滑肌对收缩血管的物质,如 NE 等的反应性降低; 3 诱导动 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故其单独应用可治疗轻度高血压。 从离子通道、电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比较利多卡因与奎尼丁。 离子通道:奎尼丁适度阻滞心肌细胞膜的 Na+通道;利多卡因轻度阻滞心肌细胞膜的 Na+通道。 电生理作用:奎尼丁使动作电位 0 期上升速率和动作电位振幅降低,减慢传导速率,延长 ERP 和 ADP,降低浦肯也纤维的自律性;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希 浦系统,对心房几乎无作用,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对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无明显影响,大剂量时减慢传导,甚至出现完全传导阻滞,促钾外流而缩短浦肯 野纤维的 ADP 和 ERP,且缩短 ADP 更显著,故相对延长 ERP,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而抗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奎尼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扑、房颤,预防和转复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频发性室上性、室性早搏,转复心律;利多卡因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用于转复、预防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可作为首选药,还可用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急病例。 分别叙述普奈洛尔和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机制及其它们合用的优点。 普萘洛尔属β受体阻断药,通 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度、降低血压等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区供血,改善心肌代谢。 硝酸甘油为非内皮依赖性的NO 供体,可增加 NO 浓度,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重新分布,从而改善缺血区的供血。 二者合用可以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又互相弥补不足。 硝酸甘油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可抵消普萘洛尔所致心室容积扩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的缺点;普萘洛尔能对抗硝酸甘油因血压下降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增强。 但两药均有降压 作用,可使血压下降过多,冠脉流量减少,对心绞痛不利。 1 卡多普利的降压机制如何。 对何种高血压的效果较好。 机制:⑴卡多普利可抑制血浆和组织中 ACE,减少循环和组织中 ATII,舒张动脉与静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管舒张;另一方面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减轻钠水潴留而降低血压。 ⑵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使局部血管缓激肽浓度增高。 缓激肽是血管内皮 L精氨酸 NO 途径的重要激活剂,引起血管内皮超级化因子及 NO 释放,因而发挥强有力的扩血管效应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 此外,缓激肽可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 酸,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增加扩血管效应。 ⑶抑制血管组织 ACE 活性,防止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血管重建,降低血管僵硬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对伴有心衰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效果好。 治疗高血压常采用联合用药,试举两个常用的联合方案。 抗高血压药长期单独使用后常会失效,所以临床上常采用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良者用卡多普 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者,宜选用氢氯噻嗪、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 I 转化酶抑制药,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用可乐定。 试述卡比多巴合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理由。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通过血脑屏障后,主要在纹状体突触前由多巴胺能神经末梢 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补充纹状体内多巴胺不足,而发挥治疗作用。 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形成多巴胺后,易引起外周不良反应。 卡比多巴属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可抑制左旋多巴的外周脱羧作用,可以明显增加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从而提高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减少外周不良反应。 各种心脏病的用药方法 1 窦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 2 房性早搏:β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地尔硫草。 3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率用奎尼丁(宜先用强心疳)、胺碘酮; 减慢心室率用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强心疳。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维拉帕米、β受体阻断剂、强心疳);慢性发作(强心疳、奎尼丁)○ 5 室性早搏:普鲁卡因胺、美西律、胺碘酮、首选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期用利多卡因,强心疳中毒用苯妥英钠。 6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美西律、胺碘酮。 7 心室纤颤: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临床应用有哪些。 应用:严重急性感染、抗炎治疗和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自 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严重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荨麻疹;抗休克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 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局部应用对湿疹、肛门瘙痒、接触性皮炎都有疗效;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糖皮质激素禁忌症: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肠吻合术后、角膜溃疡、创伤修复期、骨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禁用;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试述硫脲类、碘化物及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危象的机理 普萘洛尔: 1 竞争性抑制儿茶酚胺的作用,减轻心动过速、焦虑、震颤症状 2 减少交感兴奋产生的多种症状、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 3 抑制外围 T4 脱碘成为 T3。 碘化物:通过抑制蛋白水解酶而抑制 T T4 的解放,大剂量碘还有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 硫脲类:抑制过氧化物酶所中介的酪 AA 的碘化和偶联,药物作为底物被碘化,使氧化碘不能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必须注射给药,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唯一药物。 不良反应包括 :1 过敏反应 ; 2低血糖 反应 ; 3胰岛 素 抵抗; 4 脂肪萎缩或增生 口服降糖药:黄酰脲类:胰岛素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氯黄丙脲可用于尿崩症的治疗,促进 ADH 分泌。 双胍类: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 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头孢霉素;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