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水利]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准备 ⑴ 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对图中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等进行统计,注意图纸技术要求; ⑵ 备工机具、材料; ⑶ 技术交底。 施工前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⑷ 熟悉有关电力工程的技术规范。 10KV 线路施工 线路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措施:本系统的线路工程施工将按《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DJ379)》、《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方法》及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 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现行的架空送电线路测量规定的要求。 ⑴ 基础施工 16 在基础施工中遵循下列要求: 基础开挖以人工挖掘为主,若遇大石则采用手风钻造浅孔小 药量松动爆破开挖,尽量保护坑壁原状土不被破坏。 基础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体安装与基础开挖配合进行,以充分利用基础挖深的有利条件来进行接地安装。 电杆的埋深从基面到底部距离,不加拉线的直线杆埋深为 (12m 以下电杆 ),加拉线的电杆埋深为 1m。 电杆埋深深度允许偏差为 +100mm, 50mm。 底部应平基处理。 双杆基坑的中心偏差不超过 30mm,且两杆的底部高程误差不大于 20mm。 拉线电杆的拉线基础定位,按杆塔组装图要求进行,拉线对地、拉线对横担的夹角不得超过设计规定要求。 拉线盘的埋深应满足设计要求,拉 线盘的上平面应与拉线垂直。 电杆基坑和拉线坑的回填应分层夯实,且防沉层不得小于 30cm。 ⑵ 电杆的组立 电杆的组立方法依地形条件而定,当地形条件允许时即采用倒落式扒杆进行立杆,当地形条件比较恶劣时则采用单扒杆进行立杆。 起吊点须在施工前进行计算, 18m 及以下的电杆采用 2 点起吊, 18m 以上者应不小于 3 点及以上起吊点,吊点距顶悬臂端不超过 4m。 采用扒杆组立电杆要特别注意缆绳、制动、起吊绳的牢固可靠,确保施工时的人身设备安全。 电杆立好后,其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 50mm;直线杆的倾斜不大于 杆长的 3‰ ,转角杆应向外分角方向倾斜 ,其倾斜度不大于一个杆梢。 双杆立好后应符合下列要求:横向位移不大于 50mm;迈步不大于 30mm;根开不超过 30mm。 终端杆紧线前应调整主杆向拉线侧预偏,预偏值不大于一个杆梢。 且紧线后电杆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所有拉线、吊杆及横拉杆等均应在紧线前收紧,以避免相连杆件变形。 拉线组装。 拉线上把 UT 型线夹的螺帽外露出 1/3 以上的丝扣,下把露出丝17 扣不少于 10 扣丝,拧紧丝扣,丝扣涂油漆以防振动退扣。 拉线盘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个拉线坑应开挖马槽,以防止拉线棒弯曲受力引起主杆变 形。 凡置于水田内的拉线棒,除了热镀锌外应在回填土之前加涂二道防腐漆。 所有横担、绝缘子、金具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绝缘子安装前应抽检其电气耐压强度,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 ⑶ 架线施工 架线施工按《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390)及设计施工图进行。 具体操作如下: 导线架设采用人力拖放的方法进行。 在拖放过程中,尽量使导线离开地面,避免导线磨伤。 在导线架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跨越架、交通示警牌和施工机具等。 特别是在地形较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大的跨越档,施工前应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方 案和准备工作。 导线的接续采用爆压接续,接续管与杆塔的距离不小于 15m。 安装导线线夹,应先在导线上缠绕铝包带再装线夹,以防磨损导线。 在架线施工中要仔细检查导线,看其是否有损伤,若有则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在紧线过程中谨防过牵引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架线施工前应对各档距弧垂进行计算,施工时采用经纬仪对弧垂进行观测,精细调整,使弧垂值达到设计要求。 导线的弧垂观测用经纬仪采用角度法进行观测。 观测时要求两边导线的弧垂一致,中导线可比两边导线稍高。 跨越公路时 ,在跨处两侧 100m 处设置 “ 前面施工车辆慢行 ” 示警牌,并 安排人员现场监视和指挥,以免车辆撞击和压伤导线。 跨越高低压线路时,首先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做好有关停送电手续及安全措施。 若跨越处距被跨越线路杆较近时,则在该杆上绑捆木杆,挂滑轮引过导线进行跨越。 若距被跨越杆较远则将被跨越线路放下,等线架好后即行恢复。 