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cqq04052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体试 件 (边长为 150mm)或芯样试件 (Φ 100 100mm)的抗压强度值,精确。 —— 对应于第 i 个试件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 ,由 JGJT232001 的附录表 E 查得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n—— 试件数 泵送混凝土制作的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当碳化深度值不大于 时,每一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按JGJ723— 2001 附录 B 修正; b、当碳化深度值大于 时,可按本指导书 条进行检测。 检测时,回弹 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 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30mm。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每一测区应记取 16 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 1。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选择不少于构件的 30%测区数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 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 15mm 的孔洞,其深度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然后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水冲洗。 立即用浓度为 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小于 3 次,取其平均值,该距离即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 每次读数精确至。 回弹值的计算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 16 个回弹值中剔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余下的 10 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0 ∑ Ri i=1 Rm = 10 式中: Rm—— 测区平均回弹值 ,精确至 ; Ri —— 第 i 个测点的回弹值。 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 ,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Rm=Rm213。 +Ra213。 式中: Rm213。 ——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 ; Ra213。 ——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按 JGJ/ 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