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22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内容摘要:
—— 外施耐压试验。 —— 短时感应耐压试验( ACSD)。 220kV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12 —— 长时感应电压试验( ACLD)。 工厂例行试验 电压比测量:应在所有线圈和所有 分接位置进行电压比测量。 变压器的电压比误差在所有分接位置的误差不超过177。 %。 阻抗及负载损耗测量: 阻抗测量 :阻抗的容差不能大于规定值。 额定电流下的阻抗和 负载损耗测量 :负载损耗测量应在额定电压分接位置上进行。 损耗测量值应用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校正系数是根据经过校验的仪表准确度而确定。 对于测量功率因数极低( 或以下)的负载损耗,所有仪用互感器的相角误差 应 予以校正。 所有阻抗和负载损耗值应换算成为参考温度( 75℃ )时的数值。 低电流( 10%额定电流 )下的阻抗和 负载损耗测量。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 ⑴ 初次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测量: 在所有绝缘试验之前,在额定电压的 10%, 50%,60%, 70%, 80%条件下,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然后再从额定电压的 90%~ 115%的范围内,以每 5%作为一级电压逐级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应在低压绕组上进行测量。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值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测量并予以校正。 ⑵ 1h的过励磁试验: 所有绝缘试验完成后,在与空载损耗试验相同条件下,变压器应 承受 1h110%额定电压下的过励磁试验,完成持续 1h 试验时,记录下 110%和 100%额定电压下的损耗测量值。 最后一次测定的空载损耗值将作为实际测量值。 如果在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超过初次空载损耗 4%但未超过 10%的,则应在 110%额定电压下进行 12h 的励磁试验。 如果 12h 励磁试验后在额定电压下的励磁损耗超过上一次试验时额定电压下的励磁损耗,则变压器 不应出厂。 如果额定电压下的励磁损耗超过原始励磁损耗的 10%及以上,变压器 不应出厂。 ⑶ 低电压 ( 5%额定电压) 空载电流和损耗试验。 过电流试验: 对于不进行温升试验的变压器,各绕组进行 倍额定电流,持续 4h 的过电流试验。 对于进行温升试验的变压器,对低压绕组补充进行 倍额定电流,持续 4h 的过电流试验。 试验前后油色谱分析应无异常变化。 绝缘电阻测量:绝缘电阻应在第 15s 开始测量,从第 1min 到第 10min,每隔1min 测一次。 在 10℃ ~ 30℃ 时吸收比 (R60”/R15”) 或极化指数 (R10, /R1, )不小于。 如绝缘电阻起始值比较高时(例如大于 10000MΩ ),吸收比、极化指数较低,应根据介质损耗因数等数据 综合判断。 绕组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测量:当顶部油温在 10℃ 至 40℃ 之间时,才能 做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试验报告中应有温度 介质损耗因数 修正曲线。 试验应在 10kV 下 进行,试验报告中应有试验设备的详细说明。 每一绕组对地及绕组之间的介质损耗因数在 20℃时不超过 %。 同时,还应测量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的电容量。 220kV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13 绕组电阻测量:测量所有绕组和全部分接位置时的绕组电阻,变压器每一相的绕组电阻之间的差别应小于 2%。 即: [R(max)R(min)]/R(avr)2%。 低压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时,应提供半 成品时每相直流电阻,各相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2%,出厂时线间侧得的直流电值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1%。 铁心绝缘试验:使用 2500V 的 绝缘电阻表测量铁心绝缘电阻,最小允许电阻是500M。 检查以下各项: (1) 总装配前(即铁心和线圈装配前)检查每台铁心和铁心部件的绝缘电阻。 (2) 运输之前,通过铁心接地端子最后测量铁心绝缘电阻。 感应耐压和局部放电测量: ⑴ 短时感应耐压试验( ACSD) :按照 规定的电压进行,同时应进行局部放电测量。 对于三相变压器,要求 两种试验,即: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相对地试验;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中性点接地的相间试验。 单相变压器只要求进行相对地试验。 ⑵ 长时感应电压试验( ACLD) :长时感应电压试验( ACLD)允许的最高放电量 , 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应 分别 不大于 100pC 和 300pC。 雷电冲击试验 :全波冲击试验应在变压器所有端子上进行(中性点端子和出线端子),截波冲击试验只在变压器的出线端子上进行。 截波试验过程中,截波试验电路的布置应使冲击波图中反极性的过冲数量予以限制,即不得小于 截波冲击幅值的 10%也不得大于 30%, 并 记录接地电流。 如果被试绕组接有氧化锌避雷器,还应分别增加升压和降压试验过程中的 70%、 80%和 90%电压的试验,以便根据升压和降压过程同一电压下电流波形的比较,判断试验是否合格。 全部冲击试验中应同时记录电流和电压示波图,并提供试验报告。 操作冲击试验:操作冲击试验应在高压绕组的线端进行。 