跨越处应保证其跨越净空距离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18 则报设计部门处理。 ⑷ 竣工验收及移交 整个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将认真做好各种施工记录,单元工程项目完工后,即进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 所有工程项目完工合格后,整理和备齐好全部的竣工资料 ,装订成册,写出申请竣工报告,提请监理人按规定程序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在初检、复检及最终验收合格后进行冲击合闸试验,并进行 72小时试运行。 确认工程符合质量要求后,即办理签字手续。 电力变压器安装试验 ① 变压器运输:运输用的汽车、起吊钢丝绳、运输道路应事先进行安全检查,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运输途中速度不能过快,不能急起动和急刹车。 ② 现场检查:变压器运到现场后,要对变压器作外观检查。 看其外表是否有碰撞伤痕、配件及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变 压器名牌是否与设计一致等。 对充氮运输的变压器还应检查氮气压力是否正常,检查振动记录仪的记录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应处理好之后才能安装; ③ 变压器的油处理: 变压器油运抵现场后应进行预检,并用真空滤油机过滤,直至试验合格才能对变压器注油;对变压器箱体内的残油亦应检查,变压器油是否合格作为判断变压器绕组未受潮的依据。 ④ 变压器内部检查: A、变压器吊芯应在晴天、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75%的天气条件下进行。 吊芯的吊机、钢丝绳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并由有经验的 工程师指挥吊芯工作。 B、内部检查内容要求:箱内无异物,器身无移动,绝缘无损伤,紧固、绑扎件无松动,有载分接开关触头接触良好,分接位置正确,操作灵活,引线接线正确,对铁芯外壳绝缘距离符合要求。 打开夹件与铁轭接地片后,铁轭螺杆与铁芯、铁轭与夹件、螺杆与夹件间的绝缘良好。 当铁轭采用钢带绑扎时,钢带对铁轭的绝缘良好。 打开铁芯接地屏蔽线,屏蔽绝缘良好。 打开夹件与线圈压板的连线,压钉绝缘良好。 铁芯拉板,铁轭拉带紧固,绝缘良好,用 2500V19 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查绕组绝缘,其值与出厂值应无明显差别。 ⑤ 在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和试验: A、检查分组件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B、检查气体继电器两端和冷却器上下联管、油箱管接头处开是否处于开启位置; C、分接开关指示位置是否正确,三相是否一致,转动是否灵活。 D、变压器主体和铁芯接地套管等是否可靠接地; E、储油柜、高压套管中的油面是否合适;二次接线是否正确,信号动作是否准确; F、各分接位置变比是否正确,操作机构指示位置是否正确; G、测量各分接位置直流电阻并与厂家比较; H、检查各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耗率 tg,并与标准值比较; I、检查 变压器的极性、变比、介损、直流耐压试验、油质试验均应符合规程要求。 所有试验均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高、低压开关柜及母线的安装试验 ⑴ 高压开关柜的检查、安装、调试 外观检查:开关柜运至现场后,应先对其进行外观检查。 看其外表是否完好、螺帽是否脱落、资料是否齐全等。 真空断路器的调整、试验: 相间支持瓷瓶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三相联动的连杆拐臂应水平,角度应一致; 手动慢分、慢合应灵活无卡阻现象;若有卡阻现象则应仔细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 触头接触电阻、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值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检 查三相同期性,若三相同期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则应进行调整; 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断路器操作机构试验:在额定操作电压 85110%范围内断路器分、合闸时间20 应满足规范要求。 在额定操作电压的 65%以上时应能可靠分闸。 手车调整:手车推拉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现象,动触头与静触头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机械闭锁装置应准确可靠。 安全隔板应开启灵活,随手车的进出而相应动作。 手车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应接触紧密,当手车推入柜内时,其接地触头应比主触头先接触,拉出时顺序应相反。 各柜的手车应能 任意互换。 ⑵ 低压开关柜的检查、调整、试验 低压配电柜的外观检查内容与高压开关柜相同,若有不符,则应进行处理。 空气开关的安装:空气开关的安装要保证空气开关的接线柱、动静触头之间的接触应紧密,分、合动作应灵活可靠。 隔离刀闸的检查、调整:隔离开关接线紧固,接触良好。 