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装饰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① 将欲工作的设备与电源完 全断开,并在电源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停电作业牌,必要时将电源开关锁住。 ② 挂好标示牌、设好防护遮拦。 ③ 检验施工设备上有无电压。 ④ 验明无电压后,立即在工作点的两端接好临时地线。 3) 停电工作及送电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进行。 送电的操作顺序是:先送总的、后送分的;先合隔离开关、后合负荷开关。 逐级合闸、逐级检查。 停电的操作顺序与上述相反。 如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越级拉负荷开关。 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带负荷拉隔离开关。 断开变压器电源时,需先断开二次侧。 4) 断电后必须防止突然来电。 注意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仪表,防 止变压器二次侧向一次侧倒送电的可能。 在有备用电源处所 更需仔细检查。 5) 停电作业时,工作人员与附近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6kV以下为 O. 35m; 10~ 35kV为 O. 6m; 110kV为 1. 5mo凡工作人员 (包括施工机具 )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上述最小安全距离时,或可能偶然触碰的带电设备,均应设防护并悬挂标示牌。 如不能防止偶然触碰危险时,则该带电设备也应停电。 6) 验电工作应在施工的两端进行。 验电前应先挂好标示牌,设好防护、并将临时接地的下端接到地板上,每次使用的验电器先在确知带电的设备上进行试验。 验电工作应戴绝缘手套,穿 绝缘靴。 7) 临时接地线应使用不小于 10一的多股软铜线,每次使用时应详细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 装接地线应先接好接地端,后接导电端,撤时相反。 电气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 一般要求 ① 安装工作宜从上至下进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防止伤人和损坏设备。 ② 凡两人以上安装或操作同一设备时,应建立呼唤应答制。 ③ 放置或就位设备时,不应将脚放在设备的下方,防止压伤。 ④ 使用扳手时,不准套上管子。 2) 上、下电杆应使用脚扣、升降板或梯子。 在杆塔上工作,不论时间长短和杆塔高矮,均应使用安全带,并扣好钩环系扎牢固。 气温在一 10℃以下施工时,杆 塔上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登高作业禁止下列情况: ① 在角杆内侧和利用拉线上、下电杆。 ② 紧线时在紧线的一侧上、下杆塔。 ③ 上、下未捣固和不坚牢的杆塔。 ④ 用大脚扣上小直径的电杆。 ⑤ 使用绳索、电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 ⑥ 将安全带挂在横担、撑角和电杆的端部。 ⑦ 用一只脚支持全身在电杆上工作。 ⑧ 站在线条上工作。 3) 在杆塔上工作时,工具、材料须用吊绳吊上,用完立即系下或放在工具袋内,禁止下列情况: ① 将工具、材料挂在杆塔上或横担上。 ② 上、下投扔零星料具。 ③ 杆下有人停留。 4) 在市区内杆塔上工作时,距杆塔周围 2m处加设防护栏或派专 人保护。 5) 凡遇六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打雷时禁止登杆作业。 6) 高空作业用梯必须牢固可靠,梯子长短应适合工作需要,在光滑地面使用时,要有防滑措施。 在木板上使用时,要装尖铁角,在水泥地面上使用时,应装橡皮垫,禁止下列情况: ① 站在梯子上的最高层工作。 ② 梯上有人工作时移动梯子。 ③ 全身的重心超过梯子范围以外。 ④ 梯上有人工作时在梯子的内侧站人。 ⑤ 两人同在一个梯子上工作。 7) 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梯子的长度应与施工现场的高度适应。 ② 使用前检查梯子是否牢固可靠。 ③ 选好适当的位置,保证梯子立稳 o ④ 立放坡度要适当,并应采取防 滑防倒措施。 ⑤ 在梯子上做吃力工作时换腿,不宜一脚蹬梯子另一脚蹬踩在其他建筑物上工作。 8) 顶棚内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在顶棚内工作应使用 12V行灯或手电筒,禁止吸烟或点燃灯火。 ② 禁止带电连接导线。 ③ 行走时要踩木梁,禁止踩灰板条、轻钢龙骨或苇席棚,如小木梁太小或材质不坚固时,或在轻钢龙骨的吊顶内行走时,应先铺上木板。 ④ 注意望板、木梁上有无钉子等突出部分,以免碰伤。 ⑤ 不允许两人同时站在一根小木梁上工作。 9) 在高梯或易滑有倾倒危险的梯子上工作时,梯下应有人扶持,扶梯人应站在梯子的两侧或外侧。 10)架立梯子不应太陡或过缓, 一般情况下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宜在 600左右。 使用折叠式梯子应扣好安全钩。 11)木制梯子的横撑不应浮钉在两侧立柱的表面,应坚固地镶在凿孔内。 各种梯子梯阶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400mm。 电气电缆敷设安全技术措施 1) 一般要求 ① 安装工作宜从上至下进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防止伤人和损坏设备。 ② 凡两人以上安装或操作同一设备时,应建立呼唤应答制。 ③ 设置或就位设备时,不应将脚放在设备的下方,防止压伤。 ④ 使用扳手时,不准套上管子。 2) 电缆施工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① 挖掘电缆沟前应了解地下设施埋设情况,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坏地下设施或发生触电事 故。 ② 敷设电缆前,应将电缆盘架设稳固,并将电缆盘上凸出的钉子等拔掉,以防转动时损伤人员。 ③ 人力施放电缆时,每人所承担的重量不得超过 35kg。 所有人员均应站在电缆的同一侧,在拐弯处应站在其外侧。 往地下放电缆时,应按先后顺序轻轻放下,不得乱放。 ④ 施放电缆时,不得在易坍塌的沟边 O. 5m以内行走。 在墙洞、沟口、管口及隔层等处施放电缆时,人员应距洞口处 1 m以上。 ⑤ 剥除电缆麻皮。 铠装时应带手套、口罩,防止沥青中毒 o ⑥ 在腐蚀环境中敷设电缆时,电缆不宜做中间接头。 电气架空线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 一般要求 ① 安装工作宜从上至 下进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防止伤人和损坏设备。 ② 凡两人以上安装或操作同一设备时,应建立呼唤应答制。 ③ 放置或就位设备时,不应将脚放在设备的下方,防止压伤。 ④ 使用扳手时,不准套上管子。 2) 架设电线必须有专人指挥,明确信号。 所使用的机具 (如绞车、滑车、绳索、拔杆等 )需经计算和检验后方可使用。 3) 在六级以上的大风及雷雨、浓雾天气或精神不振、酒后,禁止立杆及杆上作业。 4) 杆塔起立 ① 地面组装杆塔时,先选好场地,适当垫平,使杆塔不得滚动。 ② 在坑内放人电杆时,应使用带槽的滑板,不得用锹镐、棍棒等物代替。 ③ 坑内有人工作时不难移动或 转动电杆。 ④ 起立杆塔离地面 O. 5~ 1 m时,暂停起立进行检查,特别注意绳扣的连接部分。 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起立,当即立好,中途不得停下。 杆塔起立到 700时应减慢牵引速度,工地人员均应站在距起立杆塔高度的 1. 2倍以外。 ⑤ 不得使用锹镐、棍棒等不适宜的工具立杆,不得将叉杆、支杆等支撑在身体上。 ⑥ 在市区、地方狭小或路堑、高岗、斜坡等地势不好的位置立杆时,应适当增加人员,并采取埋设木桩或用拉绳绑杆等措施,防止电杆倾倒或由坡上滚下。 ⑦ 竖立杆塔时埋设的地锚,应根据不同地质及受力情况埋设牢固。 利用树桩等代替地锚时,应详细检 查确认坚牢没有拔出的危险方可使用。 主牵引地锚、杆塔中心、扒杆顶及制动地锚四点需在一线上。 ⑧ 在带电的架空电力线路和供电设备附近立杆或撤杆时,必须保证表 15— 9的安全距离。 如不能保证安全距离,应先停电,并在线路两端接地后再行施工。 表 15— 9立杆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线路额定电压/ kV 20 及以下 35~ 110 220 拉线距离带电路最外侧导线/ m 2 4 6 坑拉中心与带电线路最外侧 导线的水平距离/ m 杆高加 2m 5) 架线 ① 放线前,应对线盘及线条进行详细检查,线条末端应固定在线盘上,以防放线时线条 脱出伤人。 放线盘应有可靠的制动措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以保证放线时转动灵活,转速适当。 ② 放线时,统盘支架要放稳,两个支架受力要均匀,线盘轴杆应保持水平,防止线盘倾倒。 , ③ 放线时,放出的导线下面不得站人,线盘的边缘不得有突出的钉,看线盘人员的脚不得放入线盘底下。 ④ 在市区、住宅区或跨越公路架线时,应派人看守,阻止车马通行以防压坏导线或伤人,跨越其他电线路时,需预先搭好越线架。 ⑤ 在通航的河流上架线时,需在架线处的上、下游设人防护,必要时与通航部门取得联系,然后放一条紧一条,并绑扎牢固。 ⑥ 紧线时应根据导线截面大小 及地形情况,选择紧线工具和紧线方法。 对不能承受紧线时导线张力的杆塔或横担,需打临时拉线,并随时注意检查拉线和杆塔的受力情况及有无变形。 紧线器的尾线强度,应大于所紧导线拉力的强度,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避开紧线器。 紧线时必须将夹紧螺栓拧牢,以免滑动伤人。 ⑦ 使用绞车紧线时,绞车上的绕线不得少于 5圈,在其前方应装滑车,绞车的尾线应由有经验的人牵引,拉尾线的人应距绞车 2. 5m以外。 ⑧ 在其他电力线上面或下面架线或撤线时,必须与有关部门联系停电。 确认停电后,在其电力线路两端接地,方可进行工作。 如必须在带电的电力线上面或下 面架线。 撤线时,必须保证表 15— 10中的安全距离和有妥善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⑨ 在带电的架空电力线附近架线,必须保证表 15— 10的安全距离,否则应停电接地后再行架线。 表 15— 10架线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线路额定电压/ kV 20 及以下 35~ 110 220 最外侧结构与带电线路最外 侧导线的水平距离/ m 2 4 6 架设导线与带电线路的垂直 距离/ m 2 4 6 电气母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 一般要求 ① 安装工作宜从上至下进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防止伤人和损坏设备。 ② 凡两人以上安装或操作同 一设备时,应建立呼唤应答制。 ③ 放置或就位设备时,不应将脚放在设备的下方,防止压伤。 ④ 使用扳手时,不准套上管子。 2) 母线安装 ① 母线安装前,应检查绝缘子、支架、构架等是否安装牢固,否则不得进行安装母线工作。 ② 安装母线支持绝缘子时,应先安装上部的,防止落下物件打坏下部设备或人员。 ③ 母线和支持绝缘子,不得承受自重以外的其他外力。 作业人员不得骑跨在母线上或木板搭在母线上滑动作业。 ④ 架设软母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接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 零。 2)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一台开关接两台及两台以上电动设备。 3) 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电源开关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应不大于 15mA,动作时间小于 O. 1 s,其开关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和工具距离应不大于 5m。 