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埠江口、防城港、珍珠港、北仑河口等 10 多个大中型天然港湾,其中不少港湾具备水深港阔、避风隐蔽、不冻不淤等特点,建港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据初步估计,这些港口可建成 120 个以上的万吨级深水泊位,开发后年吞吐能力可达 亿吨。 其中,钦州港、防城暗埠江口、铁山港的泊靠能力可达 10 万吨级 ,防城港、珍珠港可达 5 万吨级,这些潜在的港口资源能够满足海运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49 页 业向大型发展的趋势,具备与世界各大港口直接往来的条件。 目前,广西开发的共 21 个大小港口,其中仅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铁山港初步开发为商业运输港口,吞吐能力为 700 多万吨,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潜力巨大。 广西沿海滩涂生物资源丰富,共有 47科、 140 多种,以贝类为主。 其中,牡蛎资源量有 4, 000 吨,文蛤资源量有 8, 500 吨,毛蚶资源量有 22, 000 吨,方格星虫资源量有 4, 000 吨,锯缘青蟹资源量有 140 吨,江蓠资源量有 190 吨。 这些都 为滩涂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广西浅海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在 20 米水深以内的浅海范围内,有浮游植物 104 种、浮游动物 132种,其年均总量分别为每立方米 1, 850 万个细胞和 137 毫克;各类海洋生物达 1, 155 种,其中,虾类 35 种,蟹类 191 种,螺类 143 种,贝类 178 种,头足类 17种,鱼类 326种。 经济生物中,有 2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量有 6, 000 吨;有 10 多种经济虾类,资源量有 6,000 吨;有 3种经济头足类,资源量有 700 吨。 另外,北部湾有昂贵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也较为丰富。 其中:鲎有 4种,资源量有 数万吨,年产量约 20 万对;河豚有 8种,仅棕斑兔头鲀年可捕量可达 万吨;海蛇有 9种,沿海的活海蛇年产量约 75 吨。 广西近海海水盐度范围为 ‰~ ‰,海水年均温度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49 页 23℃左右,加之气候条件比较好,对沿海地区的海水制盐业发展较为有利。 目前盐田总面积为 4, 454 公顷,其中有效生产面积为 3, 444 公顷,正常年景生产原盐 12 万吨。 此外,盐化学工业可利用盐及其副产品,发展制碱、苦卤综合利用。 广西,近海海水含溴量为 60ppm,比中国其他海区的含溴量高出15ppm~ 20ppm,海水提溴已 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资源 在北部湾东南部海域已发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两个海底油气盆地。 北部湾油气盆地面积约 万平方公里,沉积厚度近万米,预测油气资源量为 亿吨,极有开发前景;莺歌海盆地主要分布于北部湾湾口区域,己探明含油气面积 万平方公里,天然气储量 900 亿立方米,为迄今中国海陆勘探发现的最大气田,预测远景石油储量 亿吨。 北部湾海底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砂矿,主要有钛铁矿、金红石、锆英石、独居石、石英砂、磷钇矿、板钛矿等,而以前 4 种矿物占优势。 根据其远景区分级含量标准,可划 分一级远景区 9个,它们皆分布于水深 10 米~ 20米的近海区域。 (1)潮汐能。 广西位于北部湾潮波系统的波腹区,潮差大,潮能蕴藏丰富,开发利用的条件良好。 据普查有 18处港湾均具有装机容量 500 千瓦以上的开发条件,预计年发电量可达 亿千瓦时,其中,预计年发电量可超过 1亿千瓦时的港湾有 4 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0 页 共 49 页 尤其是龙门港的发电量高达 亿千瓦时,占总可发电量的1/4。 (2)潮流能和海流能。 根据对龙门港、珍珠港、防城港、大风江口、北海港、铁山港等 6个港湾的初步估算,潮流能共 1, 270千瓦,海流能为 180 千瓦,蕴 藏量都不大。 (3)波浪能。 据初步测算,广西沿海的波能资源约 52 万千瓦,其中大陆沿岸波能蕴藏量为 23 万千瓦,岛屿波能蕴藏量达 29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波能约 5万千瓦,蕴藏量监较小。 生物资源 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复杂,滋生和蕴藏着种类众多、组成复杂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森林类群多样,伴随而生的东洋界、东南亚大陆热带、亚热带树栖特有动物灵长类、鸡形目难种类、有蹄类哺乳动物、食肉类猛兽、两栖爬行类动物等,以及珍稀植物,种类多,分布广。 此外,北部也出现有不少古北界的种类动植物。 因此,种质资源相当丰富。 (一 )植物资源 广西植物资源丰富,已知有 289 科、 1, 670多属、 6, 000 多种。 其中,乔木、亚乔木有 120 科、 480 多属、 1, 800 多种。 国家公布濒危保护植物 389 种,广西占有 113 种。 其中:一级保护植物全国 8种,广西有 3种;二级保护植物全国有 143 种,广西有 47种:三级保护植物全国有 222 种,广西有 63 种。 仅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1 页 共 49 页 国才有的珍稀植物资源,被誉为 植物大熊猫 的银杉属古老植物,最早发现于广西。 还有龙州舰木玉,资源冷杉、那坡擎天树、猫儿山华南铁杉、十万大山华南坡垒、广西桫锣、金花茶等。 