如果进行了 ACSD 试验,则不要求操作冲击试验。 极性试验:变压器的极性应为“减极性”。 套管试验:所有套管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试验,并提供出厂试 验和型式试验的试验报告。 要测量电容式套管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及介质损耗因数。 试验报告中应提供温度介质损耗因数修正曲线,全部套管安装到变压器上后,要在 10kV 的电压下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和电容量。 在 倍最高相 电 压下,局部放电水平不能超过 10pC。 应提供套管油的试验数据,电容式套管应经受 24h( )的压力试验而不出现漏油。 套管供试验用的抽头承受至少 1min、 2020V 交流的工频电压试验。 高压和中压套管应分别承受连续水平拖拉力 2020N 试验,制造厂应提供安全系数。 根据有关标准对电容式套管的油进行物理、化 学、电气、色谱分析及微水含量试验,应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套管的工频耐压试验。 套管型电流互感器试验: (1) 变比试验:电流互感器装到变压器上后,以变压器的额定电流逐台试验电流互感220kV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14 器全部接头时的变比,记录实测的一次和二次电流。 (2) 饱和曲线试验:电流互感器装入变压器油箱之前应测定每台电流互感器的饱和曲线。 电流互感器装入变压器以后,测定每台电流互感器在饱和拐点附近的三个检查点。 各检查点与原始试验值相比的偏差不应大于 10%。 (3) 电阻测量:用电桥法测量每个电流互感器的电阻,所测得的电阻值应 修正到 75℃时的数值。 (4) 绝缘试验:所有电流互感器及其相连的连线应在 50Hz, 2020V 交流作用下承受1min 的绝缘试验。 (5) 暂态特性曲线按技术要求测试。 (6) 应提供所有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的试验结果,包括饱和曲线。 (7) 对所有的电流互感器,制造厂应提供按系列编号识别的安装位置记录。 油箱的压力和真空试验 :变压器油箱应经受油压力试验,在油箱的顶部的油压力为 98kPa,时间为 24h,并经受 133Pa 的真空试验,试验过程中,油箱不应出现泄漏或永久性变形。 冷却装置的压 力试验 : 散热器 应经受 MPa (冷却器 )的压力试验。 气体积聚试验和压力释放器试验:完成全部试验后,对气体探测系统进行以下试验: (1) 往变压器油箱内打入 500ml 的干燥空气,打入空气的位置要尽可能远离箱盖上气体探测系统的主要集气点。 若 15min 后,气体探测器中积聚气体总量 达到 250ml,气体探测系统合格。 报警及跳闸电路应能承受 2020V, 50Hz, 1min 的绝缘试验。 (2)压力释放装置应校验其动作油压,数值应在规范值内。 温度计的试验:应进行温度计的校 准试验,报警电路应承受 2500V, 50Hz,1min 绝缘试验。 绝缘油试验:包括物理、化学、电气性能试验,并提供出厂试验报告。 用 的球隙 进行 击穿电压强度 试验,击穿电压应 不低于 50kV;用平板电极进行 击穿电压强度试验,击穿电压应 不低于 40kV。 测量油的介质损耗因数,介质损耗因数应小于 %( 90℃时),水分含量应小于 15mg/l。 变压器油注入变压器油箱后,在完成全部规定的工厂例行试验项目后,要进行油中的微水分析和色谱分析,乙炔含量应为 0,分析结果应提供给运行单位。 有载 分接 切换开关油箱中 的油也应进行简化试验和微水量试验,油耐压 大于40kV/,水分含量应小于 15mg/l。 油中气体分析试验:按下列要求取油样进行气体色谱分析: ( 1) 试验开始时。 ( 2) 冲击试验以后。 ( 3) 1h 铁心励磁试验后的 24h。 ( 4) 温升试验前。 220kV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15 ( 5) 温升试验后。 ( 6) 工厂试验全部完成后 (若温升试验是最后的工厂试验,则不需要进行这次取样 )。 采样和分析工作 应 由制造厂进行。 分析结果应包括 在 试验 报告 中。 压力释放装置及油位计的检验试验:压力释放器和油位计组装完成以后,装到变压器上以前进行试验。 报警电路承受 2020V, 50Hz, 1min 的绝缘试验。 长时间空载试验:施加工频额定电压 24h 或 倍电压 12h 同时 启动 全部运行的冷却装置。 小电流下的分相绕组短路阻抗测试 和 频响试验。 工厂型式试验 温升试验 : ⑴ 温升限值应满足要求。 ⑵ 规格完全相同的变压器只要求第一台变压器进行温升试验,但如果第一台变压器的温升超过了规定的温升限值时,则以后所有其它变压器都应进行温升试验。 如果任何一台 变压器的总损耗超过了第一台温升试验的变压器总损耗时,则此台变压器仍需作温升试验 ( 除计算结果 能够 证明 此台 变压器 绕组 的温升 仍然 不超过规定值 的情况)。 ⑶ 计算变压器在三侧同时满负荷时的温升符合保证性能的要求。 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应在 179。 252/√3kV( 方均根值 )下进行,无线电干扰电压 应小于 500uV,保证在晴天和夜晚无可见电晕。 声级测量。 工厂特殊试验 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的测定。 空载 电流的谐波测量。 现场试验 变压器现场装配完毕后,在制造厂技术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下列试验。 绕组电阻测量:变压器每一相绕组电阻之间的差别应小于平均值的 2%(三角形接线为线间测得 1%)。 在相同的温度下,其试验值与工厂试验所测得的数值相比较不 应有显著的差别。 :在所有分接电压时的变比误差应小于+ %或大于- %。 极性试验: 极性应是减极性, 与 铭牌上的标志 一致。 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20℃ 时吸收比 (R60”/R15” )或极化指数(R10’/R1’) 不小于。 20℃ 时, 绕组 介质损耗因数不超过 %。 铁心绝缘电阻测量 :用 2500V 的绝缘电阻表测量铁心绝缘电阻,其值大于500MΩ。 声级测量 :在空载和所有冷却装置通电情况下测量。 