动静触头对准,接触紧密,三相同期一致。 操作灵活无卡阻。 二次回路的检查与安装:二次回路应整齐、美观,所有接线端子都要重新检查,紧固一遍。 所有端子号应与图纸相符,且要对每个回路进行查对,确保回路接线正确。 ⑶ 仪表、继电器的试验 检查仪表和继电器 元件在运输中无损伤、受潮,仪表指针动作灵活无卡阻。 继电器接点接通时接触良好。 仪表、继电器绝缘应良好。 仪表和继电器校验:每一块仪表均要用经过计量部门认可的标准表进行检验,其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每个继电器和整组保护动作情况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 设备本体及元件接地:开关柜外壳应与配电所接地网可靠接地。 屏柜应安装接地汇流排,将元件的应接地点用铜线(用铜鼻子压接线头、铜鼻子要镀锡)接在接地汇流排上。 涂漆和设备编号:交直流母线应按规程的规定涂相色漆。 屏柜应按设计要求标识编号。 ⑷ 高、低压开关柜基础和柜体 安装 基础槽钢的安装符合下表要求: 21 开关柜基础槽钢允许偏差表 项 目 允许偏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误差及不平衡度 5 开关柜的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柜面偏差、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柜体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垂直度 (1/m) 水平偏差 相邻两柜顶部 2 成列柜顶部 5 柜面偏差 相邻两柜边 1 成列柜面 5 柜间接缝 2 屏柜应与接地可靠连接,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软铜线与接地的 金属可靠连接。 ⑸ 顶硬母线安装及试验 母线加工: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整齐。 母线用螺栓连接; 母线连接:搭接面涂上薄层电力复合脂后,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值应符合技术要求; 母线固定:检查母线支持绝缘子无破损、裂纹,用 2500KV 绝缘测试仪检查绝缘应大于 100M。 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的固定应平整、牢固。 母线夹板上应有 间隙,使母线热胀冷缩时能自由伸缩。 在一段母线的中点,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设置一个固定死点; 母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耐压试验,其耐压标准按规范要求执行。 22 10KV 户外真空 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安装和试验 ⑴ 断路器安装 本系统设有户外油浸真空断路器,该断路器将装于户外,断路器离地高度不得小于 3m,否则应装防护罩。 该断路器不带油运输。 安装前应开盖检查,看其真空泡是否完好、开关行程是否合符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是否完好、正确。 均合格后,注入合格的变压器油,紧好大盖,且要观察其是否浸油,一切完好后方可进行分合闸试验。 试验合格后,再运至现场安装。 在安装时,应注意安装牢固,且操作要方便。 外壳要可靠接地。 断路器试验:断路器试验项目和标准应根据产品技术 要求和业主的规定进行。 主要试验项目有: ① 本体交流耐压试验; ② 三相同期差试验; ③ 分、合时间; 以上三项试验均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注意:在进行断路器手动慢分慢合正常无卡阻后,才能进行电动分合闸试验。 ⑵ 隔离开关安装 ①安装 调整并紧固底座全部元件的固定螺栓; 支持瓷瓶安装及调整:将底座连同支持瓷瓶一起吊到基础上,调整好同相两端的水平、相间水平、相间距离,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调好后固定在基座上。 ②调整 主刀合闸时,要保证三相接触的同期性满足要求,且其插入深度要满 足要求。 分闸后三相刀片应在同一平面。 对于单极开关则要保证其合闸后的插入深度满足要求、接触要紧固、且三相刀片应基本一致。 23 ③引线连接 引下线或设备连线与隔离开关支持瓷瓶顶帽接线板连接前,应去掉表面氧化膜,涂上薄层电力复合脂,均匀紧固螺栓使之接触良好; 隔离开关的所有转动部分应涂高温黄油,用作润滑防锈; 隔离开关底座和地刀应可靠接地,接地引线采用铜棒焊接; 按要求标上相色和编号。 ⑶ 避雷器安装 避雷器在安装前应先做好电气试验,即绝缘电阻试验和击穿电压试验(对氧化锌避雷器则做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试验)。 试验合格后 方可进行安装。 安装时应注意接触良好,特别是接地要做好。 避雷器下应先接集中接地桩,然后再与主接地网相连接。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 欧姆。 电缆敷设和试验 ⑴ 电缆支架制作安装 电缆支架的预埋件应牢固,安装整齐牢固,并可靠接地;接地支架水平间距不得大于 75cm。 ⑵ 电缆管制作安装 电缆管采用镀锌钢管,内径符合电缆大小的要求,弯制半径应符合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埋设牢固、整齐。 ⑶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测量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