有经济价值的昆虫资源产物有紫胶、五倍子、蜂蜜、白腊虫、虫茶等。 野生经济植物和特种用途的树木、灌木、草本等各类繁多,从林中采割流出液体和从树叶、种籽加工提炼的有松脂、安息香、栲胶、橡胶、茴香油、肉桂油、白兰花油、茶油、柠橡油、棒油、山苍子油等,还有用菌丝培植大量香菇、木耳等。 广西主要的珍稀植物有 43 种,分属 22科、 36 属,大致分四类:孑遗稀有树种 4种;珍稀用材树种 20种;珍稀经济树种 7种;珍稀观赏树种 12种。 从地理分布上看:主要在桂西南高温多湿的热区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中,分布于桂南、桂西南的北热带、 南亚热带的十万大山、大容山、六韶山、六万大山、大明山,以及中亚热带的大瑶山、九万大山、元宝山等山地,还有在桂北龙胜花坪林区、兴安、资源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等。 广西主要珍贵树种有银杉、桫椤、擎天树、马尾松、冷杉、短叶黄杉、福建柏、油杉、铁杉 (南方铁杉、长苞铁杉 )、穗花杉、长叶竹柏、砚木、金丝李、格木、紫荆木、狭叶坡、观尖木、香籽楠、楠木广西青梅、大叶木兰、大叶木莲、华南栲、青钩栲、苏木、见血封喉、凹叶厚朴、蝴蝶果、红花油茶、博白大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2 页 共 49 页 果油茶、肥牛树、金花茶、叉叶苏铁 (云南苏铁 )、鹅掌揪、水松、白豆松、蓖子三尖 杉、海南粗榧、海南五叶松、翠柏、鸡毛松、从叶红豆、八宝树等。 (二 )动物资源 根据调查和文献记载,已知广西有鸟类 530 种和亚种,隶属于19 目、 56 科,占全国 种的 %;兽类 113 种,隶属10 目、 32 种,占全国 450种的 %;两栖类 152种,隶属 3目、 11 科,占全国 320 种的 %。 其中:鳖类有 20种,占全国 24种的 %;晰蜴类 39 种,占全国 117 种的 %;蛇类 93种,占全国 173 种的 %。 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分两级,广西属于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有 24种,二级保护有 119 种,还有大量经济药用、观赏动物。 灵长类。 广西灵长类动物 (主要是猴类 )相当丰富,全国有 18个品种,广西就占 10 种,分布遍及全区,主要以桂西南为多。 主要品种有白头叶猴、黑叶猴、懒猴、长臂猴、猕猴、熊猴、鼯尾猴、红面猴、四川短尾猴、树鼯等。 其中猕猴 (恒河猴 )又称广西猴,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白头叶猴为广西独有。 野生兽类。 有 120 多种,广泛分布全区。 野生食肉目。 主要品种有大灵猫、大斑灵猫、缟灵猫、棕猫、椰子猫、红颊蒙、食蟹蒙、黄鼬、青鼬、山灌、水獭、华南虎、金钱豹、黑熊、豺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3 页 共 49 页 啮齿目。 有巨松鼠、麦氏花鼠、白班鼯鼠、猪尾鼠、拟袋鼠、白腹巨鼠、箭鼠、中华竹鼠、银鼠等。 翼手目。 有果蝠、蛸尾蝠、黄蝠、狐蝠等。 偶蹄目。 有野猪、赤鹿、小鹿 (黄猄 )、鬣羚 (苏门羚 )、林麝、梅花鹿、青羊等。 鸟类。 广西鸟类丰富,分布全区各地。 共有 400 多种,约占全国的 34%,常见的鸟类有原鸡、冠班犀鸟、长尾阔嘴鸟、红头咬鹃、棕腹橙鸭、夜蜂虎、棕三趾鸠、金猴拟啄、花鸪、竹鸡、斑鸠、珠项斑鸠等。 两栖类。 有 61种,主要有大鲵、肥螈、细痣庞螈、中国瘰螈、鱼螈、中国树蛙、獭皮蛙、华南西蛙、华南雨蛙、斑腿树蛙、细 花狭口蛙、大树蛙、花姬蛙、大头蛙、竹叶蛙、大蟾蜍、宽头大角蟾、小角蟾、隐耳蟾蜍、中华大蟾蜍、淡尾角蟾、黑眶蟾蜍、强婚刺铃蟾等。 爬行类。 有 126 种,主要有胸龟、大头平胸龟、山瑞、鳖、金钱龟、海龟、棱皮龟、玳瑁、丽龟、龟;蛇类,北部湾有青环海蛇、小头海蛇、环纹海蛇、溴灰海蛇、平颜海蛇、海蝰;陆地常见的有大蟒蛇、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尖易蛇、菜花烙铁蛇、蝰蛇、烙铁头、竹叶青等;晰蝎类,常见有飞蜥、变化树蜥、丽棘蜥、巨蜥、蛤蚧、瑶山鳄蜥等。 其中,蛤蚧是广西有名的药用动物,占全国的 80%。 著名的瑶山鳄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4 页 共 49 页 为广西独有,是中国特产。 气候资源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 ( 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 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 立体气候 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 16℃~ 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 达 4 个月~ 5 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 5月到 10 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 1, 000 毫米~ 2, 800 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 2, 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 1, 100 毫米左右。 太阳年总辐射量达 90千卡~ 100 千卡 /平方厘米年,日均温≥ 10℃积温在 5, 000℃~ 8, 300℃之间,持续日数为 240 天~ 358 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 在 4 月~ 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 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