在 低 电压下,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工厂 例行 试验和现场试验测得值不 应220kV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16 有显著差异,在低压侧进行此项试验测量。 温升试验:在变压器运行时进行温升试验。 只测量油面及油箱的温度,额定容量下的温度限值应与工厂试验值相同。 套管试验 :测量电容套 管的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其测量值应和工厂例行试验的测量结果相近, 20℃ 时,介质损耗因数小于 %。 套管型电流互感器试验 :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变比及饱和曲线和极性。 测量值应与工厂测量结果相近。 低压绕组和中性点外施耐压试验 :低压绕组的外施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工厂试验值的 85%,试验时间 1min。 局部放电 测量:按照长时感应电压试验( ACLD),在 倍最高相电压下进行局部放电测量, 220kV 出线端的视在放电量不大于 100pC, 110kV 出线端的视在 放电量不大于 300pC。 冷却装置连续工作 24h 后,不出现漏油或空气渗入绝缘油中 的情况。 控制装置的运行试验 :控制装置的运行试验应正常。 组、部件电 路的绝缘试验 :风扇的电机,有载分接开关的电机传动,跳闸电路,报警电路进行 2020V,交流 1min 工频耐压试验。 小电流下的分相绕组短路阻抗测试。 频响试验。 进行 5 次投切循环的空载涌流试验,每两次循环时间的间隔至少 5min。 绝缘 油 中溶解气体 色谱分析 :在现场试验前后 进行绝缘油色谱分析。 主要组、部件 的检查 :应根据温度计、测量元件、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装置、油位指示器等生产厂家的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查。 按 广西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XD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的其他交接试验。 5 供货范围 型号、参数及主要要求 对于 9型电力变压器,见表 41。 表 41 9 型电力变压器 工程项目 额定容量 (kVA) 90000 120200 150000 180000 型 式 9型 冷却方式 ONAF; OFAF; ODAF 电压组合 (kV) 220177。 %/121/; 220177。 %/121/ 容 量 比 (%) 100/100/50 联 结 组 YN,。[能源化工]22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相关推荐
1/8″ 23 in 外径 壁厚 内径 通径 差值 in 外径 壁厚 内径 通径 差值 41/2 75/8 81/8 5 127 111 95/8 127 127 51/2 97/8 103/4 7 133/8 319 75/8 20 508 508 24 ( in) ( mm) 闭排 ( l/m) 壁厚 ( mm) 内径 ( mm) 通径 ( mm) 内容积 ( l/m) 单重 ( kg/m)
标准强制性条文》条款 DL5009202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T 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T52102020《 电力建 设 施工 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 6 质量标准及要求 作业期间,均应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并做好记录。 对相关方的合理意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尽快将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做到持续改进。
..........................................................................................................................77 9 安装、调试、试运和验收及售后服务 .......................................................
地进行,每分钟挤压约 60—80 次。 急救时应耐心,不可半途而废。 经抢救后苏醒过来的触电者还应送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烧、 烫伤急救 一度烧烫伤 : 仅表皮外层损伤,未伤及真皮层,引起肿胀及相当程度的疼痛。 ⑴ 将烧烫伤部位置于自来水下轻轻冲洗,或浸于冷水中约 10 分钟到不痛为止,如无法冲洗或浸泡,则可用冷敷。 ⑵ 伤处未肿胀前,小心脱除饰物、皮带、鞋子或其他紧身衣物。 ⑶
得污染环境,严禁吹扫物随地排放。 对于即将吹扫的管线和设备应设置明显的防烫伤警示标志。 参加吹扫打靶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 (2 米以上 )必须系安全带。 不得正对在吹扫系统法兰、焊口部位,防止试验介质泄漏伤人。 吹扫时,管道上及其附近不得放置易燃物,严防火灾,工作人员必须采取防烫伤、烧伤措施。 吹扫操作必须注意防滑,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及时清理积水、冰、雪、杂物等,梯子
仪表、上课纪律、早晚自习管理、午休管理、和宿舍管理等等。 近两年来,我们主要抓落实,一方面,政教处通过每周总结,针对具体情况请相关人员进行 有重点的谈话和交流;另一方面,加强抽查和督促,在由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对各班进行例行检查的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各个方面实施不定期、不定时的抽查,并将抽查结果通过公示栏及时公布,以便相关班级及时整改。 此外范文最新推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