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工程建设汇报材料内容摘要:

事项多次召集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进行协调,目前全市已到位融资 亿元, 其余融资贷款项目正在积极接洽。 六是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园区建设。 结合“两新”工程建设,加快 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园区建设。 今年上 半年新流转土地10708 亩,已有新埭镇姚浜村、中新村和新仓镇杉青港村、独山港镇穗轮村等 4 个村实现整村流转,广陈镇龙萌村也已完成 90%土地流转。 今年我市列为国家级 现代 农业园区示范县(市), 制定实施“ 238”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战略,逐步启动建设 2 个面积 2万亩以上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3个面积 3000亩以上的主导产业示范园区、 8 个面积 1000 亩以上的特色农业精品园,以及 15个面积 2020 亩左右的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 目前,两个 现代农 6 业综合园区 规划通过论证, 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 2850万元,2 个省级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 将于 7 月份接受验收。 二、碰到 问题 “两新”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和碰到的困难也不少。 一是时间紧。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建房集聚速度慢 、时间紧。 由于受资金、政策、征迁等因素影响,推进集聚速度慢, 目前只完成了 1419户, 签约户数 2180户,离目标任务有一定的差距,搬迁、建设农房需要一定的 周期 ,要完成全年任务,时间上比较紧张。 二 是融资难。 目前“两新”工程建设中的资金缺口问题相当突出。 无论是“两分两换”还是“两新”工程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按照今年我市集聚任务,全市首期需要投入 25 个亿左右,但当前融资环境已经总体上趋向紧缩,虽然我们正在通过多渠道积极与各大银行接触,商榷融资事宜,但目前 只 到位 资金 亿元, 大部分资金还没有到位,缺口还很大。 三 是 征迁 任务重。 目前 我们 农房集聚主要还是靠项目征迁推进,今年各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置区征迁计划大约在 7400户左右, (按照 8500户的基数) 占比任务的 87%。 目前各镇(街道)反映征迁难度大,在 征迁工作中碰到 问题比较多 , 例如缺少过渡房 (独山港) ,还有 农民观望、攀比心理严重,影响征迁 进度。 四 是 配套政策滞后。 目前,大多数镇(街道)的具体置换政策虽然都已经制定,但鉴于资金平衡等原因,除独山 港 已经出台 7 明确外,新仓、新埭还在完善中,其余的还没有正式出台 ;三港新城在出台置换政策基础上正在制定修改配套的置换实施细则。 由于 配套政策滞后, 所以带来 自然集聚 户 的宣传发动、报名抽签等工作无法 跟进 ,目前除新仓外,大多数镇 ( 街道 ) 还只停留在征迁户的集聚建房层面上。 五 是 优惠政策落实难。 虽然省、嘉兴市连续出台了对新社区建设相关规费优惠减免的政策意见,但在 实际 操作过程中 碰到很多问题,例如招投标过程 复杂 、时间长,“三电”建设投资大,成本分摊 没有明确等。 在最近 6月初的专项督查中, 大多 镇(街道) 对 “三电” 设施 建设 分摊问题 反映比较大。 在“两新”建设中,新社区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 “三电” 设施 全部地埋方式,避免了电杆架设环境杂乱现象,但 带来 一次性投资大 ,怎样分摊承担的问题。 电力设施建设, 以 新仓芦川花苑 为例, 经电力部门测算,芦川花苑一期 6 幢公寓房和 120户 联 排房所需电力设施费用大约在 580 万元,户均 万元左右。 供电部门意见是按照政策只承担新社区公用变、高低压线路基本配置投资,按高标准配置差额部分要求由业主承担,镇政府感到有一定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