4)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其插头、插座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5) 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因故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遇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开关。 6)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7)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得拖拉在地上。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重物压坏电缆等措施。 8)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 9)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10)更换电动工具钻头时,必须待停转后进行。 11)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 上。 喷灯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 喷灯点火前必须仔细检查下列事项: ① 加油的注油栓是否拧紧。 ② 油筒是否漏油,喷火嘴丝扣是否漏气。 ③ 油量是否合适,筒内油量不 超过油筒容积的 3/ 4 o 2) 使用喷灯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使用喷灯的地方应空气流通。 工作地点附近不得有易燃物品,以免火灾。 ② 点火时先燃着点火碗内注的油,待喷嘴烧热后方可打气,再缓缓打开节油阀,不可开放过急。 ③ 喷灯内空气压力必须调整合适,不得打气过足。 ④ 不得在明火附近和喷灯正在燃烧时加油、倒油或拆卸喷灯零件。 ⑤ 喷灯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简体过热时应停止使用 o ⑥ 喷灯用完后证明确实熄灭,将气放尽,拧开节油阀,冷却后妥。[建筑土木]装饰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推荐
(a)典型层结构平面; (b)结构剖面 图 30 深圳市赛格广场大厦外观 26 (2)塔楼采用芯筒 框架结构体系,主要抗侧力构件是芯筒,考虑到芯筒的高宽比已达到 15,抵抗水平荷载倾覆弯矩的能力偏弱,分别于塔楼的第 20 层、 35层、 50 层、 65 层和 71 层,由芯筒纵、横墙向外伸出一层楼高的刚性伸臂桁架,形成刚臂,与外圈框架柱 连接;并于该楼层,沿外圈框架设置一圈一层楼高的周边桁架
3)隧道内发现不明气体,应及时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 发生事故时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协助伤员一齐撤出到 通风安全地区。 有人受到有毒气体伤害,应将其运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区,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保持伤者呼吸通畅。 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 停止呼吸或呼吸停止但心脏仍挪动,要立即着搓摩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
不扶而直 ,而胜于蓝 ,那么 “杏林 ”指代的是 ( )。 的行为。 ( )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以自己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行为为全体人民做出表率,赢得广泛崇敬,向世人展示了一种 ( )。 C. 艺术美 ,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 ( )。 A.《 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后汉书》 ,影响巨大的唯心主义思想家是( )。
如下: 必须执行集团公司《质量保证手册》中的施工项目质量体系要素中的有关“采购质量”的规定。 编制采购计划控制、质量控制。 遵守规程、设计标准。 选择信誉好、合格的厂家(供方),并签定质量、检查方法和争执协议。 根据计划采购前,根据合同规定内容必须首先与业主(监理)商定购货渠道(厂家),进行质量标准、价格、供应能力等控制,认可后方可采购。 采购运输应提前 ,保证使用,不误工期。 材料、设备
统一起进行压力试验。 电磁阀等流体设备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 电磁阀在安装前应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 、试运转试验阶段 试运转前的检查项目 ( 1)尺寸检查,盾壳不圆度不大于177。 16mm,纵向不平直度(弯曲度)不大于177。 15mm(每 1000mm 长度)。 ( 2)外观检查,机内各部安装质量、焊接、机内及拖车电气配线,液压配管、各部清洁及油漆状况等。 (
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1 立杆、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并不超出 200 mm。 1 为 保证楼板承载力 ,地下室顶板必须回顶钢管及木枋。 广西南凯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防城港其沿国际大酒店工程 高支模 安全施工 专项方案 15 1 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注的砼墙或柱作顶紧及拉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 1 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先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 最后